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并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 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均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入院,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5例,给予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在FEV1、FEV1/FVC指标对比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EV1、FEV1/FVC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降低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20年8月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应用PDCA循环,选取实施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各43例,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观察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管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应用PDCA循环,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PDCA循环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静疗质控对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采用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对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非计划拔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 标签: 小儿静疗质控 留置针 留置时间 非计划拔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自拟健康教育计划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以本院自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收取的12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62例,分别给予常规和健康教育计划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自拟健康教育计划单护理,可提升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自理能力。

  • 标签: 自拟健康教育计划单 人工髋关节置换 护理效果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儿童280名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基础5苗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均明显高于新增疫苗(P<0.05);分析影响5苗接种依从性的因素,居住类型、父母接种态度是影响儿童基础5苗接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总体接种率较高,但新增疫苗的接种依从性尚有待提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需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儿童计划免疫依从性。

  • 标签: 儿童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儿童280名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基础5苗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均明显高于新增疫苗(P<0.05);分析影响5苗接种依从性的因素,居住类型、父母接种态度是影响儿童基础5苗接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总体接种率较高,但新增疫苗的接种依从性尚有待提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需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儿童计划免疫依从性。

  • 标签: 儿童计划免疫 预防接种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对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男护士通过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对其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干预前后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其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认同感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男护士提供员工援助计划服务,能够促进其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 标签: 男护士 员工援助计划 职业价值观 职业认同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生活计划干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2022年1—6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15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静脉针留置期间行常规护理的新生儿57例纳入对照组,行儿童生活计划干预的新生儿5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情况、不良事件、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结果 实施儿童生活计划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污染敷贴未及时更换率、操作不够规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童生活计划 静脉留置针穿刺 患儿
  • 简介:目的: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颅脑外伤术后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因医护人员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70.83%,其中包括固定方法不当、管道评估能力薄弱等;因患者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9.17%,其中包括精神异常、意识模糊意外脱出与心理因素。结论:固定方法不当、导管固定不牢固与患者精神异常等因素均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故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妥善固定导管,并加大约束力度,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 标签: 颅脑损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 目的 :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胃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留置胃管患者 60 例,按照区组随机化原则将病人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先设定两组人数相等,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 回顾分析 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留置胃管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留置胃管 集束化管理 非计划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的干预对妇女避孕知识和措施落实的影响。方法: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 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9例,观察组 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服务,观察组实施计划生育予以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避孕措施的落实情况、节育知识了解情况、生活质量、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将计划生育干预应用于人工流产患者,可使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避孕措施的落实率得到提升,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计划生育 避孕 人工流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的干预对妇女避孕知识和措施落实的影响。方法: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选取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患者 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9例,观察组 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服务,观察组实施计划生育予以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避孕措施的落实情况、节育知识了解情况、生活质量、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 P<0.05)。结论:将计划生育干预应用于人工流产患者,可使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避孕措施的落实率得到提升,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计划生育 避孕 人工流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降低 ICU 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给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 方法 样本选自在 2017 年 9 月到 2019 年 9 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 ICU 患者,根据平均原则随机分配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各 40 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给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提高护理依从性,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气管插管 ICU 非计划性拔管率
  • 简介:目的了解急诊肠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行急诊肠造口手术的2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术后3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297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为19.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年龄、首次住院主要诊断为结直肠肿瘤梗阻及造口类型是急诊肠造口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肠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内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对有糖尿病、术后发生并发症、高龄及回肠造口的患者给予更多关注。加强术后指导及出院随访,降低其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

  • 标签: 肠造口术 病人再入院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插管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探究其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6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插管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各30例。甲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于乙组病人,比较两组病人意外拔管发生率与病人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后,乙组病人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优势显著;另外乙组病人意外拔管发生率也比甲组病人偏低,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胃肠减压管 普外科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弹力约束康复手套在神经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神经外科患者需要进行传统约束方法的病例。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从神经外科病房中连续选择48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24名患者,接受弹力约束康复手套的应用;对照组包括24名患者,接受传统的传统的约束方法。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部活动范围、手指灵活性和手部力量恢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更好,且弹力约束康复手套能够提供更好的约束力,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弹力约束康复手套在神经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具有积极效果。该手套能够有效约束患者的手部,帮助患者进行适当功能锻炼,防止出现约束并发症。相比传统的约束方法,弹力约束康复手套提供了更好的约束力,且使用便捷,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进一步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确定其在更大样本和不同病例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标签: 弹力约束康复手套 神经外科患者 康复训练 手部功能恢复 随机对照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导图管理模式对胰腺外科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胰腺外科收治的72例带导管的研究对象,根据管道数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管道数量保持一致,各36根管道。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护士遵医嘱护理患者、对患者进行口头病情宣教、积极准备各项管道护理工作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78%低于 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胰腺外科带管患者给予思维导图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思维导图管理模式 胰腺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