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道压力释放通气是一种兼具理论风险和效益的通气模式,常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氧血症患者的抢救或替代模式。因其具有保护性肺复张、保留自主呼吸、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镇静及神经肌肉阻滞药物剂量、降低驱动压、增加平均道压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研究者的关注。但不少学者对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就道压力释放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呼吸,人工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腹腔镜治疗儿童下尿路多发磁珠异物的疗效。方法2019年1~11月对武汉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3例下尿路磁珠异物患儿施行下腹部三通道膀胱腹腔镜下异物取出术。对取出磁珠数量、有无磁珠残留、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是否有尿外渗及直肠损伤、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分别取出31颗、52颗、38颗磁珠,并且均无磁珠残留,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出血量4 ml,术后4 h平均疼痛评分4.2分,术后12 h平均疼痛评分1.6分,术后平均住院日5.5 d,均未出现尿外渗、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门诊随访1~6个月,3例患儿均无血尿、泌尿道感染及膀胱憩室等并发症,伤口美观无瘢痕。结论膀胱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下尿路磁珠异物损伤小,操作简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膀胱腹腔镜 膀胱异物 尿道异物 磁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6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3例/组,接受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H值(7.46±0.22)、PaO2(89.56±17.53)mmHg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O2(45.31±5.25)mmH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软酸含量(1.40±0.38)mmol/L、肺部感染评分(2.20±1.41)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10.57±3.42)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24.30±20.31)小时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辅助治疗 重症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集束化护理对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住神经外科ICU的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列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住神经外科ICU的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9例给予多元集束化护理,分别从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病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四个角度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被调查患者年龄、性别组成、选入ICU发病状态、职业状况、学历情况、人工道建立通气天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并发症发病率下降,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均显著提升,且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多元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人工道护理效果,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人工道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多元集束化 护理 ICU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护理前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实施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急诊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血气分析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小气道功能及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门诊筛选的252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进一步分析小气道功能异常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在252例患者中,有97例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155例正常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的呼气中段流速(FEF)25%、50%、75%比正常患者低(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及道反应性测定,可以针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小气道功能异常患者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慢性咳嗽 小气道功能 气道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探讨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定期变换对减少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治疗、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不进行定期变换,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均进行定期变换。观察并评估气管插管后第5d、第10d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周边道黏膜红肿、破溃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相关标准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第5d、10d的道粘膜红肿、破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气管插管 套囊位置定期变换 气道黏膜损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4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氧疗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与常规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预测值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所占比例、肺功能及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在SaO2、PaO2、FVC%、FEV1%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可提高肺功能,使血气分析指标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得到缓解,降低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护理策略预防ICU人工道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入住ICU并置入人工道的8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强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人工道置留时间,人工道意外拔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强化护理组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人工道平均留置时间为5.3±0.8天、意外拔管及再插管发生情况1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人工道平均留置时间为6.3±0.9天;意外拔管及再插管发生情况15.00%、并发症发生率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强化护理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人工道置留时间、降低人工道意外拔管情况以及提高ICU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策略 预防损伤效果 ICU 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联合注水注法在ICU患者鼻肠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8例ICU鼻肠管置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盲插鼻肠管置入护理,实验组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鼻肠管置入患者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法护理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 ICU患者 鼻肠管置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补宗法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8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应用调补宗方,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中医综合疗效、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补宗法能够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呼吸衰竭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自叶天士创立卫营血辨证以来,便将其用于外感温病的辨证施治,而在许多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同样渗透了卫营血辨证之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对其研究运用的不断深入,大量文献资料已表明卫营血辨证的施用范围正逐步扩大,涉及除外感病以外的诸多内伤杂病(包括许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斐然。本文试图“正本清源”,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探寻卫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源头,试图阐发“卫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之核心思想,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今卫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辨治应用。

  • 标签: 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内伤杂病 《临证指南医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参麦益肺汤治疗阴两虚型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94例患者,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与观察组(行参麦益肺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益肺汤治疗该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参麦益肺汤 气阴两虚型 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于ICU人工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且建立人工道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后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工作模式 ICU人工气道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道湿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经气管切开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交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护理干预方式为持续滴注道湿化护理,试验组应用氧驱道湿化护理,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的道湿化适中比例明显升高,道黏膜出血、吸痰不彻底、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氧驱道湿化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脑部缺氧,提高患者满意度作用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气道湿化护理 氧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损伤、机械通气时间、平均气囊压水平3种道损伤因素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首次拔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122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年龄65~88岁。根据在首次拔管7 d内再次行气管插管,分为拔管成功组(87例)和拔管失败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拔管前的血红蛋白、白蛋白、PaO2、白细胞计数、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3种可能造成道损伤的原因(声门损伤、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期间平均气囊压)的差异。以75岁为界限,探索声门损伤、机械通气时间、平均气囊压对75岁以上老年人拔管结局的影响。分析3种道损伤因素与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的关联性。结果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时APACHE Ⅱ评分、拔管前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声门损伤、平均气囊压在75岁以上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机械通气时间在任何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分析,年龄、拔管前PaO2、平均气囊压、声门损伤均为75岁以上患者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声门损伤与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呈正相关(OR=11.202,95%CI:2.329~53.872,P=0.030)。机械通气时间不能预测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的发生,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544,95% CI:0.405~0.683,P=0.528。平均气囊压的水平可以预测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95% CI:0.601~0.850,P=0.001。结论声门损伤、高平均气囊压是75岁以上老年人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它们可能通过引起拔管后咳嗽功能障碍而导致道衰竭。

  • 标签: 拔管失败 气道衰竭 声门损伤 平均气囊压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作用机制复杂。γδT细胞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γδT17细胞分类、在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γδT γδT17 白细胞介素17 鼻炎,变应性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合并产荚膜梭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国药同煤总医院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产荚膜梭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产荚膜梭菌感染患者均出现高热、腹痛、腹胀,其中1例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后期出现皮肤捻发音,2例均在发病24 h内死亡。结论白血病患者是产荚膜梭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病情凶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预防重于治疗。

  • 标签: 白血病,急性 梭菌,产气荚膜 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人工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2月至 2020 年8月神经外科的建立了人工道的重症昏迷患者6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道管理方案。 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痰液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结论:人工道管理方案能够改善痰液性状, 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方案 神经外科 昏迷患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