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体检中心54例标本(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医院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患者54例(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实施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比两组在检验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CRP指标与正常体检人员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hs-CRP指标显著高于未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患者hs-CRP指标显著低于感染未得到控制阶段,(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检查中使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具有高水平表达的特征,可以及时对疾病进行判断与治疗,并且作为一种感染指征,与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进行对比,更加的灵活便捷,医学检查中可以快速获取各项信息,适用范围较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合并感染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检测血常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80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非急性期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血常规、ESR及CRP水平。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儿的ESR、WBC、N以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ESR、WBC、N以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常规、血清高敏CRP、ESR水平可以准确的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可以鉴别疾病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非急性期患儿11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018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ESR及CRP检测,并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观察组的ESR、WBC、N以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试验组患儿的ESR、WBC、N以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血清高敏CRP、ESR水平检测可以准确判断小儿支气管肺炎,鉴别疾病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血 C反应蛋白( 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行血常规及全血 CRP检验,对比血常规检验、全血 CRP、血常规联合全血 CRP检验对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血常规检验与全血 CRP的细菌性感染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血常规 +CRP的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及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两项单独检验, P<0.05。结论: 相比单独行血常规或全血 CRP检验,全血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 标签: 儿科 全血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4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检验方式分为2组,一组给予单一的血常规检验,并将其设为单一组,另一组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联合检验,并将其设为联合组,分析两组的检出率。结果联合组的检出率(82.61%)明显高于单一组(43.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可有效提高检出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验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具体诊断当中,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相关对象,随机均匀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儿接受血常规检验,实验组患儿则在血常规检验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对两组患儿的确诊情况以及具体病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确诊例数要多于参照组,且各类型病变确诊情况好于参照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选择而言,将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进行同时应用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验 儿科 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细菌性感染性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照组开展血常规检验,实验组同时开展血常规和CRP检验,综合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检验准确的情况为40/51(78.43%),而实验组检测准确的情况为56/59(94.91%),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同时开展血常规和CRP检验,该方法相对可靠,准确率较高。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感染性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水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研究 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 支气管肺炎非急性期患儿 80 例作为观察组 ,另外,选择 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 8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观察对象的 血常规、 ESR及 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观察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儿的 ESR 、 WBC 、 N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检测 血常规、血清高敏 CRP、 ESR水平可以准确的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可以鉴别疾病的急性期与非急性期,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支气管肺炎 应用价值
  • 作者: 邓盛春李晓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合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200)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RA)老年患者使用补肾通痹汤后患者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本院于2018.04~2019.04间收治的70例RA老年患者开展分组研究,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则联合使用补肾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相关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RA患者使用补肾通痹汤进行治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异常的免疫反应,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ABCD3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天内进展为急性脑梗塞(C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以发病后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观察TIA患者是否发生为CI,将患者分为CI组24例和非CI组77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评分以及CysC、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A早期进展为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上述各项指标的价值。结果101例TIA患者7天发生脑梗塞24例(23.8%)。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ysC、hs-CRP是TIA早期进展为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ABCD3评分AUC为0.781(95%CI0.672-0.890)。CysCAUC为0.751(95%CI0.641-0.862);CysC联合ABCD3评分AUC为0.825(95%CI0.733-0.918)。hs-CRPAUC为0.793(95%CI0.694-0.893);hs-CRP联合ABCD3评分AUC为0.848(95%CI0.766-0.931)。结论CysC、hs-CRP联合ABCD3评分能提高TIA患者短期发展为急性脑梗塞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评分
  • 简介:结果各治疗组PKC表达较自然恢复组下调,各治疗组较自然恢复组PKC表达下调,  目的观察益气化淤中药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

  • 标签: 中药大鼠 化淤中药 大鼠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凝血酶Ⅲ(AT-Ⅲ)和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D-D、hs-CRP、AT-Ⅲ检查,评判上述指标和脑梗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结果、D-D、hs-CRP、AT-Ⅲ检测结果比较,除空腹血糖(FB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其他各项指标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D、hs-CRP、AT-Ⅲ,可客观评价脑梗死程度。

  • 标签: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抗凝血酶Ⅲ 脑梗死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BC及PCT、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9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依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47例,非细菌感染组45例。所选患儿均行WBC、PCT、hs-CRP检测。对比WBC、PCT、hs-CRP检测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hs-CRP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患儿高,且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hs-CRP阳性检出率较非细菌感染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WBC、PCT、hs-CRP可作为检测儿童细菌和非细菌感染中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WBC PCT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非细菌感染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对我院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17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在前三种检测方法下计数结果、每种方法单独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联合及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进行比较,并且对白细胞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各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水平均明显大于对照组(t=24.17、21.29、7.53,P<0.05、<0.05、<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显著大于各单独检测计数结果(χ2=3.66、25.25.26.73,P=0.034、<0.05、<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大于各单独检测计数结果(χ2=82.74、23.08、44.00,P≤0.05、<0.05、<0.05。研究组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够提高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检测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呼吸道细菌感染
  • 简介:低龄推拿组与低龄模型组相比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低龄推拿组与低龄乳果糖组相比c-kit的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高龄推拿组与高龄模型组相比c-kit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

  • 标签: 便秘模型 大鼠蛋白 干预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联合检测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经皮肾镜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30例,作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手术后无并发脓毒血症45例为对照组选取45例,术前1天、术后检测CRP和ET水平,分析其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病的关系,同时探讨其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术后脓毒血症组CRP和内毒素(ET)水平分别为(11.99±4.58)mg/L、(83.89±67.44)pg/ml,对照组CRP和内毒素(ET)水平分别为(5.26±2.52)mg/L、(11.44±2.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CRP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ET。结论CRP对于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优于内毒素检测,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更佳。

  • 标签: 尿脓毒血症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经皮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