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出86例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I和实验组II,两组都是43例,实验组I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II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I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4%,实验组II是93.0%,实验组II比实验组I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实验组I和实验组II治疗后的心率与QTC变化,实验组II均优于实验组I,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I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3%,实验组II是4.7%,实验组II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行。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实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接受的12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患者传统护理方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舒适程度及对护理的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护理中施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焦虑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导管行介入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下的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合人性化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人性化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人性化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人性化组患者中满意50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5%(57/60),常规组满意30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度为75%(45/60),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DSA导管行介入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提高DSA的成功率和检查准确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DSA导管室 介入手术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手术2016年1—3月接诊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舒适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为(3.58±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67±1.24)分(P<0.05);观察组术后舒适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舒适护理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将其以入院顺序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全程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护理质量评分高,与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全程人文关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血栓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评估,对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方法参与本实验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共305例,对其血栓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经临床检查诊断发现有56例患者出现了房血栓情况,将其设定为A组;另外的249例未出现房血栓情况的患者,将其设定为B组,对其评分与病症相关性进行讨论研究。结果相比于CHADS2评分系统,应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得分评分更高,同时A组患者评分系统中的低危、中危及高危比率均更高,评分系统危险性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患者的房血栓发生率越高,两者存在直接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可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进行房血栓诊断、风险评估诊断过程中,依据CHA2DS2-VASc评分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房血栓,从而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非瓣膜病房颤 CHA2DS2-VASc评分 CHADS2评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急救治疗急性心衰中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3例急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及血浆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pH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SaO2、Pa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h后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衰急诊急救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2例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1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69%)较对照组(79.28%),显著高于后者(P<0.05);焦虑率、SAS评分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手术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术前焦虑,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护理 焦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型实验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控制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临床申请输血的128例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后试验组采取血型实验输血检验和输血安全质量控制,对照组不开展上述管理措施,评估两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职业暴露、输血前后消毒、配血问题以及溶血性贫血等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6.942,P=0.008)。结论输血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临床用血的重要安全屏障,血型实验应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予以严格控制,遵循检验规范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等输血检验,减少输血不良事件,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进行下肢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一共有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为方便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方法来分组,主要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4例。所有患者均选择使用下肢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同时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研究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分析综合护理的价值。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的愈合时间、患者的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为患者进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内固定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感染的现状及控制与护理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上的意识度,建立起感染管理的规章与制度,并且采取手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结果在手术感染的控制以及护理管理等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建立并健全一套整体且科学有效的手术管理系统以及对策,并且采取手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得手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使医院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预防。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现状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时间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关联。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探讨急诊抢救时间对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急诊抢救时间为工作时间的概率是72.0%,休息时间的概率为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呼吸衰竭者概率明显高于I类患者(P<0.05);预后情况与患者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02)血液中乳酸含量和吸烟史有关。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情况与急诊抢救时间关系不明显。

  • 标签: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室时间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配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组,依次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护理和常规护理,各组51例。结果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49%,观察组为3.92%,数据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较好,其各项评分均比较优,(P<0.05)。结论临床对骨科手术患者治疗时,配合手术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且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骨科 手术室护理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右心室出口患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模式选择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右心室出口手术的4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7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出口患儿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极大的提高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右心室出口 并发症 观察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所在科室的开展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实验样本为5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手术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质量评分以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更高,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开展手术护理标识,患者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低,同时可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标识 手术时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实习护生的专科操作动手能力,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对2016年手术139名实习护生分组抽查、现场查看、带教老师意见反馈等方法检查实习护生动手能力,找出存在问题。结果2017年实习护生专科操作动手能力良好以上仅占43.9%,在2017年实施整改措施后,良好以上占54.5%以上,实习护生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改善,。结论带教老师只要肯用心带教,就可以让带教水平越来越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病人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病人进行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病人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管理当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可以使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构建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意义。方法对我院16名手术护理人员进行20周巴林特小组活动培训,通过对模式的学习和理解以及案例进行汇报和分享,观察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手术护理工作的影响。结果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手术护理人员在处理护患关系时会产生新的视角,使内容由无意识进入意识,促进其心理健康,提升护患沟通能力。结论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手术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改善负面情绪,拓宽视野,提供优质专科护理能力,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手术室护理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调查手术低年资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对应的策略,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