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银行2017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以下简称《报告》)称,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温和回升至2.7%。这缘于2016年经历后金融危机的低点后,随着制约出口大宗商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障碍的消退,进口大宗商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内需保持稳固。

  • 标签: 经济增速 《全球经济展望》 全球经济增长 大宗商品 《报告》 世界银行
  • 简介:全球治理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机制安排,以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问题。新的时代背景对全球治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提出了要求。本综述从以下五大方面勾勒了2015年全球经济治理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观点:全球治理的理论与范式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治理,国际贸易投资治理,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以及包括公司治理、互联网治理、全球劳工治理等在内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其他重要领域等。本综述显示,全球治理研究正逐渐从一个单学科的范畴向跨学科范畴转变,并与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日益交叉融合。

  • 标签: 全球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 国际金融治理 国际贸易与投资治理 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
  • 简介:世界经济增长趋好局面来之不易,全球经济治理的发展须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用开放、创新、包容、联动的发展理念和行动引领世界经济前行。

  • 标签: 经济治理 中国智慧 世界经济增长
  • 简介:【法国《费加罗报》6月1日】原油价格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近20%,近4年间上涨250%。其他原材料2005年涨价29%,今年以来平均上涨12%。

  • 标签: 原油价格 全球经济 上涨 原材料 涨价
  • 简介:2012的春季来得特别早。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凛冽寒意却并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退去。欧债危机、日本海啸、中东变局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本已动荡不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在继2011年之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深,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不足,欧美两大经济体复苏困难,中国外贸出口发展面对的国内同外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的因素增加。

  • 标签: 世界经济格局 全球经济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市场需求
  • 简介:本文首先提出了全球和区域创新持关系问题。并以长江三角洲开必区为窗口,通过实地研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建设者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裎上,本文进一步明确了“二次创业”的内涵、主要特点和内容。最后,对上海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经济全球化 区域创新
  • 简介:2015年全球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评估、分析与预测全球经济尤其是主要经济体的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速。第二,分析、预测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三,分析国际收支调整的决定因素,特别是汇率的效应。第四,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与作用机制,预测其未来走向。第五,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对新兴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对新兴国家资本外流的影响。第六,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与未来出路,包括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未来走势以及走出平台期的出路。

  • 标签: 潜在增长 大宗商品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正常化 新兴市场国家风险 中国经济
  • 简介:联合国(UN)9日表示,由于美国经济隐现出衰退迹象,2008年全球经济面临放缓至几近停滞状态,这一危险“明显且近在咫尺”。

  • 标签: 全球经济 联合国 威胁 美国经济
  • 简介:我们将进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在能源和材料两个部门中发生的变化将是最为深刻的;将会产生许多新行业和新职位。可以说,这是一场”环境革命”,而且从规模上来说,这一次环境革命与发生在其前面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逊色。

  • 标签: 生态经济 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 中国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 简介:  50多年来,西藏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的庄园制自然经济,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1.21万元,相当于1951年1.291亿元的194.59倍,人均GDP由114元增长到2005年的9114元,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50年前的97.7%下降到19.1%,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至25.3%和55.6%,更重要的是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从1951年总人口113.25万上升到了2005年的271.92万(如图一所示).对于以上所述西藏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笔者认为西藏社会的制度变迁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 标签: 制度变迁 变迁分析 经济发展进程
  • 简介:全球史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史学领域的新兴趋势。受此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以更宏观的视野对中国历史与社会变迁进行观察与解读,从而得出许多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见。以晚明史研究为例,张显清先生率先提出“晚明是中国早期近代”的观点,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与讨论,目前已基本为学界所接受。

  • 标签: 早期近代化 中国历史 经济全球化时代 世界近代史 东亚 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