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人性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以及人格尊严,是从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既有进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也有需要加倍关爱的新生儿和需要医疗救助孕产妇,因此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比较特殊的,更加需要人性的护理方式。人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工作,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试,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中;人性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同胞给予一种人文关怀,让产妇在就医期间感受到细微的护理和人性的呵护,对于稳定她们的情绪,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近几年来的亲身感受略作叙述如下。    1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必要性   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包括产妇、新生儿,还有妇科病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提高,人们对优孕、优生、优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妇产科护理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完善的护理体系。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妇产科护理工作仍需提高护理水平,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可否认,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国仍旧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度,尤其是妇女对于个人隐私还是比较注重,经常会因为不理解而对正常的护理工作发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需要以人性化为前提。    2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重要意义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无论是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一个极度敏感的状态。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如果过于按章办事,很容易增加孕妇的逆反心理,影响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降低护理效果,甚至会影响分娩过程。   在产妇中,大部份是年轻的妈妈,她们由于是初次生孕,面对婴儿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喂养,不知道如何照顾。针对这些情况,通过人性护理,对这些年轻的妈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但可以消除产妇的心理障碍,实现优生优育,还会融洽护患关系,赢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提高医院形像。   近些年,由于部份医患纠纷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各大医院之间对于服务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经常会出现虽然某家医院费用较高,但是由于医院的护理水平较高,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很多人仍然愿意去该医院就诊。因此,提高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妇产科护理工作常见问题    3.1 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必然取代旧的护理模式。但是,依然有部份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定位不够清楚,又不愿意参加护理知识培训,造成陈旧思想与新的护理需求脱节,容易在患者之间产生误会,甚致发生争执,极大影响医院的形象。    3.2 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的发展,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及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出来的护理人员寥寥无几。另外,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不高,也是影响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    3.3 资金投入不够:由于传统观念偏重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对护理工作不重视,造成许多医院针对护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其中一个现象就是护理人员太少,往往会出现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同时护理数名患者的现象。部份医院缺乏必要护理硬件的配置,如电视、热水、饮用水等生活设施投入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展开,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护理设施及医院工作的不满。    4 提高妇产科人性服务的措施    4.1 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硬环境: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都处于一种极度紧张、敏感时期。医院的环境,尤其是一些生活设施的配置,往往会对产妇的心情产生极大的影响,给产妇的分娩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温馨、舒服的环境,可以让产妇心情愉悦、轻松,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护患关系,利于实施人性护理工作的开展。   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为产妇提供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生活空间,尊重产妇的生活习惯,及时掌握产妇生育情况,正确引导产妇对于生育及婴儿的认识,消除年轻产妇的紧张、消极及其他不良情绪,并且对产妇隐私要做到绝对保密,以建立起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为后期的人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4.2 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树立专业护理形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与产妇及其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员,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但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的基本业务技能,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基本需求的掌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暗示,通过有效沟通及专业指导,更好的为产妇提供护理。   人性护理是护理工作的精髓所在,医院在加大培训工作,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外,还需引进一些高层次的护理工作者,通过里外互动效应,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满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发展的需要。    4.3 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掌握产妇的状态,更好的开展人性护理工作。有利于产妇配合医院工作,顺利完成分娩。   通过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可以了解产妇的特殊心理,对于分娩前的紧张情绪及分娩带来的疼痛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相应的心理辅导、关怀及安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的心理恐惧与不安。    4.4 主动沟通,加强妇产科前、后的人性护理:分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清洁会阴部位、插入导尿管或阴道检查等情况,由于每名产妇的传统观念不同,有可能出现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术前的主动沟通,对相关操作进行合理解释,以帮助产妇克服心理障碍,获得产妇的理解与配合。   分娩后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产妇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护理,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并对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术后产妇的个别需求,应通过合理途径或沟通,来满足产妇的要求或获得产妇的理解,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护理服务。   出院时应对产妇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并制定回访日期、定期回访指导,做好记录,以便出现异常时及时制定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孕产妇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心理是微妙的、复杂的,实施人性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地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有效提高妇产护理质量。因此要积极的倡导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体现出对孕产妇的人文关怀,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参考文献    [1] 吴艳秀 . 人性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 护理实践与研究 [J].2012 , 5 ( 12 )    [2] 谢秋燕 . 人性服务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2010 , 9 ( 18 )    [3] 李晶华,孙琳 . 创新妇产科护理实行人性服务 . 吉林医学 [J].2013 , 26 ( 11 )

  • 标签:
  • 简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给组织器官功能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但是,在病理条件下,移植干细胞极低的生存率严重限制了干细胞功能的发挥。因此,体外低氧预处理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成为改善成体干细胞抵御缺氧、疾病等的可能方案。我们对低氧诱导成体干细胞血管中不同诱导条件,及不同成体干细胞的优缺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寻找较为理想的诱导血管方案。

