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微生物学检验的价值做分析。方法:试验整体执行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取220例患者参与此次试验,随机分组参照组110例、研究组11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根据临床经验,参照组正常用药治疗,研究组需依照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取合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时指出耐药菌、病原菌,并对患者合理用药治疗提供良好依据,可可适当降低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合理用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与其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前来我院治疗的8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资料回顾,研究其期间合理用药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一共出现了15例不良反应情况,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结论: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时所存在的不良反应,为减少其发生概率,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其科学合理的用药治疗,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0%~20%,中国的患病率约为1.5%~6.5。IBS以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排便习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交替型和不确定型等4个亚型。IBS的西医和中医共识分别立足于西医学或中医学体系的特点、优势和研究证据,重点就IBS的诊疗等提供专家意见,对指导各自临床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凭借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色优势,中医药在解决IBS重要临床问题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表现为方药安全性高、具有多效性、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低,除了可解决IB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的重叠问题,还可解决伴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问题。不仅如此,中医药研究者还就IBS发病机制、方药疗效机制、中医证候流行病学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长期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的积累逐渐形成证据链,客观反映出中医药诊治IBS的优势。这些逐渐受到西医同行关注,并有意向联合中医药诊治IBS,但囿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差异,临床运用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亟需制定能解释常见问题并指导西医运用中医药治疗IBS的共识意见。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和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主导下,《IBS中西医整合循证共识》获得立项并实施制定工作,经中医和西医IBS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方法学专家商讨,在整合共识制定过程中,需关注以下要点。

  • 标签: 西医 中成药 肠易激综合征 专家意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合理用药指标中采用持续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收集对象为儿童、产妇和65岁以上老人,两个时间段分别为1080份样本资料,前一时间段患者未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前),后一时间段开展持续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后),对比并统计处理合理用药指标。结果:相对于处方点评前,患者实施处方点评后的合理用药情况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用药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医院实行持续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可以提高合理用药指标率,保证治疗效果和用药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持续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医院合理用药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中国的各方面基础建设水平均存在着城乡差异,从目前来看,中国乡村卫生院尽管已经将改了过去的传统松懈管理方法,招聘了拥有医生资格证的医务人员,但是,这些医务人员在学科素质、艺术水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欠缺,特别是在消化内科,还经常存在着不合理用药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剖析中国乡村卫生院在消化内科中经常出现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并给出合理的措施,期望可以改变现状,进一步提高中国乡村医药卫生管理水平。

  • 标签: 乡村卫生院 消化内科 不合理药物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对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分期IIB期及以上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患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系统的心理指导,两组患者分别在检查阶段、放疗结束后、化学治疗结束后运用DMSM心理痛苦评分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痛苦程度、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DT、SAS、SDS评分在治疗前后均有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心理治疗后心理状态较对照组好,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5个项目分值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对宫颈癌患中晚期患者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痛苦,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后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情绪疗法在宫颈癌中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可以推广。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宫颈恶性肿瘤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放射成像技术在急诊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从本院急诊救治78例外伤病人,选择不同的影像技术检查,对比疾病检出率。结果:颅脑损伤的 MR检出率比 CT检查高,CT平扫对胸腔损伤的检出率比X平片高,CT平扫检查对肢体损伤的检出率比X平片高,P<0.05。结论:应用MR检查头部创伤急救中胸部创伤患者应用CT扫描、四肢创伤患者应用CT平扫,更加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创伤急救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师审核干预对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本院他汀类药物处方1600张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800张)常规管理,观察组(800张)实施药师审核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符合临床诊断、用法用量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师审核干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学干预在促进临床喹诺酮临床应用合理性上的作用以及药学干预方法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药学干预前开具的100例喹诺酮药物处方入组对照组,将药学干预后开具的100例喹诺酮药物处方入组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药学干预方法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合理性上的作用。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用药不合理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品使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药学干预方法在喹诺酮类药物开具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确保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 标签: 临床应用价值 精细化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2023年药房开具的处方2000例,按照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22年,常规药学服务)和研究组(2023年,全面药学服务)。结果:研究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药剂科开展药学服务方式实施药学服务可降低用药差错出现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药剂科 药学服务 临床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药剂科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我院收治60例患者,均行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用药管理方案,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前者、后者提供常规管理、药剂科管理。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剂科管理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剂科管理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专门选取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数据如食欲改善时间、胃痛改善时间、反酸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临床症状转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00例医嘱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0例选用常规管理,观察组250例接受静配中心审方药师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处方的管理质量。结果:两组在通过不同的管理方法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P

  • 标签: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 肿瘤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级分科管理法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实施分级分科管理办法前后,在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3000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分级分科管理办法之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400例,将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之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0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应用分级分科管理办法前后的平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分级分科管理办法应用前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分级分科管理办法使用之后其抗菌药物的选药不当、用法不当、联用无指征、时机不当等各方面的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应用分级分开管理办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帮助患者节约治疗费用,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分级分科管理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并探讨合理用药的于预措施。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4月我院 46例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 46例老年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实验组改良后用药方案,观察比较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5.65%,参照组为 80.43%。数据有差异性,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7%,参照组为 15.21%。数据有差异性, P<0.05。结论 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较多 ,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健康状况 ,应加强合理用药干预 ,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老年人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