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破坏冶炼废水中重金属有机螯合物,例如Cu-EDTA配离子废水,研究一种破络并预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铁碳微电解反应原理,.OH在酸性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产生,并在铁碳表面攻击吸附的有机基团导致螯合物的破坏,从而使铜离子将从有机物中剥离下来,然而EDTA将被.OH降解。研究pH值、温度、微电解反应时间、Fe/C质量比对铜离子脱除率及总有机碳(TOC)残余含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能谱分析(EDS)、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处理前、后样品的表面官能团变化及形貌推断铁碳微电解反应的机理。并进行工业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2,温度为常温,Fe/C质量比≥0.02,时间为60min,有氧气存在。在该条件下TOC浓度为200mg/L、铜离子浓度为60mg/L的废水反应完成后TOC和Cu残余浓度分别减低到40.66和1.718mg/L;羟基自由基降解反应机理合理解释了该实验现象。

  • 标签: 微电解 羟基自由基 EDTA 废水
  • 简介:3PE防腐管道的现场补口质量是影响埋地管道整体防腐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三种PE表面处理方法的试验及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补口的试验情况。试验表明,所介绍的表面处理方法及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补口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补口涂层与PE材料的粘结问题,具有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防腐效果好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3PE管道 表面处理 管道补口 无溶剂环氧涂料 防腐
  • 简介:在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前后的纤维表面,测试了纤维的拉伸性能,并用单纤维抽拔法对芳纶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做了定量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纤维表面变得粗糙,拉伸强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

  • 标签: 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并用 界面性能 拉伸强度 表征
  • 简介:<正>前言焊接作为一种连接金属的手段,自发明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化工建设中,设备、管道内大部分为易燃、易爆、临氢介质,因此,装置的整体焊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装置整体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本文仅对施工现场的焊接及热处理等常见问题提出笔者的做法和建议,供同行们交流、提高。

  • 标签: 热处理硬度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材料 焊接头 焊接质量 评定标准
  • 简介:2016年6月20日,巴斯夫与Albemarle公司签署协议,以32亿美元收购其旗下全球表面处理业务供应商凯密特尔。在完成相关部门的审批后,交易预计将于2016年年底完成。

  • 标签: 表面处理 供应商 巴斯夫 收购
  • 简介:前不久,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莫斯科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表面处理技术,这种技术能使材料的硬度提高5倍以上。为了改变钢铁的性质,通常需要掺杂硅、锰、钒、钛等杂质。通过使用富勒烯、石墨烯或纳米碳管等纳米碳材料和表面处理激光器可以改善该技术,增强钢铁的性能。俄罗斯科学家选择炭黑作为纳米材料,这种材料是通过在石墨电极的电弧放电中生产富勒烯获得的。

  • 标签: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俄罗斯科学家 钢铁产品 硬度 纳米碳材料 家用
  • 简介:前不久,从广东省环保部门获悉,2014年被广东省环保厅、监察厅纳入2013年度省重点挂牌督办环境问题之一的中山高平化工区环境问题,经过整治后顺利摘牌。其中备受当地群众关注的三角镇高平电镀园区(下称"高平电镀园")经过应急改造和提标建设,成功实现达标排放,也标志着原本可能成为当地重金属污染的一大隐患得以消除。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后,园区内所有企业已实现自动化生产,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 标签: 三角镇 污水集中处理 环境问题 企业转向 重金属污染 化工区
  • 简介:2015年9月16日,中国表面处理园区产业联盟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理事长袁华、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理事长马捷及来自全国各地电镀园区的建设运营代表48人参加。

  • 标签: 产业联盟 表面处理 园区 中国 领导机构 选举
  • 简介:采用标准的剥落腐蚀浸蚀实验、剥落腐蚀后样品的强度损火测量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固溶后经不同淬火转移时间处理的7050-T6态样品的剥落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050-T6铝合金的抗剥落腐蚀性能随着淬火转移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背散射电子扫描连同透射电镜观察揭示,影响合金腐蚀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晶界的析出相覆盖率和析出相的微观组织,而晶界附近的贫溶质区对其不产生影响或影响较小。通过对合金进行静电势扫描发现,合金的剥落腐蚀敏感性与瞬态电势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可以测试瞬态电势变化的数量来表征材料的剥蚀性能。

  • 标签: 7050-T76铝合金 厚板 剥落腐蚀 淬火转移时间 电化学
  • 简介:传统湿法炼锌过程产生大量富含有价金属资源的铁酸锌废渣,铁的分离是实现铁酸锌废渣中有价金属资源回收的关键。提出含大量铁酸锌的锌浸出渣选择性还原焙烧-浸出分离铁和锌的新方法。通过热力学分析确定铁酸锌分解过程中Fe3O4和ZnO产物的优势区域,并发现V(CO)/V(CO+CO2)比是控制铁酸锌还原焙烧产物物相的关键因素,在V(CO)/V(CO+CO2)比在2.68%-36.18%范围内,铁酸锌优先分解生成在Fe3O4和ZnO。通过TG分析,确定铁酸锌还原焙烧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700-750°C,CO体积分数6%,V(CO)/V(CO+CO2)3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富含铁酸锌的锌浸渣进行还原焙烧处理,焙烧产物经酸浸后,锌的浸出率达70%,铁的浸出率仅为18.4%,实现锌浸渣中锌和铁的有效分离。

