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鲑科鱼类种类多,生态类型复杂,名称繁多,对我国水产工作者参考文献及开展中日学术、技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根据日文文献中一般分类标准综述了日本鲑科鱼的各类名称、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水产同行参考。

  • 标签: 日本 鮭科 生态 开发
  • 简介:东川区是昆明市石榴主产区,石榴种植面积达666.67hm^2,年总产量达5000t,产品远销北京、杭州等地。近年来。由于石榴园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导致产量损失常年达30%,品质变劣,加上果农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食用安全。

  • 标签: 石榴园 东川区 昆明市 病虫草 种类 种植面积
  • 简介:根据永安市湿地资源调查资料及保护现状,对各类型湿地所处区域实施的保护途径、湿地类型的面积和长度进行分析统计,提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措施。

  • 标签: 福建永安 湿地资源 湿地保护体系
  • 简介:描述了国产早竹Phyllostachysviolascens(Carr.)A.etC.Riv.的1个新变型——黄皮早竹P.h.violascens(Cart.)A.etC.R_iv.f.chrysodermaT.G.Chen,以秆和枝黄色,基部节间偶有绿色纵条纹而不同于原变型。同时还首次记录了金桂竹Ph.bambusoidesSieb.etZucc.f.holochrysa(Pfitzer)在我国的分布

  • 标签: 竹亚科 刚竹属 黄皮早竹 金桂竹 新变型 分布新记录
  • 简介:为进一步纯化烟叶群体,提高烟叶品质。对我国5种类型(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和晒红烟)13个主栽品种的烟叶(2003-2004年调制)烟碱转化株的比例和转化程度分布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品种和杂交种存在严重的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总转化株占烟株群体的比例除B37外,均在30%以上;烤烟品种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转化株比例低,且多为低转化株,所测品种群体中总转化株的比例不超过7%;香料烟和马里兰烟群体总转化株比例也偏高,分别为10.0%和9.84%,而且有一定比例的高转化株;晒红烟转化株比例较低。

  • 标签: 烟草 生物碱 烟碱 降烟碱 转化 转化株
  • 简介:为了明确黑龙江主栽水稻品种及骨干育种亲本中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布情况和利用价值,本研究对102份水稻资源中的抗稻瘟病基因Pid2、Pid3、Pi9、Pi2/Pizt、Pita、Pi5及Pib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他们的分布情况和抗病效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02份水稻资源中,Pita和Pi5检出率相对较高,为31.37%和29.41%,其次是Pib、Pi2/Pizt、Pid2和Pid3,检出率分别为18.62%、9.8%、1.96%和1.96%;本研究中没有检测到Pi9。同时,我们发现多基因聚合的品种较携带单基因或不含抗病基因的品种抗性强;其中龙粳41携带抗稻瘟病基因最多(4个),表现为抗病。在被检测基因中,Pi2/Pizt、Pita和Pi5对黑龙江水稻稻瘟病抗性贡献都较大,但当Pita和Pi5聚合时对黑龙江省水稻抗瘟性改良最大。本研究为黑龙江省水稻抗稻瘟病基因聚合育种以及抗瘟基因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黑龙江 水稻资源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检测
  • 简介:本文对沙棘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如天然维生素E,类胡罗卜素,植物甾醇,磷脂,不饱和必须脂肪酸,沙棘黄酮化合物等在沙棘植物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描述,并且对目前在中国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各种提取方法和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 标签: 沙棘 生物活性物质 分布 含量 提取方法
  • 简介: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对广东流沙湾进行了4个季度8个航次的调查,计算了流沙湾各季节各站位的水质标准指数和水质综合指数,结果均符合渔业永质标准或二类水质标准,利用surfer8.0软件,绘制了营养盐时空分布图,其分布状况表明,流沙湾营养盐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高密度珍珠贝养殖对氮磷的吸收和沉降作用,外源输入较少也是原因之一,水体交换对营养盐分布影响不大。

  • 标签: 流沙湾 营养盐 时空分布
  • 简介:电力线路导线截面选择的原则仅按满足设计运行条件考虑不够全面。本文在常规选择导线截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电缆最佳截面应是使初投资和整个电缆经济寿命中的损耗费用之和达到最少的截面。文中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电力线路。

