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报告506例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506例全部治愈。结论用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效果满意。

  • 标签: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气管气管异物100例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本文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对照组采用硬质气管镜诊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气管异物手术成功率、异物存在情况、异物类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气管气管异物均取出,手术成功率100%;(2)试验组2例异物在气管,33例异物在右侧,15例异物在左侧。其中右主支气管5例,右中间支气管例8,右上叶支气管2例,右下叶支气管18例;左主支气管5例,左舌叶支气管1例,左下叶支气管9例。对照组10例异物在气管,25例异物在右侧,15例异物在左侧。其中右主支气管15例,右中间支气管8例,右上叶支气管0例,右下叶支气管2例;左主支气管12例,左舌叶支气管0例,左下叶支气管3例。两组支气管异物存在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中植物类45例,动物类4例,塑料类1例;对照组中植物类35例,动物类5例,塑料类10例;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气管气管异物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硬质气管镜进行诊断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均可明确异物位置、识别异物类型,硬质气管镜对较大、尖锐、质硬等异物诊治较纤维支气管镜更有优势,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肺上叶、双肺下叶细小、深部异物的诊治较硬质气管镜更有优势,能保证手术有效开展,同时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硬质气管镜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其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并治疗随访的50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分为支气管镜介入组(24例)及手术组(26例)。回顾性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及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技术、手术对其治疗疗效的部分比较。结果50例病例中位年龄为49.62岁,女30例,男20例;主要症状为气短、咳嗽、咳痰,部分有咯血、胸痛;主要发病部位为气管中下段(23例);气促指数1级8例,2级18例,3级11例,4级13例。26例首次行手术治疗,24例首次行2种以上的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2组治疗狭窄程度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0);支气管镜介入组治疗前后气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2,P<0.001);手术组治疗前后气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53,P<0.001)。支气管镜介入组1例在治疗过程中有较多出血。结论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好发于气管中下段、气短、未行手术的患者。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可降低气促指数、缓解气短,且管腔狭窄缓解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气管腺样囊性癌 电子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治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于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由我院接收病治疗的100名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的资料显示,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发病年龄在1~3岁之间最为常见,占整体发病年龄阶段人数的72%以上,其中男性发病几率站68%左右,最为常见的为植物类异物,在进行支气管镜手术过程中,除一例患者死亡外,其他均得到治愈;结论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的治疗关键所在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

  • 标签: 支气管异物 临床资料研究 治疗手段
  • 简介:1.8气管气管管壁增厚除气管气管软化症与巨气管气管症等少数情况其管壁常变薄外,大多数气管气管疾病常表现为管壁增厚。局限性增厚一般见于管壁浸润型的恶性肿瘤、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而弥漫性气管气管管壁增厚,可见于复发性多软骨炎、气管气管淀粉样变性、骨化性气管气管病、韦格氏肉芽肿与结节病累及气管气管管壁等,且均同时伴支气管管腔狭窄。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影像表现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呼吸道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此法在基层医院却很少应用于小儿.原因是医师常认为小儿气管切开困难多、危险大、并发症多而顾虑重重,影响了患儿的有效抢救.小儿气管切开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不熟悉其解剖生理特点是导致并发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气管切开的危险和困难被过于夸大,如能掌握其解剖、生理特点,提高手术技巧,既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气管牵线法 小儿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已由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急救办法逐渐成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是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合理的气道湿化可起到湿润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使痰液易于排出,以保障呼吸道通畅和预防肺部并发症等。现将近年来有关气道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方面的理论、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湿化方法 湿化液 人工/护理
  • 简介:摘要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支气管镜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其可见范围大、清晰度高,可应用药物进行支气管灌洗和注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它通过支气管镜的常规检查、刷检、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粘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微波治疗等介入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经支气管镜诊疗支气管肺癌技术探析,旨在进一步减轻肺癌患者痛苦,让此项技术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消除病患。

  • 标签: 支气管镜,诊疗,肺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冷冻介入在儿童气管气管结核(TBT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TBTB的1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TBTB的临床特征及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1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咳嗽7例,伴咯血2例。9例患儿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10例患儿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0例患儿行胸部CT检查,8例存在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患儿及时行儿科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新生肉芽组织和(或)干酪样坏死物不同程度堵塞各支气管9例;余1例支气管黏膜存在明显充血水肿。患儿支气管镜下分型为淋巴结瘘型8例、肉芽增殖型1例、炎症浸润型1例。其中7例留取标本送病理组织活检,均符合结核病理表现。9例进行儿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TBTB患儿中,8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冷冻疗法(包括2例联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术)。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1~3次后,患儿原堵塞的各支气管管腔均转为通畅,疗效显著,且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TBTB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有助于其分型。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对儿童TBTB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淋巴结瘘型和肉芽增殖型。

  • 标签: 结核 儿童 支气管镜检查 冷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8例儿童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8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支气管镜下表现、病理类型、内镜下介入治疗方法及转归,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年龄2~12岁;男女比例为1.71∶1;病理类型:黏液表皮样癌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7例,婴幼儿纤维肉瘤1例,中间型血管肿瘤1例,腺泡细胞癌1例。18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活检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并通过介入治疗手段解除呼吸道梗阻。术中、术后未发生大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术后1周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完全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为进一步外科手术根治创造条件,甚至成为根治腔内肿瘤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气管、支气管肿瘤
  • 简介:双腔支气管插管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隔离健肺与病肺通气、防止病变或分泌物播散或诱发急性呼吸道梗阻、按需单独施行一侧或双侧肺通气,以及对痰多病人分别施行吸引或引流分泌物等许多优点,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无隆突钩的Robertshaw双腔导管,虽可避免隆突钩对隆突的刺激,但在插管深度掌握方面往往引起困惑,

  • 标签: 肺通气 气管支气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 临床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管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管理,比较两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肺功能、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采用的PDCA管理的肺功能、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管理 支气管肺炎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应用 PDCA管理的效果。方法:在 2019 年 1 月 -2019年 12 月一年时间 内,选择 320 例我院收治的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 ,用 数字法随机抽取, 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160 例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 采用 PDCA管理,分析两组 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 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应用 PDCA管理,可以提高护理 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改善了医院 的形象,改善了医患 的关系,因此可以在临床 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护理管理 PDCA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气管内套管的集中管理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由科室护士进行预处理,并置于专用周转箱内,放于科室处置间,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清点回收。回收后的金属气管内套管先浸泡于1200的多酶清洗液中,时间5分钟;并选择相同型号的气管套管刷进行手工刷洗,再放入清洗机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消毒,最后进行严格的检查包装及灭菌。结果集中消毒管理,不仅确保了气管内套管的消毒质量安全及病人使用安全,而且避免了临床科室因分散浸泡消毒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处置间杂乱问题;大大减少了科室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临床科室满意度高。结论对金属气管内套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节约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时间,又保证了病房的环境安全,同时消毒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 标签: 集中管理 消毒 灭菌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气管憩室是一种累及气管和主支气管的良性病变,其特征是气管壁局限膨出导致的气管旁空气囊肿。气管憩室患者因解剖结构异常,可能合并紧急气道事件,使其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存在特殊之处。文章介绍了气管憩室的流行病学及解剖学基础、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前评估、麻醉方式的选择、呼吸管理、麻醉复苏)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拟为气管憩室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气管憩室 麻醉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及护理措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救治能力。方法对20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规范的呼吸道管理与护理,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切管切开 呼吸道管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