  • 标签: 铁酸锌 锌浸出渣 还原焙烧 金属分离
  • 简介:研究Cu-4%Au合金的硬度、显微硬度、导电性和微观组织在形变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在加工硬化后,再对轧制合金在60~350℃温度下退火。由于退火硬化效应,合金的强度增大。结果表明:Cu-Au合金性能在两个阶段都得到改善;合金进行变形量为40%的热轧后,在260℃退火能得到最佳的综合性能。合金的微观组织也在形变热处理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

  • 标签: Cu-Au合金 退火硬化 形变热处理 硬度 显微硬度 电导率
  • 简介:采用不同强度超声对AZ80镁合金熔体进行处理以改善合金的凝固组织。当施加的超声强度为30.48W/cm2时,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由未经超声处理时的303μm降低为148μm。为了进一步了解超声改善镁合金微观组织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超声声压对空化泡行为的影响,并且对熔体中的超声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体内不同位置所受的声压是不同的,因此不同位置上的铸锭试样的晶粒细化程度也不同。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加,声压值增加,而合金的晶粒尺寸则随之降低。

  • 标签: 数值模拟 声压 超声处理 晶粒细化 镁合金
  • 简介:本文对比分析了氮基保护气氛和真空两种热处理加热介质对300M钢疲劳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热处理后表面喷丸强化对300M钢疲劳性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由于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后表面层有一定程度的氧化脱碳,故钢的疲劳极限比真空热处理的低近30%;由于喷丸强化后表面形成较大的压应力,消除了表面氧化层等不良影响,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后经喷丸的300M钢疲劳极限比未喷丸的提高约40%。

  • 标签: 300M钢 氮基气氛保护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喷丸强化 疲劳极限
  • 简介:通过对TC4钛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图片的研究,提出一种对金相定量分析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以ImageJ软件为工具,采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增强、阈值化、图像分割等数字化处理方法,计算出钛合金组织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α相所占比例,以及金相分析中其他的特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可实现对TC4组织金相图片的处理,在TC4棒材锻件中α相占49.38%,长短轴比为1.458。

  • 标签: TC4 金相分析 数字图像处理 ImageJ软件
  • 简介:<正>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6家单位联合组织的首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3日至2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献研究、图书情报、科研管理、期刊编辑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文献计量及评价研究方面的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盛会。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 文献计量 评价研究 光盘版 数据规范 电焊机
  • 简介:分析DZ408第一代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的固溶温度、预处理升温阶梯对叶片残余共晶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叶片残余共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增加预处理阶梯,残余共晶含量减少;固溶温度达初熔温度时,合金的中温持久性能降低,较多的残余共晶影响合金高温稳定性。研究给出了DZ408合金的新热处理制度。

  • 标签: DZ408合金 残余共晶 固溶温度 预处理阶梯 力学性能
  • 简介:本文通过对φ419×70,10CrMo910厚壁管焊接、热处理工艺与焊接接头性能进行分析,确定在焊接、热处理过程中合理的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质量及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对提高此种管子的运行寿命有一定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焊接、热处理工艺及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缺陷的防范性措施。

  • 标签: 预热 应力 焊接线能量 焊后热处理规范 接头组织
  • 简介:通过等温热处理调整铸态Al-17Si-5Cu(AR)合金中Si(尤其是共晶Si)颗粒的形貌以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通过销-盘式摩擦机对比研究热处理后的合金(HT合金)和AR合金的磨损行为,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磨损表面。结果表明,HT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相应地,HT合金较AR合金的硬度值增大。与AR合金相比,HF合金在所有载荷下总磨损率明显降低,耐磨性能明显改善。热处理后,共晶Si颗粒由针/棒状变为球形/等轴状(长径比接近1),与基体形成良好结合,在磨损过程中保持完整且更加坚硬,为材料提供良好的耐磨性。另外,HT合金硬度的增加进一步提高合金的耐磨性。因此,完整且较硬的Si颗粒对磨损表面的作用以及材料整体硬度的提高导致HT合金在所有载荷下的磨损行为均优于AR合金。

  • 标签: 热处理 磨粒磨损 过共晶铝硅合金
  • 简介:基于热分析结果,对AM50-4%(Zn,Y)(Zn/Y摩尔比为6:1)合金设计并实施一种两步递进固溶处理。利用OM、XRD、SEM/EDS、TEM、拉伸实验和硬度实验研究固溶与时效处理对AM50-4%(Zn,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步固溶处理相比,两步递进固溶处理能够使Φ和β相充分溶解于基体,获得更高的溶质过饱和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强合金在后续时效处理中的弥散强化效果。在180℃进行时效处理时,Φ相析出对合金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要大于β相。经两步递进固溶处理(345℃,16h+375℃,6h)的AM50.4%(Zn,Y)合金在时效处理(180℃,12h)后获得峰时效强度。

  • 标签: AM50-4%(Zn Y)合金 热分析 固溶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