  • 标签: 电力线路 导线 截面选择
  • 简介:本文通过最近邻体距离法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选取样本数据和环境变量,并应用最大熵方法(Maxent)建立生态位模型,分析了影响醉马草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醉马草在青海省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等温性、最潮湿季节的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和季节性降水量对醉马草的潜在分布影响较大;醉马草在青海省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青海湖附近和黄河流域。虽然目前醉马草的现实分布区远小于潜在分布范围,但其具有相当大的扩散空间,应高度重视醉马草的危害性,严格监控其向潜在适生区域扩散蔓延。

  • 标签: 生态位模型 醉马草 潜在分布区 最大熵模型
  • 简介: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特征及分布地域,其中包括松花江沿岸高保护价值森林、自然保护区高保护价值森林、母树林和风景林等高保护价值森林.

  • 标签: 高保护价值森林 分类特征 分布地域 方正林业局
  • 简介:在Postband地区(27°58′4″-28°2′16″N,53°17′34″-53°22′30″E),辨别植物种、植物多样性、生活型及地中海气候、Irano-Torunian和撒哈拉-新店相关植物种。2008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调查和辨认了29个科,69个属,总计95个种。就物种频度而言,菊科和禾本科是重要的科。按照Raunkiaer's生活型谱系统和利用X^2检测,生活型谱表明,年生植物、地面芽植物、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和陷芽植物分别占据全部植物种的47%、31%、12%、7%和3%。在地理分布上,Irano-Torunia地区,拥有最高的频度的29%的物种。结果表明,一年生植物比生活型基准群谱高;高位芽植物比生活型基准群谱低,这与在干旱地区的研究数据相一致。

  • 标签: 地理分布 生活型 Khalije-omani森林 植物区系 Poshtband地区
  • 简介:本文应用点抽样材料对小兴安岭云、冷杉优势林分的直径结构进行了四种直径分布拟合,结论是威布尔分布的直径分布拟合为最佳。

  • 标签: 点抽样 直径分布拟合
  • 简介:基于闽北地区1980-2009年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性分析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近30年来闽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时间上,闽北地区近30年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其中2-4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减小趋势,6、8、12月降水量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突变发生时间在1988年、2007年。②春季小雨、中雨、大雨和夏季小雨、中雨以及秋季小雨等级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而夏季暴雨有明显增大趋势。闽北地区四季降水总时间和四季小雨以及春季、夏季中雨等级降水天数均出现明显减小趋势,而夏季暴雨天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③空间上,闽北地区多年降水量及降水天数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天数高值区位于该地区东北部的七步、寿宁、柘荣、光泽、浦城等地,低值区位于闽北地区东南部的洋中坂等地。

  • 标签: 闽北地区 降水 降水天数 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法 时空分布
  • 简介:典型的生长和收获模型通常都包含生长、枯损和更新三大部分。其中更新和枯损部分进展少因而影响了生长和收获模型的预估精度。Belcher等(1982)用误差增殖法,提出了单木生长预测模型。林分和树木评价模拟系统用于橡树—山核桃林,当预估林分株数或断面积时,预估值的变化主要来

  • 标签: 平行分布 生长预测 模拟系统 逻辑斯蒂曲线 三变量 预估值
  • 简介:论述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天然森林植物区系的特征及森林植被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为今后森林经营和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森林 植被 特征 分布规律
  • 简介:用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对I-214(PopulusdeltoidesP.nigra(Dode)Guinier)和胡杨(P.euphraticaOlive)根和叶片样品中元素浓度和分布研究的结果表明,与盐胁迫处理和对照的I-214相比较,胡杨根系中具有”次生液泡”,因而Cl,Na,K和Mg离子浓度较低,而Ca离子浓度较高.在不耐盐的I-214杨中由于不具有”次生液泡”,Cl和K离子浓度较高.胡杨中的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做为Cl离子的储存场所,另一方面可以防止Cl离子在细胞核中积聚.在盐胁迫处理条件下,相对细胞壁而言胡杨表现出较强的防止细胞核中积聚Cl离子的能力,表明胡杨在离子选择吸收和区隔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这将有助于解释胡杨所具有的较强的耐盐性

  • 标签: X-射线微区分析 耐盐能力 NACL I-214杨 胡杨
  • 简介: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1/2z)为(7.77±1.44)h,约35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 标签: 苯肽胺酸 毒物动力学 大鼠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