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宁德市医院2013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8例,发病率2.92/10万,麻疹发病年龄呈双峰型,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儿童和15~34岁青壮年;发病时间集中在4、5月份;散居儿童是麻疹高发人群;75例1岁以上麻疹病例中9例(12.0%)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结论2013年宁德市医院麻疹高发主要与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等有关,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院内麻疹病例管理。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爆发流行提供流行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的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共报告水痘54例,3年平均发病率64.85/10万,春、冬季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081,主要集中在3~10岁的儿童,≤10岁儿童发病率为40.83/10万。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宜昌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昌市2010—2014年报告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宜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85/10万。发病呈低龄和成人两极分化状态,≤1岁组和≥15岁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8.04%和59.78%;高发季节在3~7月份,病例构成比为76.08%。结论宜昌市2010—2014年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成人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和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免疫策略的核心。

  • 标签: 麻疹 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江西省羊种布鲁氏菌分子特征,了解分离菌株流行间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江西省17个县(区)25株人分离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结果25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可分为24个独立基因型,相似度为67.00%~100.00%,辛普森指数在0.000~0.773之间,MLVA8型有3个基因型,60.00%(15/25)为42型,32.00%(8/25)为43型,8.00%(2/25)为63型。MLVA11型有7个基因型,116、125型为主要基因型,两型菌株占56.00%(14/25)。结论25株人分离羊种布鲁氏菌基因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菌株基因型繁多,各菌株间无明显流行相关性,表明江西省羊种布鲁氏菌传染来源复杂。

  • 标签: 羊种布鲁氏菌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辛普森指数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21.1-2022.1年门诊调查居民10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设计过敏性鼻炎疾病基本知识调查问卷,为100例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包含自觉症状以及病史等情况,由通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采取面访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统一回收问卷。结果  100例居民中过敏性鼻炎病人16例,其中属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病人5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病人11例;根据统计研究表明,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过敏性鼻炎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大部分属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其中民族、吸烟史、家族史、文化程度以及过敏史属于过敏性鼻炎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控制其发展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56例水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 6至14岁、冬季和夏季、城市居住人群等均是主要的流行特征。结论 及时接种疫苗、勤通风、做好消毒工作以及加强健康教育等均是控制水痘疫情的主要措施,还需重视水痘疫情的控制,做好密切接触者观察和隔离工作。

  • 标签: 谁都疫情 流行病学特征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巴州麻疹新发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对2011-2020年巴州网络报告的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病例的发病与季节、年龄、地区和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1-2020年巴州麻疹发病率(0.53~17.94)/10万,平均发病率5.64/10万;2015-2016年麻疹疫情高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冬春季,库尔勒市、且末县、博湖县、若羌县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散居儿童高发。 结论 巴州2016—2020年麻疹报告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人群,需继续加强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重视病例数据上报质量,及早发现、隔离及治疗传染源,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 标签: [] 麻疹 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行和心电图特征分析,探讨心电图左室肥厚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以提供临床诊断及治疗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的50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资料。采用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50例心电图左室肥厚患者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平均年龄为55岁。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特征分析显示,左心室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现象较为常见。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呈现一系列明显的特征差异,包括QRS波群时间延长和T波倒置增多等。结论:发现左心室肥厚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结合心电图特征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心电图 左室肥厚 流行病学 心电图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流行特征。方法对本地区2016年到2018年手足口发病情况予以调查分析,统计手足口发病状况、性别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情况、月份分布情况、临床症状表现分布情况。结果本地区2016年到2018年手足口病人数1000例,实验室诊断人数81例,重症人数21例,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15起。男性足口发病占据百分率(59.80%)多于女性(40.20%)。4岁及以下手足口发病占据百分率(71.00%)多于5岁及以上(29.00%)。4月-6月手足口发病占据百分率(53.00%)多于1月-3月(3.00%)、7月-9月(20.10%)、10月-12月(23.90%)。手足部位疱疹占据百分率(99.10%)、口腔部位疱疹占据百分率(84.20%)多于臀部部位疱疹(14.60%);中热占据百分率(55.10%)多于低热(28.00%)、高热(16.90%)。结论手足口多为普通病例,重症病例较少,在男性4岁及以下儿童中比较多见,多发生于4月-6月,疱疹多发于手足部位和口腔部位,发热情况主要是中热(38℃-39℃),需要予以积极防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点
  • 简介:Objectives:TorealizethedynamicstatusoftheepidemiologicalsituationoftuberculosisinthecountryandevaluatetheefficacyofcontrolmeasuresaswellastoprovidethescientificbasisforthepreparationofTheNationalTuberculosisControlProgram(2001-2010).

