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应用及对并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接诊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纳传统急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纳4R危机管理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平均抢救时间、并发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发生率,赢得患者认可与赞同,值得借鉴。

  • 标签: 4R危机管理理论 急诊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增病区物品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新增病区采用标识编号管理,实施物品定置。结果物品规范放置,减轻新进科室所有人员环境陌生感,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对新增病区物品实施标识编号管理,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标识编号定置管理 新病区准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疱疹样皮炎患者的疾病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疱疹样皮炎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临床表现、普通病理、免疫病理特点进行筛选,分析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的疾病特征。结果纳入55例疱疹样皮炎患者,发病年龄(44.9 ± 18.5)岁,男女比例约2.5∶1,平均诊断延迟4.1年。皮损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紧张性水疱,分布在臀区、肘部、背部、膝部等部位。39例描述组织病理表现,37例可见表皮下疱,17例存在中性粒细胞浸润。33例描述皮损周围组织直接免疫荧光表现,31例可见IgA颗粒状沉积,23例沉积部位为真皮乳头。39例描述了治疗情况,其中25例使用氨苯砜或氨苯砜联合无谷胶饮食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皮损多在1个月内消退。结论中国疱疹样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紧张性水疱,直接免疫荧光主要表现为IgA颗粒状沉积,病因可能具有遗传学特点,氨苯砜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疱疹样皮炎 水疱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球蛋白A HLA抗原 氨苯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方式,分析护理对于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的积极护理价值。方法:分析对象是24例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是12例。观察组实施4R危机管理理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指标:①抢救时间;②并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短,并发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存在对比,P

  • 标签: 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4R危机管理理论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窥镜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诊治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对临床治疗工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患者的内窥镜诊断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录入的61例患者,共有24例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后发现存在妊娠残留的状况,并且临床确诊率达到了100%,所有患者在完成治疗后,采用内窥镜手术方案进行辅助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余的患者分别包括人工流产后闭经、疤痕妊娠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病症均痊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内窥镜手术在应用过程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手术创伤,也能够辅助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工作,是保证患者计划生育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临床可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内窥镜 并发症 应用分析 计划生育手术
  • 简介:肺结核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50年代初,结核病进入化疗时代,其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呈现上升趋势,在抗痨的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药物的副作用或肺结核的并发,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副作用 并发症 肝损害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统计并发的发生和处理情况。结果输尿管穿孔2例,占2.6%:结石上移6例,占7.9%;严重肉眼血尿3例,占3.9%;患侧腰痛5例,占6.6%;尿路感染4例,占5.3%。结论正确熟练的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操作方法是减少输尿管结石治疗并发、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且大部分并发可以经保守治疗成功。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碎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的防治水平。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实施PCNL138例,男81例,女57例。年龄25—80岁,平均52.5岁,右侧75例,左侧63例。肾结石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其中马蹄肾2例,最大一例结石直径3*6c,术前均行彩超,CT、静脉肾盂造影检查.138例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先截石位,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至患侧肾盂留置,建立人工肾积水,改俯卧位,B超引导下确定结石位置及目标盏后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经皮肾镜下采用EMS超声碎石机将将结石粉碎清除。术毕留置6F双J管和20F肾造瘘管,尿液较红时夹闭肾造瘘管6小时,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术后5天夹闭肾造瘘管,6天拔除,经肾上盏入路者两周拔除肾造瘘管,(有胸膜轻度损伤或少量胸水时尤其重要)。结果,138例PCNL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40±15)min,单通道手术112例,多通道16例,结石完全清除116例(84%),术无大出血及中转开放手术,胸膜损伤致胸腔积液一例,无腹膜腔脏器损伤,继发性出血4例,(其中一例为肾内出血,三例为肾间动脉出血)感染性休克一例。肾内出血病例经夹闭肾造瘘管,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及对症处理出血停止,其中三例肋间动脉出血病例经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出血停止,一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经大量抗生素应用,抗休克治疗痊愈。结论PCNL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B超引导下操作便捷。对手术患者无辐射、发生脏器损伤率低,但出血、感染、胸膜损伤仍是PCNL最常见和重要的并发,预防处理主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术B超引导下注意呼吸幅度,避开胸膜反折,穿刺针目标盏至穹窿部进针,术操作准确、轻柔、术后观察、处理合理及时。上盏进针穿刺患者如靠近胸膜,建议2周后拔除肾造瘘管,肋间血管出血用肾造瘘管或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处理即可。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4C 护理模式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术后并发患者的应用。方法:选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术后并发患者 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40例,行 4C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并发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MB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手术并发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 0.05);两组护理前 MBI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 MBI评分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术后并发患者的应用 4C 护理模式,能减少术后并发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日间手术 并发症 4C护理模式 MBI评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