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双向性评价(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的方法考察带教质量。结果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结论规范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提高护综合素质。

  • 标签: 护理 临床带教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肝炎孕妇围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肝炎孕妇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过围期有效的护理,只有1例发生率了感染,其感染率为3.33%,所有患者均对治疗及护理积极配合,依从性为100.00%。结论将全面的围期护理给予妊娠合并肝炎孕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妊娠 肝炎孕妇 围生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引导下进行胃息肉手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采用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镜手术治疗的胃息肉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胃息肉 胃内镜手术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医院开展消化镜诊疗的病人护理中落实护理配合方案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镜病人,所有病患均通过无痛法进行诊疗。收集的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6月,从该时间段中抽取两组研究例数共100例,并将乱序后病人资料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0例病人护理法--常规性方案;研究组50例病人在上述病人护理的条件下采用护理配合方案。经护理后,研究与对比病人的满意度指标与不良症状参数。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满意度96.0%,对照组88.0%,研究组满意度较高,P<0.05;研究组病人护理后出现不良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护理配合方案一方面可有效的提升病人的满意值,另一方面还能改善病人诊治后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对于使用无痛消化镜诊疗的病人有较佳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 标签: 消化内镜 无痛 护理配合方案 不良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镜中心的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分组观察的形式选择本院于2017年09月至2018年02月期间在门诊行内镜检查与治疗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检查时间分为常规组和有效组,两组皆分有121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对有效组则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者在内镜中心一系列诊疗活动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隐患,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处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可知,消化镜中心存在护理隐患主要由人员素质、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等多种因素及患者从进入内镜中心开始在预约-登记-候诊-诊疗流程不合理因素多方组成。而在针对其护理隐患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可见,有效组97.52%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0.91%的满意度,其数据处理结果也符合P<0.05的标准,可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消化镜中心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隐患,这要求相关护理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水平,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及早识别和杜绝风险隐患是镜中心重要而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 标签: 消化内镜中心 护理安全 风险识别 风险隐患 风险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宫腔异常回声的有效诊断方式。方法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在我院B超发现宫腔异常回声的42例患者,通过临床的手术获取病理,并进行诊断,将诊断的结果与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之后计算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过手术证实了此次的42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有8例、子宫内膜息肉15例、黏膜下肌瘤12例、宫内膜囊腺样增生7例。超声诊断准确共39例,准确率92.83%;漏诊误诊的有3例,比诊率7.14%。结论对于患者出现的宫腔异常回声的现象,用B超检查诊断可以极大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宫腔异常回声 阴道超声 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54例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共62足。末次随访时使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月到38月。骨折均愈合。足部功能评分优42足,良12足,中6足,差2足,优良率为87.1%。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效果满意,但其治疗效果跟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及复位质量有关。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距下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86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治疗总优良率为95.35%,对照组优良率为76.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应用PFNA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强应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 优良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静脉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患者动静脉瘘的自我护理能力,保护好体内动静脉造瘘管,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对38例患者在造瘘前、造瘘后、瘘使用时进行健康指导。结果38例患者动静瘘均通畅,血流量通畅。结论恰当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掌握更多的瘘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延长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健康指导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颅感染是常见的颅脑外伤后引起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外伤、手术等情况导致脑部密闭保护环境被破坏时,颅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此时亦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静脉给予抗菌药物也很难到达病所。因此,一旦发生颅感染,治疗非常困难,治疗费用极其昂贵,病死率高,而且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脓肿等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而快速发展,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将颅感染的最新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镜下手术治疗16例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经验,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16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脑积水,用神经镜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其中5例同时行肿瘤活检。结果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14例双侧型脑积水行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4例效果满意,2例无效。结论神经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微创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可于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梗阻性脑积水神经内窥镜第三脑室底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37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资料,对本组患者的固定术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接受1~2年随访,优良率达到95.6%,术后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骨折不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3±2.1)周。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实施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预后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前者采用甲硝唑治疗,后者采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数据分析,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而言,给予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甲硝唑 克林霉素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n=52)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参照组(n=52)单纯予以甲硝唑治疗,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瘙痒灼烧、分泌物增多、异味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半年内复发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够促使炎性症状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作为细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所呈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疑似感染的儿童和19例体检儿童,将这些儿童分成三组,具体为细菌感染组(46例),病毒感染组(50例),以及对照组(19例)。对三组开展血常规的检查,比较三组儿童的白细胞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白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5;病毒组和对照组比较,白细胞含量不具有明显差异;细菌组和病毒组比较,白细胞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小儿细菌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同时可以做好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之间的鉴别,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应用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8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并将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期间,观察组患儿使用头孢克肟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头孢克洛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5.10±1.11)天、住院时间(8.21±1.56)天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将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应用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头孢克肟取得较为可观的效果,不仅能有效减少睡眠改变、血液反应、过敏性皮炎等不良反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恢复。

  • 标签: 头孢克洛 急性细菌性肠炎 头孢克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的预后的主要影响。方法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合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对两组病患都采用常规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干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进行行为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而实验组病患的生活质量也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行为心理干预 老年呼吸系统 细菌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克肟(颗粒)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分析头孢克肟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头孢克肟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瘘功能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动静脉瘘血液透析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动静脉瘘血流量、瘘使用时间及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瘘血流量、瘘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瘘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个性化瘘功能指导有助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