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微创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临床思路和经验。方法门诊收治腰间盘突出受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30例,其余30例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比疗效,记录并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疗法疗效比较,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总体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为60%,微创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JOA评分积分差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安全有效,相比传统方法疗程更短疗效也更好,术后并发症少,可操作性强。

  • 标签: 微创治疗 腰间盘突出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两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机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预防 血液透析导管 感染
  • 简介:摘要观察骨科手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状况。对80例骨科择期手术病人,分别在入院初及手术前采用放免法检测病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高血糖素、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肾素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均差异显著(P<0.01)。病人在手术前机体有明显的生理、生化及神经内分泌变化。

  • 标签: 骨科手术病人 神经内分泌 应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体外振动排痰和传统人工拍背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拍背排痰,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机振动排痰,两组均护理10d,比较两组排痰护理后患者的肺部湿啰音、痰量、颜色等。结果两组护理前痰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痰液量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变白时间及痰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体外振动排痰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拍背排痰,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患者乐意接受,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体外振动排痰 传统人工拍背排痰 AECOPD 排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临床医学中应用到的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的价值。方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在某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10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采用不同的切口缝合线对切口进行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线,实验组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论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更好,住院时间也更短。结果可吸收缝合线的体外降解具有较大价值,应用于妇产科临床中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并缩短其住院期限。

  • 标签: 可吸收缝合线 体外降解 妇产科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股骨颈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以女性居多,针对患者伤后及术前存在的各种思想负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用行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取得患者信任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手术,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所有患者预期康复。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高龄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除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出院指导等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围术期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都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1.7%,对照组优良率为66.7%,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针灸 药物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护理纠纷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采取资料回顾的方式对2015年1月—12月期间的肾内科护理纠纷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护理纠纷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提供相应的对策。结果总结分析原因之后,对肾内科护理工作改善起到了巨大的帮助,肾内科的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纠纷问题得到了改善。结论肾内科的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纠纷问题,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到针对性的措施,能有效的避免下次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导致的纠纷问题,真正的做到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肾内科 护理纠纷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胃瘫是腹部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由禁食禁饮、麻醉、体力耗损、疼痛、活动受限等因素诱发,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胃吻合口水肿或肠输出袢机械性梗阻。本文介绍了胃瘫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重点论述了胃瘫的预防和护理,旨在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胃瘫 预防 护理
  • 简介:<正>每到同房的时候,看到丈夫激情满怀的样子,我总觉得性生活就是男人在女人身上发泄,并认为他的性快乐都是我给的,于是总有些患得患失的想法。心想:让他上床就不错了,还想让我怎样?所以对性

  • 标签: 软弱无能 性事 家庭生活 婚姻生活 生活情景 依赖感
  • 简介:目的:探讨总结不同急诊治疗方法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急诊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及手术组,每组34例,保守组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手术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保守组治疗后达显效者为13例,达有效者为17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而手术组治疗后达显效者为12例,有效者为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4%,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4%,而手术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7%,两组比较同样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急诊胃出血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案。

  • 标签: 急诊 胃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天刚一变冷,医院的小病人就陡然增加了不少,大多是由于添加衣物不及时导致受凉感冒的宝宝,但有一部分宝宝却是因为衣物穿着过多而进了医院,这是为什么呢?

  • 标签: 感冒 衣服 医院 衣物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大中型企业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效理论体系和工作模式。方法采用系统论、控制论、关键点控制技术和职业安全卫生文化理论,充分借鉴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先进和核心理念,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的具体要求,考虑我国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特点。内容围绕着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卫生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目标,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CISCODMode)系统阐述了模式图及其结构、核心内涵、运行机制、外部支持系统,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模式的系统性、层次性、关键点控制论、自律性和开放性特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目标,即保护劳动者健康,实现工作场所卫生安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二层为实现核心目标的五大核心领域,包括方针政策目标、人力资源、制度机制、组织计划实施、工艺技术材料场所岗位。每个领域分三个层次,分别为要求、内容、实现的手段和条件;第三层为运行模式,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社会对话与三方协调、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文件化四个方面;第四层为外部支持,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工具。结论CISCOD模式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不仅为各大中型企业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提供了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模式,还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工会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客观和科学的手段与工具,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模式不仅充分反映了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最新理念和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自身发展规律和内在需求,为中国乃至世界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综合性

  • 标签: 系统论 控制论 关键点控制 职业安全卫生文化理论
  • 简介: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均在30~75岁,平均年龄在50.7岁。病因有先天性动脉瘤28例,脑动脉硬化症状12例,合并有糖尿病2例,高血压5例,肺部感染13例,住院后患者经过止血,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镇静止痛,降血压血糖,防止脑血管痉孪及对症支持治疗外并及时加强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患者42例治愈出院,18例死亡。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护理体会 对症支持治疗 平均年龄 脑动脉硬化 脱水降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