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75、致陈箴(1897年11月16日)长沙陈抚台:湘鄂小轮一事,黄道嗣东自湘来,所言尚未明晰,鄙人酌中定议,极力推广,仍严定限制。现拟令湘鄂两省,通筹合办。行长江者准其拖货,行湖南者,仍不准拖货,外江内湖成本合凑,利益均分。湖北商股有限,湖南商股易集,尽可添入长江。至南北商本,孰多孰少,或南七北,或南八北二,均在所不问。其长江一路,上推广至宜昌,下推广至武穴,但不准出境至九江,以免与招商局章程有碍。惟长江小轮,只准拖货,不准载货,既免招商局阻拦,且不致夺厘金以归洋税。至船数多少,并不限制,多多益善。所以特准长江拖货者,日本新添长江十轮,加

  • 标签: 陈宝箴 洋税 电稿 南八 抚台 武昌城
  • 简介:<正>1981年初夏,焦作市郊区待王乡赵张弓村农民,在村西北地1里许抗旱挖渠道时,发现一座唐代墓葬,出土“开元通宝”铜钱两枚和一件足罐。该墓为竖穴土洞墓。墓道宽0.8米,底部距地表2.7米,甬道处宽0.65米;墓室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45米。墓室内有人骨架一具,头西足东,仰式葬,停放在平铺的一层卵石之上,无棺木痕迹。两枚铜钱分别置于头部与手部(其中一枚已锈毁)。足罐置

  • 标签: 唐三彩 开元通宝 土洞墓 铜钱 墓葬 图案
  • 简介:从广义上说,唐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有唐彩烧造窑场的省份有河南、陕西、河北及四川等,其中河北窑场是指在当时以烧造白瓷而闻名遐迩的邢窑。如内丘县西关附近窑场曾发现盘、杯、罐、钵、盂、壶、鍑等釉陶制品,与白瓷、黑……

  • 标签: 瓷器 唐三彩 考古资料 白瓷 唐代 盛唐时期
  • 简介: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工作,负责全省文物的修复保护。期间临摹了辽代娄睿墓壁画、元代永乐宫壁画等,足迹遍布各地大小石窟、寺庙,纵观全国各地寺观壁画、水陆画后,被宁寺那传统的工笔重彩水陆画精湛的技法、神秘的故事、富丽的色彩、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线条等高超的技艺深深吸引,激发了我强烈的再创作欲望,最终立志对宁寺水陆画进行临摹、学习、研究。

  • 标签: 水陆画 临摹 民族艺术 文化遗产 永乐宫壁画 札记
  • 简介:笔者藏有一枚传世金黄色包浆的同治重宝当四部颁样钱,径3.2mm,重13.2g。钱体较光洁,面背外郭内字边深,币文清晰饱满、精美。在同治铜钱中,当四钱币不多见,

  • 标签: 同治 四部 宝伊局 钱体 币文 铜钱
  • 简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掀起侵华狂潮,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英勇斗争,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此后百余年问,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斗争,此伏彼起,绵延不绝。一部中国近代史是这样开始的,

  • 标签: 中国 东北 地方史志研究 文献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出土收集的东周至秦之际的中原式铜戈的整理分析,判断铜戈的使用机能及其变化,以此来对这些铜戈作型式分类,并根据共伴遗物、出土遗迹以及铭文等推测这些铜戈的年代,总结不同型式铜戈的特征,归纳铜戈分布的聚集分布区域,分析铜戈流人的背景,完成对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出土中原式铜戈的综合考察.

  • 标签: 中国东北地区 朝鲜半岛 中原式铜戈 型式分类 流入背景
  • 简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迄至15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已出现了兴盛局面,是中华民族文明远播海外时期。这是由于朱棣即位后,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针对朱元璋中后期施政的一些弊端,在内政上做了一些调整,

  • 标签: 15世纪 中国 东北亚 东南亚 非洲 明朝
  • 简介: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东31公里处有座道教名山峰山。多少年来,它那婀娜多姿和如诗如画的风景吸引着无数的远近游客。山上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地点缀着的近20座小品式建筑,与远山近水、苍松翠柏互映互衬,妙趣横生,把这座本来就无比秀丽的铝山,装点得更加妖娆。2006年初春和中夏,我们先后两次对其进行实地勘察,现将勘察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古建筑群 吕梁市 勘察 道教名山 山西 文物考古
  • 简介:《纸上繁华——李伟先先生旧藏纸币掇英》一书的初稿完成了。在编撰过程中,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限于篇幅,未能充分的展开。现辑其中的两三张纸币,考述略加详细,发表于此,以求教于大家。

  • 标签: 纸币 近代 编撰过程
  • 简介:古钱造伪古今皆有,目的在“射利”。造假手段花样翻新,各种档次一应俱全。造伪者利用人们寻珍、觅宝、猎奇心胜的心理投其所好,辅以诱骗捏造,鼓动如簧之舌,或雇佣“托儿”,引人入胜,让人自己上套。高水平的假钱甚至老专家也失足落水,初学更不在话下,经验教训可谓多矣,现将我所见例介绍如下。

  • 标签: 古钱 古今 用人 专家 经验教训
  • 简介:在公元前316年以前,汉代蜀郡、广汉郡直到犍为郡这块地方,被中原人称为蜀国。“蜀”的得名,《说文》说是“葵中蚕也”。这种虫子其实并不是蚕,应写作“蝎”,是一种天蛾科的昆虫。由于它一旦受到攻击,便会蜷曲起来,露出身上特殊的斑纹,很像一对毒蛇的眼睛,使各种动物望而却步。它外形似蚕,却又令人生畏,所以常被哲学家用来说理。

  • 标签: “古蜀” 中国 四川 蚕丛氏 鱼凫氏 柏灌氏
  • 简介:《新疆钱币)2012年第4期刊布了储怀贞等人撰写的《关于对〈叶尔羌汗同钱币散论〉的几点看法——与李吟屏先生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储文),此文对我的《叶尔羌汗国钱币散沦》一文提出了12个问题,其中多为叶尔羌汗同钱币钱文的释读问题。由于一方并不认识钱币上的察合台文,完全靠别人解读,而我则是自己释溪,因此,对这些问题己无辩白和商榷的前提,也没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新疆钱币 辨正 实际意义 钱文
  • 简介:十八.芬兰共和国(FlNLAND)(一)概况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首都赫尔辛基,官方语言芬兰语和瑞典语。芬兰人占总人口的93.6%,86.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 标签: 欧洲 简介 硬币 赫尔辛基 官方语言 芬兰
  • 简介:本文通过考古发掘分析秦始皇陵周围陪葬坑中的木质材料,试图还原秦时期对木材的加工没有使用铁锯的事实。通过观察棚木等木质建筑构件,并结合秦简,认为秦时期并没有实行标准化。通过棚木等木质材料之间的构建组合关系,判定先秦柱祀与铜车马陪葬坑没有任何关系。

  • 标签: 棚木 制作与加工工具 标准化与规范化 裎祀与陪葬坑
  • 简介:一、引言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一个特殊的类群,其特殊性就在于他能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具有特殊的生存方式.对古人类技术、行为和生存模式的研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范畴.这一学科通过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人类生产与生存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及其空间分布关系的发掘与研究,探讨人类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方式、所占有的食物和生活资源的种类及获得的方法和途径,其活动区域的大小及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与其它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1.

  • 标签: 东北地区 北部 俄罗斯 外贝加尔 旧石器时代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