  • 标签: 低氧 成体干细胞 血管化
  • 简介:摘要注册是医师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有关注册事项提交注册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的法律行为。根据《执业医师法》,注册是我国医师获得合法行医资格的必经程序〔1〕。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医疗从业人员的执业注册管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满足全国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如何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文件的精神,建立一套符合要求,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促进医师执业管理急需要我们的思考与探索〔2〕。

  • 标签: 医师 电子化注册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的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满足需要。为了大幅度的将医院管理水平的目标实现,医院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改革进程,帮助医院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前行。文中将重点从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的意义入手,具体分析了医疗设备信息管理应用过程。

  • 标签: 医疗设备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世界范围内癌症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癌性疼痛往往也被患者和家庭成员认为是不可避免和最为痛苦的。癌性疼痛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达50%,在晚期患者中可高达90%。现代癌症治疗策略使得癌性疼痛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而癌症患者面临更长期的疼痛治疗和控制问题。规范疼痛治疗是近年来国际临床提出的新的疼痛治疗概念,通过疼痛性规范治疗,患者治疗时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护理教师信息教学能力与获取途径的关系,为管理部门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204名高职护理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教学能力量表和信息教学能力获取途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理教师信息教学能力得分为81.37分±16.58分,处于一般水平;信息教学能力不同的教师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自我学习以及不断实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获取途径中的职前培养和不断实践是高职护理教师信息教学能力不同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职护理教师信息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各院校和护理教育管理部门需完善和改进职前培养,同时高度重视信息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教学实际需求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以提高教师信息教学能力。

  • 标签: 高职 护理教师 信息化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因为这样的护理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更好地维护护患关系。骨科护理中人性护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人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性、骨科护理中现存的问题以及骨科护理中人性护理的具体做法策略进行简要的探析,希望对人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更好地运用有所帮助。

  • 标签: 骨科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改革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加强卫生管理的信息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将从卫生管理信息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出发,探讨促进卫生管理信息建设的有效方法,为促进我国卫生管理信息,深化医疗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标签: 卫生管理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对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亲情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97.14%)、基础护理落实度(97.14%)、满意度(100.0%)以及康复度(98.57%)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87.14%)、(82.86%)、(88.57%)、(81.43%),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其实施系统性的亲情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康复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护理 亲情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编辑同志:前不久听说我的一位老战友患了一种奇怪的疾病——肺纤维。请问:肺为什么也会纤维?87462部队张绍明张绍明同志:特发性肺纤维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一种,病因不明。目前间质性肺病的发病率并不很高,大约为万分之七至万分之八,没有男女的差别,多在40岁以后出现。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病因不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建设的基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架构建设。没有一支适应信息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建设好、维护好医院信息系统的。同样,没有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良好安全性、稳定性的网络体系也是无法保证医院整个网络系统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的。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 标签: 人才队伍建设 基础架构建设
  • 简介:摘要西药中药将可为人类提供一大批体现中西医药之优势的新型药物。从现有的中药研制新药,尤其是研制新西药的工作,是新药研制的重要领域,但是现有的西药研制新药尤其是研制新中药的工作发展速度并不理想。通过分析西药中药对新药研发的意义、作用和实现途径,以促进新中药研发的发展。

  • 标签: 西药 中药化 新药研发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在人工气道湿的方法、湿液的选择、湿温度与速度的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涉及病原体核酸、人类基因和各种蛋白等大分子的测定, 在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 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应用标准物质, 分子诊断为遗传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直接诊断性、高特异性、灵敏性、早期诊断性的特点,弥补了表型诊断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是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DNA或RNA水平上对某一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从而对特定疾病进行诊断。

  • 标签: 分子诊断 标准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数字种植导板能很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角度、方向及深度,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可实现不翻瓣种植等优势,已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仍存在制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地域条件的差异、精确度欠佳等问题。本文对数字种植导板制作、分类、精确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口腔种植医生应用数字口腔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数字化导板 种植牙 分类 优缺点
  • 简介:摘要: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重症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亲情护理所具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共计120位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平均且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共计60位,在实际治疗中,以常规的护理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共为60位,在护理过程中,在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进一步应用亲情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以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配合度以及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优异。结论:在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亲情护理模式能够获得更为优异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有效的提升,能够进一步促使患者康复。

  • 标签: 亲情化护理 重症护理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管理服务和整体医疗管理服务在医疗诊断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和功能,并详细剖析整体医疗管理服务。手段: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挑选真实的案例来评估医疗管理服务与药品相关服务的依赖性和协同效果,并对医疗管理服务的诞生、进步、属性以及当前影响其执行的各种要素进行总结。

  • 标签: 药学服务 全程化 医药科学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