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景德镇陶瓷早在宋元之际,以其独特的地方风格和高超的技艺而著称于瓷苑之林。笔者曾于1978年在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中,采集到一些有关棋类的标本,其中有瓷质象棋子、围棋子、畴码等,品种之多,确属少见。现整理于后,略述鄙见。

  • 标签: 景德镇陶瓷 瓷质 地方风格 宋元之际 印坯 篦纹
  • 简介:1987年2月,靖安县广播电视局在县城东门钱家山建造电视差转台时,出土了一件带有图案的陶纺轮,残损。该纺轮系红砂陶,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扁鼓状;一头大一头小,纵剖面呈梯形,大头直径为5、小

  • 标签: 电视差转台 陶纺轮 靖安县 红砂 城东门 广播电视局
  • 简介:今年3月至6月,我所进行馆藏文物重新清理、分类、编号、建档上架工作。在清理我县明墓出土的几件青花瓷罐时,引起了笔者的回忆。因为馆藏这几件成组小品瓷器,是1984年夏天,在我县邓双大云山和石厂湾宝资山明墓出土的。

  • 标签: 出土 青花瓷 瓷器 馆藏文物 回忆 清理
  • 简介:本文对北朝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据此将北朝时期的瓷器生产分为连续发展的三个阶段.北魏迁洛至东魏建立之初为初创期,东魏建立之初至北齐早期为发展期,北齐中晚期至隋代初年瓷器生产趋向成熟。在北魏迁洛之前的北魏早中期的墓葬中也出土了少数瓷器,这主要为南方地区的产品。

  • 标签: 北朝 瓷器 纪年墓 类型学 分期
  • 简介:1983年10月,内蒙古商都县大库仑乡石豁子村,村民犁地时发现了一处铜器与铁器的窖藏遗迹,乌盟文物站闻讯后,即前往进行调查清理。共出土铜器2件,铁器9件。据当事人介绍:两件铜器在中间,一上一下,1件大铜壶,1件大铜盘,边缘有铁铧犁8件,围成一圈。其中3件犁,头向下、裤口向上;5件铧摆置不清。另有三足镂孔铁火盆1件,出土情况也不详。

  • 标签: 镂孔 出土情况 商都县 铁铧 拓跋力微 檀石槐
  • 简介:出土和馆藏铁器的除锈、修复、保护、管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分三部分:一、铁器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二、铁器保护处理的相关问题;三、铁器保存的研究。

  • 标签: 博物馆 馆藏 铁器保护 出土文物 除锈方法 脱盐处理
  • 简介:1987年文物普查时,敦煌市博物馆在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现敦煌市甜水井道班南侧,三危山的北麓。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汉代驿置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0一1992年间对这里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这次发掘布方严谨,在发掘中严格地根据自然堆积层进行分层采集,确保其相对年代的可信性。

  • 标签: 发掘 遗址 文物考古 出土 汉代 敦煌市
  • 简介:1997年,赤峰市巴林右旗辽庆陵发现被盗陪葬墓两座,皆为夫妻合葬墓.墓主人为道宗弟弘本、弘世.其中弘本墓出土墓志4盒,为"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哀册"汉文、契丹文各1盒;"羲和仁寿皇太叔祖妃萧氏墓志"汉文、契丹文各一盒.

  • 标签: 辽代 墓志 庆陵地区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正>1987年6月3日,宜宾市南广乡修路民工在该乡平和村姚家嘴扩建公路时,挖到了两件铜洗。其中一件,被民工卖掉。宜宾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并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将被卖的那一件追回。现将两铜洗出土情况介绍如下:两铜洗在宜宾市南广镇南2公里处出土,该地处在南广河(汉书称之为符黑水)东岸宜珙公路旁的“红石骨”(风化石)坡地

  • 标签: 宜宾市 博物馆 公路 汉书 红石 黑水
  • 简介:对湖南马王堆木漆器保存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病害评估,介绍了清洗、脱水、整形、修复等保护处理过程,并结合器物实例说明了不同的清洗、整形、修复方法。

  • 标签: 马王堆木漆器 清洗 整形 修复
  • 简介:1998年7月,在海淀区北京植物园温室大棚工地施工中发现一砖室墓,墓拱券顶,以灰条砖码垛而成,缝隙处间有碎砖石挤垫。墓口有垛墙,墓道底以碎石铺垫。由于墓距地表两米处为民房,无法进行正常挖掘,仅从东南正面将墓室打开,进行抢救性清理。取出磁州窑白地酱釉彩绘婴戏图腰圆形瓷枕一件,大定通宝背有“申”字铜钱一枚,铜镜一件,铜簪两件(已残)及铁棺钉四枚,头骨一个。经综合分析,时代应为金。

