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小鼠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方法尾静脉接种隐球菌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免疫抑制后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隐球菌菌悬液,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采用干湿重法动态观察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小鼠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脑组织含水量于6h开始明显升高,24h达高峰,后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了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水肿小鼠模型。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模型 动物 脑水肿
  • 简介:将大葱种子干燥成1.8%-10.5%的不同含水量后。在50℃、35℃、20℃和-18℃条件下密闭贮存16个月。通过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种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不断升高,但在20℃和-18℃的差异不明显。在50℃下含水量为1.8%~6.6%的种子。5种脂肪酸含量明显大于含水量为7.4%-10.5%的种子。

  • 标签: 种子 超干燥 保存 脂肪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大鼠模型的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方法侧脑室接种隐球菌构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侧脑室注射隐球菌菌悬液,对照组大鼠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采用干湿重法于6h、12h、24h、48h、72h动态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大鼠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脑组织含水量于6h开始明显升高,12h到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大鼠模型 脑水肿
  • 简介: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口咽及鼻腔内真菌分离阳性。方法用无菌拭子采集口咽腔溃疡、白斑、口角炎等和咽颊区黏膜分泌物,鼻腔取下鼻甲黏膜或中鼻道黏膜分泌物,直接接种于1mL沙堡弱液体培养基中。取该离心沉淀物作真菌直接镜检,并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置37℃培养48h后鉴定。如为丝状真菌,转种于察氏琼脂。25℃培养1周后根据菌落形态结合镜下结构鉴定菌种。结果94例HIV感染者在口咽腔中真菌培养阳性62例(66%),分离出65株真菌,在鼻腔中真菌培养阳性48例(51%),分离出57株真菌。结论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真菌机会性感染,口咽及鼻腔真菌的高寄居是HIV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先兆症状,真菌菌种以白念珠菌比例为最高,口咽及鼻腔分别61%和33%。

  • 标签: HIV 口咽 鼻腔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寻提高足癣治愈、降低复发的有效疗法。方法应用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1%特比萘芬乳膏2周连续疗法进行治疗,与特比萘芬系统治疗及1%特比萘芬乳膏局部治疗作同期对照,比较临床疗效与复发。结果临床疗效:停药时联合治疗组、系统治疗组、局部治疗组3组的痊愈分别是51.85%、35.19%、31.48%,χ2=6.32,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85.19%、72.22%,χ2=12.31,P〈0.05。临床治愈时间(d):联合治疗组7.54±1.09,系统治疗组8.41±1.93,局部治疗组8.70±2.63,F=4.85,P〈0.01;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后2组比较,P〈0.01。复发:联合治疗组5.56%,系统治疗组18.52%、局部治疗组22.22%,χ2=6.64,P〈0.05。结论1种口服抗真菌药物加1种外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足癣疗效好、疗程短、复发低,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足癣 特比萘芬联合疗法 疗效 复发率
  • 简介:通过对贮藏2~20年的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10~30),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2~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都高于83%,而贮藏年限为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已降至20%,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和农艺性状调查,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与田间出苗相关极显著,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且不论是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总体上田间出苗都比室内发芽低20%以上,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小麦 贮藏 生活力 田间出苗率表 农艺性状 种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