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2010年283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利用动态客观指标,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别指标,对某心血管内科2010年283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使用过的所有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10年DDDs与用药例次排序前3名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结论某抗高血压药物中,DUI值≤1的药物超过89%,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使用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尽量缩小城乡差距,一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目前,虽然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医疗卫生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加强乡镇卫生的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建设,是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分析乡镇卫生进行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乡镇卫生的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建设有所帮助。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公共卫生管理 功能定位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职化前急救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市急救中心收治的36例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专职化前急救,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专职化前急救对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结果80%的患者呼救-达到现场时间<10min,仅有2例患者的呼救-达到现场时间>30min,而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3%。结论采用专职化前急救可大大缩短到达急救现场的时间,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专职化 心肺复苏 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关心及重视下,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采取急诊急救方法,观察组先采取前急救,在进行急诊急救。通过两组的死亡率和急救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前急救和急诊急救,具有很高的抢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前急诊中,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具有确切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物品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在前急救的物品管理过程中,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收集,并且比较。结果通过在前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提升提升其管理效果,错误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急救物品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并降低急救错误率,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物品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软组织缺损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查阅某2018年1月—3月的住院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例,对其选用品种、使用剂量、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39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病历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儿科,其次为呼吸科;使用的品种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为主。结论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广泛,但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问题,临床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急救及转诊。方法此次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中心前科室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83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转诊中未发生死亡病例,100.0%抢救成功率。结论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及转诊时需做好各项接诊准备并快速出诊,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转送途中予以患者优质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妇产科 急危重症 院前急救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IMA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在预测出院病人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某2008—2017年出病人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建模拟合,并应用拟合模型对2017年每月份出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均适用于该院出院人数预测,Winters加法模型预测的MAPE值、MAE值、RMSE值都较ARIMA模型小,预测结果较ARIMA模型准确。结论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出院人数是可行的,但也应结合相应的变动趋势选择相应的模型。本研究中,指数平滑模型中的Winters加法模型优于ARIMA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两种方法对于出院人数的预测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ARIMA模型 Winters加法模型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县部分农村缺血性胸痛前急救与转运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78例农村缺血性胸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35例经过正确前急救和转运、入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3例未开展前急救和转运、入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转入上级医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农村缺血性胸痛患者实施正确的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为接下来的治疗赢取宝贵的时间,减少死亡率,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胸痛 院前 急救与转运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急救中心各协作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在2016年3月前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前,32例)与自2016年3月后实施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32例)的效果差异。结果实施前急救护理路径后,在抢救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存活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施前,且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以不同的入院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由家属送入医院未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由救护车辆送入医院并实施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所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发至抢救时间、溶栓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以14.54%低于对照组的38.18%(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前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人因身体器官逐渐衰竭,出现身体不适时间较多,有一定的耐受性,且认知能力较差,表达能力有限,如本次病例患者,阿斯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不够明显,主诉不足够给予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因此,便要求医护人员提高对病人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对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的动态观察,以及做好与其他病种的鉴别诊断,医护人员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以便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阿斯综合症 院前漏诊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乡镇卫生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乡镇卫生收治的150例患者设作实验对象,根据双盲法将150例患者分成两组,75例应用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余下75例应用人性化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乡镇卫生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以提高操作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前急救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制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表,依据标准化沟通交接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等情况,按照交接表中的项目,依次评估。结果应用标准化沟通交接模式后,患者转运交接的平均耗时缩短,转运交接异常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或家属对前急救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前急救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交接的平均耗时,降低交接中异常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交接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 标签: 标准化沟通模式 院前急救 转运 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外用药制剂生产管理阶段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择从药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外用药100个作为探究对象,这里以外用药市场上较为多见的乳膏制剂为例。分析采用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先后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由于质量造成的损失率。结果经探究表明,在采用产品质量管理模式之前,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与企业因质量造成的损失率分别为(68.00%)、(88.00%);在采用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后,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与企业因质量造成的损失率分别为(96.00%)、(36.0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企业在采取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后,提高企业管理外用药产品的水平,并且提高药品市场占有率,极大降低企业由于质量所导致的损失基本成本,因此只有对药品生产管理基本模式进行有效完善,才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药品过程安全且有效。

  • 标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药品食品生产机制 生产设施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藏药固体制剂生产技术难题,以及相应的对应策略。方法对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曾经公布的药品质量公告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了解在藏药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最终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丸剂作为主要的藏药固体制剂的类型,通过对2010年至2016年国家食药机构公布的药品质量的公告进行研究,其中共有120批次的藏药丸剂品种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而有很多的质量问题都与生产环节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性状、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水分、溶散时限等五方面。结论藏药固体制剂中存在的生产技术难题,对其质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只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藏药固体制剂在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 标签: 藏药固体制剂 生产技术 难题探究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于食用产品的质量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很多。药品是人们参与医疗保健中重要的产品,药品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药品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着问题,将会直接引发药品出场质量问题。为了优化药品生产质量,在本文中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对药品生产带来帮助。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方法 分析
  • 简介: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经济活动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

  • 标签: 人际关系 生产力 人的社会性 经济活动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