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老年专科护士挑战及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现状,探讨适合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发展方向,展望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专科护士工作质量。

  • 标签: 老年科 专科护士 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抢救演练对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作用。方法:2015年4月对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22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调查统计,先找出产科急救存在不足之处,2015年7月起进行相关急救能力培训,以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开展流程管理并配合模拟抢救演练方式为主。对演练前后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产科护士在急救操作技术、观察方法、主动抢救、物品准备等方面能力较为欠缺;演练后护士各项急救能力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演练前(P〈0.05)。结论:对产科护士急救不足之处进行合理评估,并根据问题进行相应模拟抢救演练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 标签: 模拟抢救演练 产科护士 急救能力 作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级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分级培训方法实施前偏向于新入科护士1年内培训,对3年以上护士缺乏系统性培训。自护理部推行护士分级培训制度护士履职能力评估管理办法后,结合实际,根据护士工作年限和聘任岗位层级不同,通过制定《分级培训手册》,每人一本,根据手册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系统性培训和考核。分层管理,实施1年后进行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护士分级培训后护士履职能力、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手术医生对护士满意度均较前提高。结论:实施分级培训方法后,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手术室护士培训意识,显著提升手术室护士各项能力,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综合素质。

  • 标签: 分级培训 手术室护士 效果
  • 简介:【摘要】随机抽取 2014年 2月~ 2014年 8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生产 566例产妇进行电话随访指导,获得了 100%满意度。总结了产科护士对出院产妇进行电话随访指导体会。认为护士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依从性、满意度,提高护士角色认同,提升护士和医院形象。

  • 标签: 产科 电话随访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对妇产科护士进行护理管理,并对该模式实际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工作在我院妇产科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人作为对比照,予以其常规管理,其余研究人选则纳入分析组接受分层管理,后对2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比较,以便不同管理模式实际效果明确。结果:分析组管理质量显著高于对比照,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分层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方法建立血瘀型颈椎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颈椎病模型组和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血瘀型颈椎病模型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血瘀模型制成。通过动物体征、血液流变学、CD62p验证血瘀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Agc0、Col2a1、MMP-13和TIMP-1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证实颈椎病模型成立。结果: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动物舌质瘀紫、瘀斑,尾色瘀青;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D62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和颈椎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gc1、Col2a1和TIMP-1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Agc1、Col2a1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颈椎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方式建立了大鼠血瘀型颈椎病模型,血瘀可以加重颈椎间盘退变。

  • 标签: 血瘀 颈椎病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 罗红霉素制剂近红外定性模型建立方法:利用 OPUS 扫描 52 个国检品种罗红霉素制剂,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和定性鉴别模型结果:用 BrookeMatrix-F 近红外光谱仪精确鉴别罗红霉素制剂两种定性模型,区分不同制剂。结论:该模型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罗红霉素制剂鉴别,并可以有效应用于现场筛查。

  • 标签: 近红外 定性模型 罗红霉素制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