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配合康复锻炼的依从率为88.3%,遵医服用药物的依从率为91.7%,定期复诊的依从率为8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7%、73.3%、70.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施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依从性 家庭跟进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护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4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营养护理。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护理2 周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早期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颅内肿瘤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均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负面情绪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护理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选择86例前置胎盘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数据分组依据数表法原则,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无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置胎盘患者护理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妇的分娩结局,且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前置胎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目的观察改良鼻饲法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6年 2月- 2018年 9月在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住院时间 >12d的危重症患者 5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 32例,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 3次 /d, 500mL/次,用营养泵 200~ 250mL/h泵入;对照组 26例,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乳剂 1500mL,泵入时间 >20h。两组营养乳剂均加热并应用恒温器保持其温度在 38~ 40℃。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呕吐、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 改良鼻饲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全程护理属于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出最佳的护理服务水平。目的 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 6 年 3 月至 201 9 年 2 月到 中心医院 进行急诊危重治疗患者 60 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 30 例,研究组为 30 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 86.7% ,护理满意率为 83.3%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 93.3% ,护理满意率为 96.7% 。研究组不管是在抢救成功率还是在护理满意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护理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血栓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2018年2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脑血栓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76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以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4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8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对脑血栓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医学价值。

  • 标签: 脑血栓患者 中西医结合 内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样本为某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7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实施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中,可以在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提高患者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其病死率以及致残率也逐年增长,因此针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症护理效果。方法 患者均为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来中心医院治疗,其例数共 70例,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重症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3.56±2.11)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8.77±3.56) 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57%明显比对照 17.14%低, P<0.05。结论 重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安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护理干预 重症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治疗过程中所选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最终的治疗效果。而在本次研究中,就依靠全身麻醉的方式,通过对老年骨科手术后的病患进行应用,把握对其自身短期认知功能方面带来的实际影响。方法:本次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中接受了骨科手术的100名病患,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将这100名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其中传统组的病患,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主要以侧卧位为主,在完成消毒工作之后,经L1-2穿刺。结束之后,将其调整成平卧的姿势,并诸如利多卡因,总共4mL,之后再继续追加罗哌卡因,每次2mL。直到完全麻醉之后选择,停止继续麻醉。针对手术组的病患,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分别诸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具体用量分别是3mg/kg、0.4mg/kg、4ug/kg以及0.04mg/kg。直到病患失去意识,并且完成了插管工作之后,接入呼吸机。在手术的过程之中,继续诸如丙泊酚4~5mg/kg,以此保证麻醉的效果能够长时间维持。结果:手术组病患的SOD和MMSE明显高于传统组病患,差异对比满足统计学的基础要求。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全身麻醉的治疗方式会对患者造成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全身麻醉会引起患者身体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出现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

  • 标签: 全身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为普胸外科手术患者院感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普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将其分为参照组(感染)与试验组(未感染),各50例。总结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年龄、住院时间对感染情况的影响以及试验组患者具体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普胸外科手术患者患者住院时间>2周、手术时间>3h、年龄>60岁情况下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普胸外科手术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临床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 60%左右,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 50-60岁的患者。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 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9年 2月在中心医院治疗的 80例高血压 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部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 1年,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 1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 CH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明显降低肺部病菌感染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全面护理 肺部感染 预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高血压脑病急诊的效果。方法 将 2016年 1月~ 2019年 1月中心医院的 82例高血压脑病急诊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等量电脑随机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及常规急救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对比急救效果。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抢救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用院前急救措施对高血压脑病急诊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保证患者安全健康。

  • 标签: 急救措施 高血压脑病 护理干预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情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对于劳力型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5-2019.5某医院收治的36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治疗及APACHE Ⅱ评分情况。结果 36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最终死亡例数9例,死亡率为25%,其中评分≥26分时死亡例数明显上升。结论 借助APACHE Ⅱ评分可有效预测劳力型热射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PACH Ⅱ评分 劳力型热射病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结合研究目的对天津市红桥医院2019 年 11 月 ~ 2020 年 11 月收治的 80 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 40 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 40 例患者为观察组,完成干预后对比组间 SAS 分值、SDS 分值、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SDS 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SDS 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分值( 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意义,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重症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入院的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对比2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提升其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糖尿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40例食管癌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的总有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食管癌 人性化护理 总有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之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诊科入院行心肺复苏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心肺复苏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标签: 急救患者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80 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作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助于提高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疼痛评分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80例慢性心衰患者被分观察组(运动康复+情绪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干预后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 情绪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