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培育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实现市场经济的根本措施.为了实现市场机制的功能,需要建立的市场不仅是产品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素市场,包括劳务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而达到这一点,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它们的价格涨落,在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自由流入和流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有产品市场而无要素市场,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

  • 标签: 最低工资法 市场经济 最低工资标准 劳务市场 要素市场 市场机制
  • 简介:无底柱分段崩落,因采场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和生产安全等优点,在金属矿山获得迅速推广。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矿石是在覆盖层废石的包围下放出,矿石的贫化及损失较大,且较难控制。进路断面是影响矿石的贫化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极限平衡理论,结合目前矿山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来合理确定进路极限宽度,对影响进路极限宽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为降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的贫化损失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贫化损失 极限平衡理论 极限宽度
  • 简介:本公司通过对碳酸沉淀稀土的大量研究,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诸多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沉淀工艺可使晶型沉淀粒度得以有效控制,沉淀物易过滤,易洗涤,操作方便等优越性。整个过程可在2—3小时内完成,并且可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降低稀土氧化物中杂质含量:

  • 标签: 稀土氧化物 晶型 稀土总量 设备改造 大世
  • 简介:本文结合氧化铝生产实际,通过分级设备、循环负荷、入磨矿石粒度等对磨矿效率的影响的分析,指出了完善和优化格子磨——旋流器一段闭路磨矿工艺和进一步降低入磨矿石粒度是提高磨矿效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磨矿效率 原矿细度 旋流器
  • 简介:本文介绍了山东铝业公司第二氧化铝厂的能源使用概况,通过对该厂拜耳生产氧化铝的能源结构及工艺特点的分析,指出了该厂节能的重点,从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三个方面总结了节能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的节能打算。

  • 标签: 拜耳法 氧化铝 节能 节能设备 技术进步
  • 简介:介绍了气相白炭黑的制备原理与生产工艺,通过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提高了白炭黑的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标签: 气相法白炭黑 四氯化硅 工艺
  • 简介:用2-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作为淋洗剂,通过离子交换色层分离重稀土元素钬和镥,研究室温条件T(25℃)淋洗剂的浓度、酸度、流速、柱比(吸附柱长度与分离柱长度的比值)等对钬、镥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ICP-AES测定淋洗液浓度,绘制淋洗曲线,根据曲线中交叉区大小判断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淋洗液的酸度是影响重稀土分离的关键因素,酸度越高,钬、镥分离效果越好,但分离周期越长;在一定范围内柱比越大,钬、镥分离效果越好,但柱比高于1:6时,分离效果下降。以钬、镥分离工艺进行镱、镥分离,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 标签: 离子交换色层法 HEDTA 重稀土分离
  • 简介: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及利用的基本情况,提出采用选矿拜耳处理我国低硅铝比(A/S)铝土矿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对工艺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选矿拜耳法 铝土矿 A/S
  • 简介:本文研究了XRF法测定精炼渣中Si02、CaO、MgO、Al2O3、Mn、P2O5、S、Fe、TiO2,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样品制备、测量条件、校准曲线进行了实验,通过准确度和精密度试验证明方法简便,测量时间短,精度高,分析值可靠。

  • 标签: XRF法 精炼渣 成份 检测 AL2O3 精密度试验
  • 简介:采用两步水法制备钇稳定氧化锆(YSZ)的超细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pH值以及分散剂和阳离子浓度对YSZ粉体的相组成、相结构和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水法制得的YSZ粉体具有立方相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nm;pH值越大,越利于立方相的生成,pH为12时,YSZ粉体为纯立方相;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粉体的团聚;阳离子浓度过高时(2mol/L),不利于立方相生成,在阳离子浓度适当(约0.02~0.05mol/L)的前提下,稍大的阳离子浓度得到的粉体粒径较小,团聚较少,最佳的阳离子浓度为0.05mol/L。

  • 标签: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 两步水热法 超细纳米颗粒
  • 简介:以四氯化锆为锆源,苯甲醇为碳源,分别采用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二甲苯3种不同溶剂,有机合成高碳锆比(原子比28:1)碳化锆陶瓷的先驱体苯甲醇锆(benzylalcoholzirconium,BAZ)。采用FT-IR对先驱体的基团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BAZ的耐热性和陶瓷转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溶剂制备的碳化锆先驱体在600~700℃时均全部裂解,1500℃完全解为ZrC,其中采用对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体在氩气气氛下1600℃保温1h后的陶瓷产率最高,为51.8%,采用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先驱体热裂解温度最高,为670℃。

  • 标签: 碳化锆 高碳锆比 先驱体 陶瓷产率 热裂解
  • 简介:葫芦岛有色成功研发除硅渣酸浸出新工艺,初获成功。截止到4月5日,累计处理除硅渣180余吨,除硅渣含铟指标同比下降0.2%,为公司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热酸浸出 葫芦岛 硅渣 工艺 经济效益
  • 简介:采用元素粉末法制备Ti-1.5Fe-2.25Mo合金,在Thermec-MasterZ模拟机上对该合金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实验温度为650~900℃,变形速率0.01~10s^-1。以经典的双曲正弦形式的模型为基础,对模拟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计算和分析,建立粉末冶金Ti-1.5Fe-2.25Mo合金高温本构方程。研究表明,β相区等温压缩时,合金流变应力快速达到峰值然后进入稳态流变变形阶段,应力指数n=4.24,应变激活能Q=378.01kJ/mol。而在α+β两相区等温压缩时,合金在较低应变速率(≤0.1s^-1)下,曲线经过应力峰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工软化现象;在应变速率≥1s^-1条件下,呈现出1种稳态变形,变形的应力指数n=6.77,应变激活能Q=257.73kJ/mol。所得结果为粉末冶金钛合金锻造成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钛合金 粉末冶金 热模拟 本构方程
  • 简介:采用Gleeble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轧制应变速率、不同终轧温度、不同轧后冷速对20CrMnTiH齿轮钢带状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轧制应变速率0.05s-1、终轧温度940℃、轧后冷却速度0.8℃/s时,试验试样的铁素体带宽最窄。通过工业化试验,以Gleeble模拟试验结果为指导并结合本钢特钢生产过程实际情况,使20CrMnTiH齿轮钢的带状组织级别控制在2.0级以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Gleeble热模拟 热轧工艺 20CRMNTIH齿轮钢 带状组织
  • 简介:以SiO2、碳黑和少量添加剂(CaO,MgO或Al2O3)为原料,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1550℃下,对SiO2碳还原-氮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S-1,S-2分别在1400℃和1450℃加热4h后,均生成Si2N2O和Si3N4混合物;在1550℃保温4h,这2种试样生成的产物均为SiC.试样S-3在140℃和1450℃加热4h后所得产物为Si3N4和SiC.氧化物添加剂可以促进碳还原-氮化反应的进行,并保留在生成的粉末体中,在随后的粉末热压或无压烧结中起烧结助剂的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硅 碳热还原-氮化 添加剂 氮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