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艺术之于博物是诠释博物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艺术教育不是博物既定概念,是在艺术和教育二者都分别产生后才出现的一门独立的活动。公众在博物进行文化旅游的同时,也是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博物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后,艺术教育以通识教育的角色出现,承担为大众普及文化教育的历史重任,这是博物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背景。对公众进行艺术教育的博物馆主要有艺术博物、美术、综合性博物三个类型。

  • 标签: 博物馆 艺术教育 背景类型 实务
  • 简介:博物艺术品的收藏、保存、展示机构,同时,也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提倡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今天,艺术素养成为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否可教?”其本身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何开展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如何利用博物丰厚的艺术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有别于学校的学习空间,并且突破学校正规教育以知识讲授与信息接收为主的模式,让青少年在博物馆里通过自我引导、体验、探索等个性化的方式学习,成为博物教育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博物馆 青少年 艺术教育
  • 简介:近百年来,世界博物发展最强劲趋势是其教育功能的不断加强,作为博物教育众多研究成果之一,博物教育的艺术性(或艺术特征)正逐渐被博物界认同,"博物教育是一门艺术"的宣言时常出现在博物的有关论著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博物教育工作者在内,对博物教育艺术特征的认识未必一致.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艺术特征 审美性 创造性 艺术技巧
  • 简介:本文追溯了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大都会艺术博物的创建历史,介绍了博物创始人和馆藏情况,同时回顾了博物的发展历程。本文对大都会艺术博物的两次重要纪念活动—75周年庆典和百年庆典进行了简要描述。最后,本文分析了博物的运营情况和管理模式,并且剖析了2017年的财政危机事件。

  • 标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收藏品 运营管理
  • 简介:2018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以及粤剧艺术博物考察。在粤剧艺术博物,习近平与粤剧爰好者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习近平 粤剧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 简介:未来的艺术与科技必然是紧密结合的。我们要充分地运用科学技术,让艺术与科技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艺术更加有感染力。美术是一个思想发声的场所,是审美教育的平台,如果把科技加进来,能使它的思想发声和艺术审美更加有感染力、传播力,岂不更好?所以美术应该与科技结合。

  • 标签: 互联网艺术 审美教育 美术馆
  • 简介:从藏地带来的第一场春雨滴落在卓玛花的画笔上,灵动的色彩给你高原的蓝天,草地的呼吸风声,从玛尼堆的石头而来有干冽的冷,像刚刚温的一壶酒让天和地互为倒影石头砌成的房子,简略成一个强烈的视觉,人迹罕至的草地,有经幡路过的旗语,

