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灾害严重。自2002年至2015年,危害面积800多万公顷,累计牧草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就D型肉毒梭菌毒素、毒饵配制以及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梭菌毒素对防治东北鼢鼠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标签: D型肉毒梭菌毒素 防治 鼢鼠 试验
  • 简介:经调查,黄南州鼠虫危害面积68.37万h,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162.31万h)的42.12%。鼠害面积45.63万h,每年损失牧草量是7270.72万kg,虫害面积22.74万h,每年损失牧草是35704.12万kg,全州因鼠、虫害损失的牧草量(60%利用率)相当于17.66万羊单位的饲草量,经济损失3532.18万元,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鼠害 虫害 防治意见
  • 简介:内蒙古东部盟市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危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专门对“插洞投饵”与“开洞投饵”两种防治东北鼢鼠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洞投饵方法简单,防治效果较好。

  • 标签: 东北鼢鼠 防治效果 试验
  • 简介:本文通过对祁连县2012年草原蝗虫防治工作中防治材料、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的调查,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草原蝗虫 防治 调查
  •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2004年省农牧厅给河南县下达了2.67×104hm2的草原毛虫防治任务,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6月24日开始灭治,到7月24日结束,历时31d(其中雨天4d).经过省、州、县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共完成防治面积2.69×104hm2,其中生防平均灭效达88.87%,化防平均灭效达95.07%.

  • 标签: 毛虫防治效果 河南县草原 草原毛虫
  • 简介:2007年初,门源县皇城、苏吉滩乡29户牧户由于对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重视,防治工作扎实有效、草场保护良好而受到了县农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同时,9户牧户由于对鼠害防治不重视,防治力度不大,草地退化严重而受到处罚。

  • 标签: 鼠害防治 门源县 草场保护 草地退化 牧户 草原
  • 简介:针对果洛州退化草地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隆格滩冬季草场,使用D型肉专考对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结果表明,0.1%和0.2%D型肉毒素燕麦毒饵对高原鼠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使用。

  • 标签: D型肉毒杀鼠素 高原鼠兔 试验报告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草原鼠害的综合防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能力,降低草原鼠害危害。2014年3月至6月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鸟素、锡尼镇的天然草原上开展了“新贝奥”生物灭鼠剂对长爪沙鼠的防治试验,以检验该生物制剂是否能抑制害鼠种群的出生率,降低长爪沙鼠种群密度,减缓种群发展速度,对非靶动物安全环保。

  • 标签: 新贝奥生物灭鼠剂 长爪沙鼠 出生率 种群密度
  • 简介:在海北州同宝牧场应用植物源杀虫剂苦烟乳油、菜奇、螟无逃三种新型农药进行蝗虫防治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化学药品0.6%菜奇、20%螟无逃三种药品平均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7.49%、98.10%、99.04%,均在97%以上,且具有低毒、环境污染小,对人畜相对安全的特点,建议在今后的治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药品 草地蝗虫 防治效果
  • 简介:草原鼠害频发,造成草原资源严重损失,并加剧了草原植被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灾害之一,本文对鄂尔多斯草原鼠害防治现状、开展的生物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当地维护草原生态安全、降低鼠害危害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生物防治 害鼠 生物毒素 不育剂
  • 简介:本文介绍了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的概况、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生态退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研究热点。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天然打草场 草原退化 防治措施
  • 简介:2018年12月7-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主办的“全区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呼和浩特举办,会议邀请全国畜牧总站杜桂林博士、兴安盟草原工作站胥健站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郝树广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徐林波博士、张福顺博士分别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回顾与展望》《兴安盟数字草原平台项目建设简介》《草原蝗虫发生特点、监测与防控》《片背病虫种类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草原鼠实现状及其防治研究》为题展开培训。木次会议共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学习交流,不仅扎实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也为今后草原鼠虫害监测及测报工作拓宽了工作思路。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草原蝗虫 灾害防治 呼和浩特 鼠虫害 监测
  • 简介: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大面积高原鼠兔的防治工作,2004年12月,在天峻县应用手提式投饵器进行大面积地面害鼠防治,试验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手提式投饵器比人工防治可提高工作效率20.2%,饵料节省49%,二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手提式投饵器将是今后大面积防治地面害鼠的理想器具.

  • 标签: 半自动投饵器 防治地面害鼠
  • 简介:2006年同仁县草原站与省、州技术人员对同仁县高原鼠兔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多哇乡交隆务等村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1.3×10^4hm^2。为此,青海省农牧厅下达1.3×10^4hm^2防治任务。我们于2006年12月25日开始,2007年元月7日结束,历时14d,共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面积1.3×10^4hm^2,平均灭效率达97.8%。

  • 标签: 高原鼠兔 同仁县 防治效果 危害情况 技术人员 防治任务
  • 简介:1999年6月下旬在黄南州河南县进行了五种农药的灭治草原毛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灭灵、辛硫磷—甲氢菊脂EC、高效氯氰菊脂分别用300ml/hm2的剂量,均可达到90%以上灭治效果。

  • 标签: 青海草原毛虫 杀灭率 化学农药
  • 简介:通过应用C·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和D·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进行防治高原鼠兔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鼠颗粒毒饵防治高原鼠兔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3.65%和91.56%.两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1.699〈F0.05=3.885,即P〉0.05)。且与常用药剂(0·1%c·肉毒杀鼠素燕麦毒饵)具有相同的防治效果。。

  • 标签: 诱鼠颗粒毒饵 高原鼠兔 校正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