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为探讨基于无政策背景下的乡镇卫生为何还需做好签约服务工作,从签约服务是政府指令性工作,有利于卫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基本医疗及转变卫生的服务模式,且为分级诊疗的手段和载体,是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基于无政策背景下 乡镇卫生院 签约服务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在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5例前急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前急救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出错率、前死亡率以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急救中应用责任制全程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救出错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责任制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前急救中价值。方法将符合急性AMI临床表现及相关体征,诊断标准,心电图的患者80例,发病时间为10分钟内(呼救120前),分为治疗组I组(B受体阻滞剂组),II为对照组,同时各组给于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仃,替格瑞洛,入院后观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清乳酸,心力衰竭,指脉氧氧饱和度,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时限,观察时间点分别用药后30分钟,1小时二个基准点,B受体阻滞剂组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改变竭,以及心肌标志物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受体阻滞剂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B受体阻滞剂 心机梗塞 院前急救 恶性事件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损伤患者在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急救中心出诊的颅脑损伤疾病患者88例,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在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急救中心前急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前急救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急救反应时间、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救中心前急救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显著(P<0.05);前急救期间仅有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少于对照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急救反应时间、急诊反应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前急救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急救和急诊反应时间,减少不良事件,为入院接受治疗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

  • 标签: 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性休克病人的前急诊护理干预与应用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病人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前急诊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创伤性休克病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应用在前急救救护车和急救物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接受的因危重症实施前急救的62例患者,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再采取细节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的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整体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前急救救护车以及急救物品采取完善的细节管理措施能够促进整个急救工作水平的进步,不仅提高了急救患者对前急救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够增强前急救效果,对于确保实施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值得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救护车 急救物品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2010年283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动态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别指标,对某心血管内科2010年283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使用过的所有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10年DDDs与用药例次排序前3名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结论某抗高血压药物中,DUI值≤1的药物超过89%,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尽量缩小城乡差距,一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目前,虽然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医疗卫生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加强乡镇卫生的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建设,是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分析乡镇卫生进行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乡镇卫生的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建设有所帮助。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管理 功能定位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职化前急救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市急救中心收治的36例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职化前急救,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专职化前急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80%的患者呼救-达到现场时间<10min,仅有2例患者的呼救-达到现场时间>30min,而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3%。结论采用专职化前急救可大大缩短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专职化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关心及重视下,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采取急诊急救方法,观察组先采取前急救,在进行急诊急救。通过两组的死亡率和急救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前急救和急诊急救,具有很高的抢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急诊中,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物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在前急救的物品管理过程中,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收集,并且比较。结果通过在前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提升提升其管理效果,错误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并降低急救错误率,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物品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软组织缺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某2018年1月—3月的住院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例,对其选用品种、使用剂量、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39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病历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儿科,其次为呼吸科;使用的品种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为主。结论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但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问题,临床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急救及转诊。方法此次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中心前科室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83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转诊中未发生死亡病例,100.0%抢救成功率。结论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及转诊时需做好各项接诊准备并快速出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转送途中予以患者优质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妇产科 急危重症 院前急救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在预测出院病人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某2008—2017年出病人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建模拟合,并应用拟合模型对2017年每月份出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均适用于该院出院人数预测,Winters加法模型预测的MAPE值、MAE值、RMSE值都较ARIMA模型小,预测结果较ARIMA模型准确。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出院人数是可行的,但也应结合相应的变动趋势选择相应的模型。本研究中,指数平滑模型中的Winters加法模型优于ARIMA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两种方法对于出院人数的预测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ARIMA模型 Winters加法模型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县部分农村缺血性胸痛前急救与转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78例农村缺血性胸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35例经过正确前急救和转运、入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3例未开展前急救和转运、入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转入上级医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农村缺血性胸痛患者实施正确的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为接下来的治疗赢取宝贵的时间,减少死亡率,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胸痛 院前 急救与转运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急救中心各协作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在2016年3月前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前,32例)与自2016年3月后实施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32例)的效果差异。结果实施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在抢救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活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施前,且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以不同的入院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由家属送入医院未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由救护车辆送入医院并实施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所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发至抢救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以14.54%低于对照组的38.18%(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人因身体器官逐渐衰竭,出现身体不适时间较多,有一定的耐受性,且认知能力较差,表达能力有限,如本次病例患者,阿斯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不够明显,主诉不足够给予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因此,便要求医护人员提高对病人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的动态观察,以及做好与其他病种的鉴别诊断,医护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以便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阿斯综合症 院前漏诊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