  • 标签: 春雨 藏地 艺术馆 画展 草地
  • 简介:如何发挥小型专题博物的特色,更多的吸引观众,服务观众是小型专题博物工作人员要研究的课题。太仓江南丝竹在地方小、资金少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对弘扬、宣传、保护江南丝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展示太仓新貌的一个靓丽窗口。实践证明小型专题博物要真正吸引观众,必须做到功能定位正确、表现手段新颖、展示规划合理,充分发挥自己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起到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关键词小型专题博物展示特色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一、引言小型专题博物由于场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其规模影响不可能和大中型博物竞争,但是这些众多的小型专题博物拥有的观众却占了全国博物观众的很大多数,其社会教育作用不可等闲视之。如何发挥小型博物自己的特色,更多的吸引观众、服务观众是小型专题博物工作人员要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小型专题博物的陈列布置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器物、版面、文字说明,再加上讲解员讲解这一传统模式,内容与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因而对参观者而言确实已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以致造成许多博物出现门可罗雀的窘境。为改变这一现象,较多的博物在陈列艺术设计的形式上更新理念,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诸如动漫、幻影成像等手法,较好的反映和体现了博物的陈列内容,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但由此而来带来的是昂贵的经济代价和必须有宽敞的展览场地这一现实问题,而这又恰恰是小型专题博物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难题。如何根据小型专题博物的弱点、特点,因陋就简最大限度的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小型专题博物更吸引观众,太仓江南丝竹的设计布值得借鉴。江南丝竹起源于江苏太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宣传保护江南丝竹,太仓市文化局兴建了江南丝竹,意图通过这一小型专题博物的建立让江南丝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宣传和发扬。由于展览场地有限、资金缺乏,为最大限度的展示江南丝竹的丰富内容,做好江南丝竹的设计、布、展示工作,让参观者在有限的范围内了解江南丝竹的起源、发展、继承的过程,得到一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视觉上的享受,太仓江南丝竹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二、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展示江南丝竹内容。太仓江南丝竹整个场馆占地面积77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从大门进入依次为小天井、门厅、戏台、天井、露台、花篮厅、后天井、及两边的回廊。其中天井和露台占去整个面积的二分之一多,余下的27平米的门厅,80平米的正厅和两边各长约20米的回廊,真正能作为展览的可用面积极少。为最大限度的展示江南丝竹内容,充分体现江南丝竹的魅力,设计时将江南丝竹在总体上作了参观、教学、接待三个区域的划分。两边各20米长的回廊作为主要展览参观区,将江南丝竹的形成过程、流传范围、传承与发扬等主要内容在回廊里布置陈列,将展览的内容从室内移至室外,这样既增加了展示的空间,也避免了因展厅的狭小而导致参观时的局促。另辟18平米的一间展室作为教学区,专门陈列了江南地区最典型的丝竹乐器和原始的民间乐谱、完整的丝竹曲目歌带、碟片等丝竹实物及太仓丝竹班社情况一览表等内容。将最大的一间约45平米的建筑作为接待区,配备了电视、音响用来播放丝竹音乐和丝竹资料片,并设有桌椅供参观者喝茶小憩,同时配备了古琴等乐器,参观者在这里既可欣赏优美的丝竹乐曲,也可自弹自娱。院中可容纳十余人的精美古典戏台作为丝竹表演区,演奏人员可在此向参观者现场表演,这样的功能划分将室内、室外、回廊、场地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有分有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既解决了展览场地的局限,又丰富了展示的内容三、格调统一,展示形式和建筑特色有机结合江南丝竹是一幢前后二进具有江南风格的庭院建筑、因此设计者将整个展示的格调也设计为江南园林风格,让展示的形式和所处的环境相吻合。借鉴了江南园林特有的漏窗表现方法,将16块展板量身定做成矩形、八角形的漏窗形式镶嵌在回廊里,使展板和回廊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既避免了矩形展板单一呆板的模式,又使展板和整个建筑融为一体。在门厅中,制作了高约2米、宽约2.5米的仿红木屏风,用于和大门外街面的隔断,屏风同样采用具有江南特色的传统风格,中间镶嵌圆型刻有“江南丝竹”的彩绘浮雕玻璃,周边镂空雕刻牡丹、月季花卉图案,透光的彩绘玻璃,产生了一种迷离斑斓的效果,使人一进大门,便有置身于江南园林的感觉,成为江南丝竹的一大亮点。在展示的内容上也尽量照应到与形式的统一,除必不可少的文字外,将大量的图片、实物等展示内容做成如仿青铜浮雕的“魏良辅像”、“吴伟业像”、仿青砖雕刻的“王锡爵家乐班演奏图”、木板雕刻的“丝竹演奏图”等江南民间传统形式的各类工艺品,间以木雕角花、浮雕图案做辅助装饰。这些用石膏仿制的青砖、石雕图案,线条流畅、雕刻细腻、起到了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成本,获得了参观者的好评。同样的形式贯穿于门厅的前言、接待区的仿古院墙、展室的橱柜等地方,整个丝竹的展示手法都不游离于江南园林特色这一大环境,既统一又有变化,产生了较好的艺术视觉效果。让参观者在了解江南丝竹的同时也得到环境装饰的艺术享受。四、加强互动,展示与参观揉为一体作为专题性的小型博物应当成为给大众提供高雅文化交流的场所。设计时以此作为江南丝竹的功能定位,在观众参观了以图片、文字、实物展示江南丝竹的起源、发展、继承的内容后将观众的视点引到古戏台的丝竹表演现场,清新流畅、细腻柔美的丝竹旋律通过台顶雕花穹隆藻井良好的音响效果传至整个丝竹。好多丝竹音乐爱好者,参观之余也登台演奏,与乐师相互切磋技艺,往往是台上丝竹声声,台下掌声阵阵,通过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示的结合,将展示与参观揉为一体,丰富了参观的内容,增加了参观的亮点,激发了参观者的兴趣,拓展了丝竹与社会大众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五、结语开馆后的江南丝竹,以较少的资金投入、有限的展示场地,较好的反映了江南丝竹的起源、发展、继承的过程,对弘扬江南丝竹,更好地宣传保护江南丝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各界人士的赞扬,江南丝竹也因此成为展示太仓新貌的一个靓丽窗口。通过实践证明小型专题博物要吸引观众,服务观众必须做到功能定位正确、表现手段新颖、展示规划合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小型专题博物才能有效的起到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参考文献1太仓文化丛书.太仓.(内部资料).2太仓县志编委会.太仓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标签:
  • 简介:新春伊始,广州艺术博物举办“佛教文物艺术展”,由北京的首都博物调借1000尊佛教造像浩浩荡荡南下,于1月18日-3月18日隆重展出。展场陈列的佛教造像千姿百态,囊括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汉藏不同传承佛教造像于一展,旋即引发各界的极大关注。造像是雕塑艺术的一个品类,翻译成英文则是同一个词。如果我们将佛教造像只看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一个旁支,那无疑失之偏颇,或者说过于狭隘了。因为,从古埃及、古希腊到古代罗马,从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的这一边到那一边,也可以从浩瀚无际的太平洋此岸一直追寻到彼岸,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辉煌的雕塑艺术大多与宗教信仰相伴着度过了人类文