  • 标签: 磁州窑瓷枕 中国 文物考古 北京 海淀区 形制
  • 简介:金沙遗址出土的农具木耜,是商代末期先民们的遗物,在中国考古出土的古代农具中十分罕见,对研究金沙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修复 保护 古代居民 农具
  • 简介:哈克遗址,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相邻.自1985年发现以来,经多次发掘与研究,除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外,数以千计、种类较多的动物骨骼成为探研早期人类文化特征、人与动物关系、古气候环境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1].哈克遗址出土并用于本文研究的动物骨骼,均系经人类利用或食用后废弃的遗骸,它们与人类使用破损后遗弃的其他遗物如石器、陶器、骨器等,同出土于遗址地层或遗址的灰坑之中.从大量出土的石器、骨器、陶片和动物骨骼等人类文化遗存确定,哈克遗址是一处新石器至辽、蒙元时期的人类聚落遗址,动物遗骸是人类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遗址地层 出土 早期人类 动物骨骼 文化遗存
  • 简介:建国以来,江西文物工作者在发掘古墓葬和清理窖藏中,除大量发现本省所产的质优工巧的名瓷外,还出土了定窑,钧窑、磁州窑等名窑的精品。在这些北方名窑精品中,有的是有纪年可考的。它为研究北方名窑瓷器的造型,釉色,绘画、制作工艺;以及探讨南北文化经济的交往,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现将江西出土的宋元时期北方名窑瓷器,简述如下:

  • 标签: 定窑 磁州窑 白釉 文物工作者 宋元时期 古墓葬
  • 简介:<正>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改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欧阳修卒于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县)私第,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今新郑县辛店乡欧阳寺村)。建国后,欧阳修墓地尚存六个大墓冢,后夷为平地。墓中曾出土有石猪和青石板以及墓志铭等。欧阳修墓地附近现有石碑十余通,墓前祠堂大殿三间、门厅及东西厢房数间,均为清代重修建筑。据清乾隆十八年编撰的《新郑县志·祀祠志》记载:“在县西二十八里自然山北,其西有寺曰:‘欧阳寺’,即宋敕建以守墓者也。苏子由所撰神道碑已仆。寺外别有石高而方篆曰:宋郑太夫人墓志铭盖公生前为

  • 标签: 欧阳修 墓志铭 建国后 永丰县 公元 江西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在曲阳县晓林村王氏旧宅中刨树时,出土了200多枚石质古印章。经考,这批篆刻印章应是河北曲阳县晓林村王耀甲和其子王骥二人的作品,时间属清末民初,为我国篆刻学的历史研究增添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北曲阳 出土印章 王耀甲 王骥 篆刻
  • 简介:云南出土《孝琚残碑》考梁仲章云南出土孝琚残碑,又名武阳令少息孟残碑、孟碑、孟碑、孟孝琚残碑或孟广宗碑(图一)。该碑出土时首部断缺,年号无微,碑文中仅存“丙申月建临卯”,“十月癸卯”①,“十一月乙卯”或为“十一月己卯”②等干支供探索。是碑问世以来将近一...

  • 标签: 居延新简 居延汉简 云南省图书馆 残碑 敦煌汉简 战国纵横家书
  • 简介:<正>一、新莽计量器的发现与流传一九二六年夏,甘肃省定西县称钩驿(在兰州东南一百八十里)因大雨冲坏山原,发见新莽铜器八件:权五,衡一,钩一,丈一。村民用手车推到省城求售,古玩商人马实斋照碎铜价格以现银六十元买去。(当时有些日报说,这批文物出于天水县,一说出于陕西周至县,乡民以十八元售于县政府,都是传闻之误。)一九二九年又为古玩商张寿亭所得。北平古玩商朱柏华得到消息,当即赶到兰州,出银一百四十元抢购了铜衡和律九斤的铜权。其余六件因铭文模糊仍留兰州,无人问津,不久才由甘肃省政府建设厅(一说财政厅)厅长杨慕时劫留。(一

  • 标签: 新莽 计量器 甘肃省 铭文 出土 定西县
  •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洛阳历代出土墓志约6000余方。每方墓志就是一篇古代人物传记,所以人们把它称之为“石史“。加强古代墓志研究对史实钩沉,历史人物研究,接续古今族系,开展与海外宗亲组织的联谊都是大有益处的。

  • 标签: 洛阳市 墓志 志主 唐朝 王怀文父子墓志 志文
  • 简介:本文以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一处窖藏出土的8件东汉青铜器为对象,通过对器物的尺寸、特征进行详实描述,归纳出东汉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器独有的特征,并体现出汉代的社会经济及铸铜工艺水平。

  • 标签: 东汉 青铜器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