  • 标签: 中国结核病 结核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及时隔离,早期一系列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甾体类药物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EV71病毒成为最重要的儿童肠道病毒,其疫苗的研制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皮肤流行是研究皮肤疾病分布、影响因素、预后及自然病程的主要方法。科学严谨的调查设计和标准化的测量方法有利于提高研究质量和数据的外部真实性。本共识对皮肤流行调查的设计、现场诊断与评估、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的测量进行说明和示例,旨在为开展高质量的皮肤流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皮肤疾病 流行病学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数据收集 专家共识
  • 简介:羊腹泻是一种由细菌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羊羔消化系统紊乱疾病,对我国羊羔养殖产业的危害性极大,本文主要针对羊腹泻流行原理进行分析,进而相应地提出有关羊腹泻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改善羊群精神状况,提高羊羔健康水平。

  • 标签: 羊腹泻病 流行病学 防治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手足口流行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地总结与分析,并且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方法。在对手足口流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检索和回顾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这种流行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种疾病是一种发展历史悠久的全球性传染疾病,这种疾病的好发人群主要针对五岁以下的儿童。在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限制性,并且疾病在治疗过后的预后情况良好,不会留下其他后遗症,但是这种疾病在发病时还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证,导致幼儿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要根据手足口疾病的发病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手段进行防治,就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手足口流行疾病的发病原理,并且就这种疾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手足口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手足口疾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腹泻是养羊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对养羊业的生产效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了解羊出现腹泻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常羊腹泻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共有的一个临床症状,所以羊群发生腹泻的原因复杂且多样,有羊群的自身原因、饲养管理不到位、细菌病毒的侵袭以及实际的天气环境等因素,这些都会对羊群的腹泻情况产生相应的影响。腹泻在养羊生产中虽然不属于非常严重的疾病,但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样存在致死的风险。所以,提高对引起羊腹泻诊断的准确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断的优化治疗方案,控制羊群的发病,可确保饲养者的经济收益,促进养羊业快速发展。本文对羊腹泻流行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羊腹泻病 流行病学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布鲁氏菌流行特征以及临床特征予以观察。方法随机从某市2016年以来到2018年4月期间报告的患者当中择取50份因布鲁菌而入院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经过观察,男性患者的数量显著多于女性患者的数量,且21岁-50岁之间的青壮年概率最高;和畜以及附属产品的接触概率相对较高的人员感染率比较高;最共同且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且多汗、肢体乏力以及关节疼痛、头晕等。结论布鲁氏菌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的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动物检疫监测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来予以前期控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2015~2019年益阳市手足口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益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包括疫情数据,重症病例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数据,用excel软件和spss(18.0)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5~2019年,益阳市手足口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25.00/10万、289.62/10万、247.54/10万、181.40/10万和133.63/10万,呈现下降趋势(P<0.05);病例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散居儿童居多;男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女性;4~7月为发病高峰期;赫山区、桃江县年均报告发病率较高;标本阳性率为67.74%,主要病原体为EV-A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占比最多;共报告重症病例10例,死亡2例,年龄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病原检测结果以EV-A71 为主;共报告手足口聚集性疫情25起。有22起采样并开展了病原检测,检出阳性22起。结论 2015~2019年益阳市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防控依然不能放松:高发月份和高发地区须强化防控措施;应做好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预防控制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EV-A71 聚集性疫情
  • 简介:目的分析2011-2015年吉林省布鲁氏菌(简称布)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2011-2015年吉林省布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5年吉林省共报告布病例9477例,年平均发病率6.89/10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2位的市(州)为:白城市45.78/10万、松原市18.59/10万;占全省报告发病总数的77.35%;男性发病总数7041例(74.30%),女性发病总数2436例(25.70%),男女性别比为2.89∶1,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年龄集中在35~60岁组(7224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6.23%;职业构成以农民(6781例)和牧民(448例)为主,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1.55%和4.73%;时间分布全年每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8月份,以春夏两季发病为主。结论2011-2015年吉林省布流行呈平稳下降趋势,应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高发场所在高发季节前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 标签: 布病 流行特征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