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住院患者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住院输液患者的医嘱1000份,对其说明书和药典等进行医嘱分析,对于存在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结果:在随机的1000份医嘱中,一共有94份不合理的医嘱。其不合理原因主要有配伍、溶媒选择、给药时间间隔、药物剂量、药液浓度不合理、药物使用周期不合理等等。结论:自从本院进行静脉配置以来,经过药师的专业审核后,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医嘱现象有减少,保证了患者的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药水平。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输液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状况,分析合理用药的优化方式。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药师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以及临床医师的更改状况进行分析,确认不合理的用药特点,并选择合理的用药管理方式。结果:在本次研究时段内,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审方药师所干预的3000例医嘱不合理用药状况进行分析,临床医师对其进行更改例数为2741(91.37%),在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包括溶媒选择不适宜,用药超量、浓度不当以及给药频次不当和配伍不当等多方面因素。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用药前,平均每天审方药师需审核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约8000条,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约占总医嘱的0.21%,需药师和医师共同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相溶性,将给药错误减至最低,保证药品配置的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医嘱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总结药师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开展的各项药学服务工作。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不仅降低了有毒药物对医务人员的损害,使输液配制更加科学、安全,而且由于临床药师的参与,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规范。结论:临床药学工作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药学服务广泛深入地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研究期间内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深入探讨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未应用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视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应用安全管理后的具体情况为观察组。结果: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管理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期间的情况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在应用后可有效促进药房管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避免各类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安全管理 药品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总结药师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开展的各项药学服务工作。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建立,不仅降低了有毒药物对医务人员的损害,使输液配制更加科学、安全,而且由于临床药师的参与,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规范。结论:临床药学工作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药学服务广泛深入地发展。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行为,之后根据研究结果优化工作方案。方法: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行为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总结出导致这些不合理用药问题出现的原因。结果:审核出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共有2010份,其中有给药方法不合理、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以及剂量不合理等几种。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多种不合理用药行为会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应该从临床用药不合理行为改善中提升用药安全性和科学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不合理用药 问题原因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速度对药物输注效果的影响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发现快速输注药物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快速输注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峰值浓度升高,增加了药物的毒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浓度依赖性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过快输注速度可能与其发生相关。此外,过快的输注速度还可能导致局部不良反应,如静脉刺激和损伤。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快速输注可能引起血管炎症或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反应。然而,较慢的输注速度也可能影响药物输注效果。较慢的输注速度延长了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可能增加药物的累积效应和毒性。此外,对于某些药物,较慢的输注速度可能导致不完全的药物释放或不足的治疗浓度,降低了治疗效果。

  • 标签: 静脉输液速度 药物输注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健康的影响及自我防护,希望可以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人员的影响,提高健康水平。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6月在我院的静脉配置中心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23例,并选择自2016年7-12月在一直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的护理人员23例,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白细胞、血小板、脱发、月经失调、肝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脱发、月经失调、肝功能异常方面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相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水平,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接触抗肿瘤药物 影响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患者应用PICC导管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于本院实施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进行治疗,抽取时间即2019.3-2021.3,依据抽签方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两组,25例患者每组,组别是对比组、研究组,对比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方案,研究组给予PICC导管方案,比较组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明显较对比组发生率低,P值<0.05。结论:临床通过静脉泵入方法为患者提供刺激性药物时,实施PICC导管方案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留置针方案,切实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PICC导管 刺激性药物 静脉泵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 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62例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分组,研究组(n=31)进行临床药师管理,对照组(n=31)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降低(P<0.05),合理用药率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配置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合理用药率,并且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方法:研究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审核医嘱时所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审核医嘱筛选1000份,分析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因。结果: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共计34例,占据比例为3.4%,主要分布于消化外科和肝胆外科。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嘱审核时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所存在,及时发现不合理医嘱,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对于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医嘱审核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医嘱
  • 简介:目的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配制及静脉穿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对策,以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380例次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配制及静脉穿刺过程中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结果药物配制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为:微粒污染(30.6%)、环境不符合标准(16.8%)、操作不当(12.6%);静脉穿刺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为:没有落实查对制度(20.4%)、服务态度欠佳(14.2%)、操作不当(5.4%)。结论加强静脉输液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确保患儿的治疗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 标签: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
  • 简介:摘要乳腺癌患者中约20%~30%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该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降低这种类型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其生存率,改善预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靶向抗乳腺肿瘤药物陆续在国内上市,对医护人员临床操作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静脉输注药物的剂量、浓度、配制、贮藏、给药方法和用药的时间等操作流程,做到按时、准确给药。给药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健康宣教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规范靶向药物静脉输注管理,使更多患者获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专家组成员以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帕妥珠单抗(帕捷特)、恩美曲妥珠单抗(赫赛莱)3种靶向药物为例,讨论制定了《乳腺癌靶向药物静脉输注规范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广大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乳腺癌靶向药物输注的操作标准。

  • 标签: 乳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收集科室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如抗生素配置过早、配置药物的溶媒选择不正确、忽视了药物配伍禁忌、不能正确执行无菌操作等。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加强护理操作中重点环节的管理,同时加强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能力培训,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物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静脉用药的质量管理及其对患者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比较优化流程前后药品破损、差错发生率、患者感染和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质量管理流程优化后,药品破损率、差错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呈逐月下降趋势,2015年3月与2014年11月、12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率均控制在了60%以下,2015年2月、3月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2014年11月(P<0.05);患者满意度、中心人员满意度较优化前90%以上。结论加强静脉药物质量管理、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流程能有效确保静脉输液成品质量,降低静脉用药风险,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和药剂人员满意度,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质量管理 安全用药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与药师的协调配合策略。 方法 选取某院 PIVAS 内的护士与药师共 28 名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比较宽松的药物配置程序,实验组则采取较为严格的药物配置制度,要求护士与药师的紧密合作。 结果 实验组完成相关药物的配置时间更高效,护士与药师的自我满意度及患者的满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都十分显著( P< 0.05 )。 结论 药物配置流程进行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药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融洽的团队关系、人员的优化配置等使得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与药师的协调配合更加融洽,提高了药物配置效率、患者的用药满意度以及药师与护士的自我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 护士 药师 协调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提升医院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1000例我院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后静脉输液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另选取1000例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静脉输液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比前后静脉输液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药物应用错误、重复用药、溶媒选取错误、药物浓度问题、配伍禁忌等问题的发生率(1.00%)低于参照组(7.8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院静脉输液和用药合理性得以显著上升,有助于提高医院药物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医院 用药 合理性
  • 作者: 陈邵 赵晓敏 纵盼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4-27
  • 出处:《药物与人》2019年12期
  • 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 PIVAS退药情况,寻找退药原因,以降低退药率。 方法:收集本院 PIVAS 2018年 1月 1日 ---2018年 12月 31日退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2月 31日共收到输液医嘱 1434102例,其中退药 115133例。退药主要原因主要为医嘱调整,以及患者出院、转科、死亡等原因。结论:建议加强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提高审方水平,优化摆药流程,共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