  • 标签: 佛教造像 博物馆佛教 展谈起
  • 简介:布迪厄的《艺术之恋》是一部立足于经验调查基础上的美学社会学典范之作。博物由于其入场券价格的低廉,看上去向任何人开放。但实际上,对艺术商品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对于艺术品的解码能力,而后者,对大多数中下层公众而言,已经被预先剥夺了。因此,艺术博物不仅仅是对于艺术民主的虚假承诺,不仅仅无助于不平等的社会阶层之间的沟通,而且通过卡里斯玛意识形态,还合法化了这种社会区隔。本文还结合布迪厄对于各社会阶级参观博物时的种种情状,布迪厄对于经典文化与真实文化的区分,以及布迪厄对于艺术教育的批判,具体阐述了他对于博物发挥着将不平等秩序合法化功能的看法。

  • 标签: 布迪厄 《艺术之恋》 艺术博物馆 卡里斯玛意识形态 美学社会学 艺术民主
  • 简介:在当今关联性日益增长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因为全球性历史和文化潮流的交融,因为与不同民族和思想的接触而得以丰富,艺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之下,能否反映当代亚洲艺术结构和发展趋势成为森美术一大发展主题。森美术现在正在探究新时代下艺术与生活的交融性,这也是森美术在当下能够被定义为亚洲和日本艺术的中心的原因。

  • 标签: 森美术馆 现当代艺术 生活 艺术
  • 简介:位于莫斯科高尔基公园内的车库当代艺术博物(以下简称“车库”),如同众多中国的新兴美术那样,抱着追求国际水准的诉求,频繁邀请外国艺术家来做展,甚至挑选馆长也是如此,现任馆长周丽影,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后的第一批策展人之一。车库的工作策略和累积的经验触及到了很多社会层面,包括提示出一种在俄罗斯社会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就像中国的那些新兴美术所面临的:在传统艺术中心之外的艺术机构该如何界定自己的社会意义和角色。车库与中国的众多新兴美术面对的情况类似,这也是中国和俄罗斯国情的相似之处:首先存在着一个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事业单位的艺术机构所铺陈的“特色的艺术史”。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机构 俄罗斯社会 策展人 工作策略
  • 简介:1932年初,美国著名策展人林肯·柯尔斯坦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新址举办了一个名为“战后世界”的壁画展,参展的各类风格的架上画家,均为本土艺术家且名不见经传。由于个别画家作品中的“共产主义”意识。使得该画展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在展览筹备期间,现代艺术的董事们意见各异,参展画家也对画展运作过程中的变故纠缠不休。使画展险些胎死腹中。林肯以他坚忍的信念和出色的能力,周旋在董事会与画家之间,最终使展览得以按原定计划展出。虽然展览的评价十分糟糕。但通过“风波”的过程,我们能够从一个个案中了解美国的展览管理机制以及策展人在展览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林肯·柯尔斯坦 “战后世界”展览 共产主义 艺术家联盟
  • 简介:摘要遗物陈列设计是一项充满美学的艺术设计活动,它可以优化组合遗物馆藏展品,增强展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有助于提高遗物的整体设计水准,扩大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发挥遗物的社会教育意义。作者在本人参与设计的毛泽东遗物陈列设计的概念入手,结合遗物陈列设计的重要性,提出若干提高遗物陈列设计艺术性的建议。

  • 标签: 遗物馆 陈列设计 艺术性
  • 简介:广州市恩宁路上正在建设的粤剧艺术博物于2014年12月底封顶,预计2015年8月试运营。2014年12月19日,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举行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藏品征集通报会暨粤剧文物捐赠仪式”上,粤剧艺术博物负责人表示,目前只收集到1000多件藏品,而且整个博物4.3亿元的建设资金中只有不足一成可用于收集藏品。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捐赠仪式 粤剧 藏品征集 新闻出版局 建设资金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度也愈发明显,政府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也在逐步加强。群众艺术文化的出现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明显帮助。建设文化是人民群众开展艺术工作的关键步骤,是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群众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阐述群众艺术工作的意义,分析文化在开展群众艺术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文化改善群众艺术工作的相关策略。

  • 标签: 文化馆 群众艺术工作 改善策略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度也愈发明显,政府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也在逐步加强。群众艺术文化的出现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明显帮助。建设文化是人民群众开展艺术工作的关键步骤,是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群众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全面阐述群众艺术工作的意义,分析文化在开展群众艺术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文化改善群众艺术工作的相关策略。

  • 标签: 文化馆 群众艺术工作 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