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在体检中心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效果。 方法 选 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来本院体检中心的体检 人员 420 名为研究对象, 总结 体检人员 胆囊息肉病变的发生率、发生特征和 超声 图像特征。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 18 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其中,男性 12 例,女性 6 例,不同性别检出率无较大差异 P > 0.05 ; 各年龄阶段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生率之间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乳头状和桑葚状以及球形等强回声。 结论 为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超声诊断时便于发现胆囊息肉病变,进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 标签: 超声 体检中心 胆囊息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患者中,随意选取8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4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而常规组患者则采取大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实验组患者,镇痛效果要比常规组好,且实验组患者要比常规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P<0.05。结论:将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使用与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麻醉的镇痛效果,还能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小剂量局麻药 外周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超声检查对小儿阑尾炎的诊断和临床分型的价值。方法:选择 142例疑似阑尾炎患儿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准,评价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 137例,超声诊断 131例,符合率 95.6%( 131/137)。结论: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准确性高,可准确分型。

  • 标签: 超声检查 小儿阑尾炎 诊断 临床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4例作为参照组的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心脏超声检查,就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上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无差异(P>0.05)。从左心房内径、E/A比值上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运用心脏超声检查时,能够对其心脏形态结构以及相关生理变化进行准确观察,及时辨别疾病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检查 诊断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特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期间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视力/眼压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的循证护理效果为90%,护理满意度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效果为80%、护理满意度80%、并发症发生率为20%(6例),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护理前后均出现改善,且无显著差异。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期间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视力/眼压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具有推荐价值。

  • 标签: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循证护理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 采用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本院于 201 9 年 8 月 -20 20 年 5 月收治的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56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腹部彩超 诊断和 高频超声诊断 ,将 腹部彩超 诊断结果作为彩超组,将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作为联合组, 收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 。 结果: 联合组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采用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情况,临床诊出率较高,便于尽早行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彩超 高频超声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 方法 在2018年3月-2020年9月抽取70例PICC置管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35例为研究组,行常规PICC置管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穿刺点出血发生率(8.57%)、静脉炎发生率(2.86%)、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8.57%、17.14%、11.43%,P

  • 标签: PICC置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肝癌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20年7月的原发性肝癌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和单独使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治疗组和参照组生存率、副作用发生率对比中,治疗组分别是81.25%、4.61%,参照组分别是56.62%、31.25%,(x2=26.213,p=0.000),结果有差异。(2)治疗组和参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对比中,治疗组是93.34±10.45(分),参照组是76.35±8.20(分),(t=12.23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实施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意义。方法:从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期间在我院疑似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84人,均经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分类后,分别使用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比,比较分析两种超声诊断方法对于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于子宫切口妊娠各分型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进而分析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结果:经病理检查84例研究对象,确诊其中48例研究对象为子宫切口妊娠,36例子宫切口妊娠阴性,其中经腹部超声能发现48例子宫切口妊娠研究对象的36例,并准确判断36例子宫切口妊娠阴性研究对象中的17例,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47.22%,用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63.10%;经阴道超声能发现48例子宫切口妊娠研究对象的44例,并准确判断36例子宫切口妊娠阴性研究对象中的25例,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69.44%,用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82.14%;相比之下,两种超声方法用于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具备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切口妊娠,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经腹部与 经阴道超声检查联用在 诊断妇科急腹症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3 月 - 2019 年 10 月我院 妇产科接收的 90 例妇科 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 对照组患者 采取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 ,观察 组患者联合应用 经腹部与经 阴道超声进行检查 ,比较 两组诊断符合率 。结果:观察组诊断急性子宫穿孔、胎盘早剥、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及黄体破裂等疾病的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与单纯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 妇产科急腹症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 标签: 经 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妇科急腹症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 4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为本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接收,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并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流状况。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超声诊断是 95.56%,病理诊断是 100.00%,两者对比,差异较小( 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 0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有 19例、 23例、 3例,占比分别是 42.22%、 51.11%、 6.67%。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不会出现转移,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预后改善,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准确显示病灶部位,并将病灶内部具体状况清楚的反映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M型超声联合频谱、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联合应用于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2月我院 97例疑似存在胎儿心率失常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进行 M型超声联合频谱、组织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分析胎儿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状况及诊断方式的可信度。结果: 97例疑似存在胎儿心率失常经诊断确诊共 56例心律失常胎儿,经 M型超声联合频谱、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后, 97例患者中共 51例出现胎儿心率失常,确诊率为 91.07%;对于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实验后临床确诊结果相比差异较小( P< 0.05)。心律失常胎儿的左、右心室 Tei指数差异显著,组间差异对比显著( P< 0.05)。结论: M 型超声联合频谱、组织多普勒可通过胎儿房室与舒张的机械运动变化明确胎儿心率失常状况和类型,并测量胎儿左右室心脏 Tei指数评估胎儿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 心功能 M型超声联合频谱 组织多普勒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估分析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开展本研究年限跨度为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择取研究样本为此时间内收治84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均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治疗,A组患者未注入药物,B组患者注入无水酒精,C组患者注入地塞米松与32P磷酸铬胶体混合液,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3组首次治疗总有效率,C组更具优势(P<0.05);对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囊性结节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32P磷酸铬胶体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介入 甲状腺囊性结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受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孕症患者的概率逐年 提升,对患者以及家庭和社会 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孕症病因中 40% 以上为输卵管性不孕,评价输卵管通畅度是不孕症患者检查的重要环节 。在以往的 临床检查当中,主要采取 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 ) 或 腹腔镜通染液试验对患者输卵管通畅性进行评估 ,由于 以上两项 检测方法局有特定的 局限性,临床使用率和诊断率 不高,影响患者的诊 疗效果。为此,本文以超声引导下子宫 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当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超声引导 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患者 临床诊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病例是80例,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同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运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对照组患者(>60岁)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下肢动脉疾病发生率高于观察组(≤60岁),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筛查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以便患者及时对疾病实施治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避免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选择 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 6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脏超声诊断,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心脏超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各心脏超声各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采用心脏超声诊断方式可通过显示心脏内结构进行诊断,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左心力衰竭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