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膝关节损伤类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1.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0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既能有效止痛,又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针灸 推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1例,对这61例患者采用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临床治疗前,对患者的疼痛评分为65.12士1.43分,在临床治疗后,对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2.43士1.31分。本次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8.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复发率为4.9%。结论针灸治疗腰腿痛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能够实现对腰腿痛患者的有效治疗,促进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因此,针灸治疗腰腿痛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针灸 腰腿痛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9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穴关元、太溪、肾俞、神门,毫针针刺,平补平泻,均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7天1疗程。结果经1~3疗程治疗后,本组97例中治愈91例,占93.8%;好转5例,占5.2%;无效1例,占1.0%;总有效率99%。结论针灸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显著。

  • 标签: 神经性尿频 针灸
  • 简介:咳喘病是以咳、痰、喘、哮、气短为主的病症统称,属中医“咳嗽”“哮”“喘息”“肺胀”“痰饮”等相关范畴,发病和(或)诱发因素可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有寒热之分、内伤有虚实痰浊,且无论外感、内伤都能互为因果。徐占英教授治疗该类疾病执简驭繁,首以急性期、平稳期分标本缓急,次则明辨虚实、调理阴阳。在操作上讲究针法,分期选穴,虚实分治,培元固本。尤重视艾灸、顺应天时,十字取穴与透穴是其特色。徐师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发展的规律,改善体质、防止复发,临床效果颇佳。

  • 标签: 徐占英 针灸 咳喘病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择选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针灸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针灸组予以早期针灸康复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针灸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88.6%(39/44),常规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74.4%(32/43),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后的NIHSS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针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处方及临床用穴规律。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有关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献,运用SPSS19.0数据库软件对文献中出现的穴位和经络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中文文献320篇,出现频数前10位的穴位以足少阳经腧穴为多。结论使用频数在前10位的脸穴是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要穴位,这些脸穴多数分布在少阳经,运用"枢经"理论指导偏头痛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针灸 偏头痛 用穴规律 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土家医药结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38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后,117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84.78%,18例患者好转,好转率为13.04%,3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2.17%,治疗总有效率为97.82%。结论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土家医药结合针灸治疗,可以起到祛邪扶正、祛风通络和标本兼治的功效。

  • 标签: 针灸 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8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疗效1。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经络疼痛患者共150例,患者均采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针灸针刺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接受3~5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30例(86.7%),有效18例(12.0%),无效2例(1.3%),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经络疼痛症状。结论在对经络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针灸治疗2,基于患者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基础上,详细诊断,最终选择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针灸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其治疗特征是取穴位少、见效快,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经络疼痛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中医针灸 经络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对从2005--2015近10年来用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23篇文献进行了阅读、整理、研究分析。从治疗手段、穴位选择、治疗效果等方面对用针灸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做了汇总,同时研究近10年来临床方面关于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 标签: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过敏性鼻炎系中医“鼻鼽”范畴,因肺脏虚损复感风寒而致,多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俞穴,针刺及艾灸肺俞、大椎、大抒、肾俞、脾俞穴能达温肺散寒,益气健脾,补肾壮阳的作用,并可调节脏腑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强鼻、肺抗病能力,进鼻功能尽早恢复。本文就以针灸为主治疗该病取得的疗效进行总结。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针灸疗法 综述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8-02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100例的肩周炎患者按照他们入院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简单的温针灸治疗,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进行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发现对照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经过临床的比较得出观察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动态手法在治疗肩周炎方面,可以疏通患者的经络并调和其气血,而且能促进患者肩部的血液循环,是粘连的软组织松解同时钙化其组织,从而起到双重的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温针灸 联合动态手法 肩周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结合针灸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效果。方法取6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药与针灸辅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结论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而言,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与针灸保守方案效果满意。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中药 针灸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在不断演变。1957版《针灸学》引用《灵枢》治则原文而释为八纲分症治法,并强调针灸不同于中医,要突出针灸特色;二版至六版《针灸学》及一、二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从以中医病因病机解释《灵枢》治则,到提出补法、泻法与平补平泻法,至提出"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体现针灸治疗原则逐步向"中医化"靠拢的趋势;七版《针灸学》及三版《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原则又试图逐渐摆脱"中医阴影"的笼罩,以求突出针灸特色。分析不同时期针灸教材中针灸治疗原则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针灸学界对针灸治疗认识的变化。

  • 标签: 针灸教材 针灸治疗原则 高等中医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