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我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制定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立意抽样法选取15例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应用现象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的心理体验归纳为(1)对自我形象改变的认知;(2)对学习造口知识的认知(3)初期社会心理负性体验(4)初期社会心理正性体验。结论肠造口标准化术前管理期间患者处于心理应激期,为更好完成此时期的任务,应有效评估患者心理对造口的接受度、有效评估患者学习知识的能力、激发和鼓励患者的正性体验。

  • 标签: 肠造口 术前管理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提取罗非鱼内脏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检测出的主要2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13种,相对百分含量为80.5%。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7.6%,花生四烯酸(A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9.9%,二十碳五烯酸(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1%。

  • 标签: 海参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对于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BP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利培酮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以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敌意猜疑、活动过多、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因子与BPRS评分总分均呈现显著下降的现象;主要的副作用类型为椎体外系反应。结论利培酮能够有效降低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BPRS评分,将其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小,具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PRS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仪和电解仪测定血清钾和钠的对比。方法选择日产OlympusAU640酶法以及美国生产的MedicaPlusAnalyzer电极法测定临床标本中的血清钾、钠水平,并且比较两种方式的不同优缺点。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电解测定仪测定钾与钠的含量都有着良好的精确度,批内以及批间的变异系数都在1%之下,并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其回收率均在100.14%~101.33%之间。结论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电解仪测定血清钾和钠水平均比较准确。

  • 标签: 全自动生化仪 电解质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今后制定策略,提高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PMT理论为基础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2名糖尿病病人对病情监测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4个主题,易感性产生4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2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2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了3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主题。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真实感受,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促使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动机最大化,促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病情监测的意义内容,提高病情监测依从性

  • 标签: 病情监测 PMT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脐带间充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并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促进造血恢复,支持造血,加快造血重建。本文就脐带间充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干细胞(MSCs)治疗对脑炎患儿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予MSCs治疗,观察MS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SCs治疗后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0+比例及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MSCs治疗后,其中15例症状改善,3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骨髓间充干细胞能有效调节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病毒性脑炎 免疫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血间充干细胞(HUMSCs)在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损伤(IR)时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大鼠的脐血间充干细胞。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及HUMSCs组,每组20只。HUMSCs组实施脐血间充干细胞悬液输注,输注位置于尾静脉进行,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IR组注射TNB。于输注后6h、24h、72h检测各组血清中IL-6、TNF-α及SOD浓度。结果运用荧光示踪法检测,发现在腺上皮细胞间以及肠粘膜组织内均有HUMSCs细胞分布。经治疗后的第6、24h进行血清检测发现IR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而HUMSCs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5)。损伤组SOD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在HUMSCs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进行脐血间充干细胞移植,对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在IT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有效的激励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本研究基于对4位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上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深度访谈,借助于nvivo11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

  • 标签: IT行业 软件开发工程师 心理需求 质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脐带间充干细胞(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意义。方法选用32名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使用UC-MSC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5.9±1.3)%明显高于对照组(2.8±1.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TP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应用不同诱导透析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电解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本院开展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不同的透析诱导透析模式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使用传统透析,实验组使用每日透析,将两种透析方案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a、K水平以及SCL-90评分差异上,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Na和CO2-CP水平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应用每日透析模式效果较好,可显著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并纠正电解失衡现象。

  • 标签: 诱导透析模式 尿毒症 心理状态 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疗法基于PMT理论的认知,为进一步制定相关策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PMT理论为基础制作访谈提纲,分析武汉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15名糖尿病病人对饮食疗法基于PMT理论认知情况。结果严重性产生3个主题,易感性产生了6个主题,自我效能产生了3个主题,反应效能产生了4个主题,内部奖励产生了2个主题,外部奖励产生了3个主题,反应代价产生了3个主题。结论临床工作人员应联合糖尿病患者真实生活糖尿病饮食体验,从动机角度出发,以PMT理论7大核心主题为指导,制定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促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动机最大化,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依从性

  • 标签: 饮食疗法 PMT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复方脑络通”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调脂稳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使用自拟复方脑络通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脑络通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论自拟复方脑络通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TNF-α、C-反应蛋白的表达以及改善脂代谢有关。

  • 标签: 复方脑络通 中风急性期 炎性反应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脑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0例,在治疗组中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完成6周的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存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和失眠率高于治疗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器性精神障碍治疗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奥氮平与利培酮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体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进行选择。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检测电解的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以供学者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采集动脉血,随机分为两份,一份采用肝素抗凝,一份不给予抗凝。分别使用血气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电解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使用血气分析仪得出的电解结果中的钾、钠和氯值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血气分析仪使用的检测标本需要进行肝素抗凝,因此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需要医生给予合理分析。

  • 标签: 电解质检测 生化分析仪 血气分析 肝素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比索洛尔治疗无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无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选取98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参松养心胶囊+比索洛尔治疗,49例)和对照组(比索洛尔治疗,4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显著不良反应,且患者大小便、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等均没有异常现象。结论在治疗无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上参松养心胶囊+比索洛尔效果显著,且没有显著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比索洛尔 无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调脂稳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4组,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50例,复方脑络通治疗组50例,中风1号方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使用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复方脑络通治疗组使用复方脑络通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中风1号方治疗组使用中风1号方和西医常规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四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复方脑络通治疗组、中风1号方治疗组比较,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血清中IL-6、INF-α、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论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治疗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TNF-α、C-反应蛋白的表达以及改善脂代谢有关。

  • 标签: 复方脑络通合中风1号方 中风急性期 炎性反应 脂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9月—2016年9月在我科收治的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在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频发室性早搏 曲美他嗪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Cys-C(胱抑素C)、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运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选取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对其手术前后Cys-C、NGAL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Cys-C水平均在术后24h达到峰值,NGAL水平均在术后12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肾功能,但均具有可逆性。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Cys-C NGAL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