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抗HIV/HBV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工作者早发现、早处理.方法:总结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35篇有关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章.结果: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皮疹、脂代谢异常.替诺福韦(tenofovir,TDF)具有潜在肾毒性,主要导致肾小管损伤.阿德福韦酯(adefovirdipivoxil,ADV)的结构与TDF相似,均可导致肾毒性.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s)主要不良反应为代谢综合征.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的不良反应事件少见,少数发生严重皮疹.结论:不同类型抗病毒药物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9-2013.9期间收治的26例发生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中辨证不符占32.50%、剂量过大23.33%、配伍不当17.50%、个体差异10.83%、煎服有误9.17%、炮制不当3.33%,其他原因3.33%。相比较其他各因素,前个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乌头类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乌头类中药,通过辨证,控量、合理配伍等对策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 标签: 乌头不良反应原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对其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各种药物。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抗高血压药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选1000例高血压患者中,出现以下不良反映(一)A1受体阻滞剂;(二)B受体阻滞剂;(三)利尿剂;(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五)钙离子拮抗;(六)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结论使用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流脑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adverseevent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以了解流脑疫苗的AEFI发生的情况,为AEFI的鉴定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的疫苗异常反应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所发生的流脑疫苗AEFI中,26例为过敏反应占72.22%,包括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局部过敏性反应等。结论流脑疫苗预防接种能发生AEFI,但其大多为一过性损害,经过及时抢救和适当治疗后能痊愈。虽然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较为安全,但是需要加强对AEFI的监测和处理。

  • 标签: 流脑疫苗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所致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症状及防治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均为每天晚上口服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本次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肌痛,伴随全身恶性、呕吐和酱油色尿等,立即停药并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和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结论在治疗高脂血症的过程中,必须对他汀类降脂药的用药安全高度重视,一旦发现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需立即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和护理。

  • 标签: 高脂血症 他汀类药物 治疗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如今,盐酸左氧氟沙星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抗菌范围广、强度大、不良反应少是它的特点。作者回顾了近年来报道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客观列举了具体病例、总结了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提出了处理与预防的建议、给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看法,并引入一些祖国医学的观点,全面阐述了相关的用药安全性的问题。目的是促进安全用药、研用结合。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查阅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因使用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报告108份,制Excel表格,统计各种不良反应情况,并填入表格,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不良反应108例中,不合理用药者73例(占67.6%),合理用药35例(占32.4%)。以х2检验发现,两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制剂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悸、恶心呕吐、胸闷、瘙痒、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结论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分析,出台中药注射剂的定量定性成分标准,降低药物杂质构成,并进行科学的药物成分检测以及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才能提高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充分发挥药效。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日~10月31日收集的20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和剂型、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例ADR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儿童;涉及的药品有67种,抗菌药物居首位(106例,5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6例,13%)及抗肿瘤药(18例,9%);注射剂引起的例数最多(192例,9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0.8%)、神经系统损害(18%)、消化系统损害(13.2%)较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滴注,从而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中药和西药属于不同的体系,中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和安全,西药则见效快,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临床常见的用药模式。中西药各有所长,联合应用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但若进行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现象,严重的还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分析了中西药联合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中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源性死亡病例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2004至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药物导致死亡病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种类、器官系统损害进行数据分类统计。结果致死患者主要给药途径静脉给药致死率为59.4%和口服给药致死率为19.69%;主要致死药物抗感染药物致死频次占41.75%,中药制剂占18.45%;致死患者主要原发疾病全身性反应40%、消化系统31.1%、呼吸系统8.1%。结论医务人员要重视和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药源性不良反应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对涉及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等作出重点分析。结果发现在4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存在着药物剂型较为集中同时也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现在。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分析献血反应分布特点,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有献血反应者,按照轻度、中度、重度分级,分析献血反应与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等各种诱因的关系。结果本组调查的机采血小板1520人次,共发生献血反应51人次,发生率为3.36%,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34人、13人、4人。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是献血反应的主要诱因,占总发生率的74.51%。献血反应经相应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和消除。结论枸橼酸钠中毒和精神精张是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可以对机采献血者给予预防性口服钙剂的同时,加强与献血者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机采血小板;适当降低血液采集或输入的速度等措施,将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不良反应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中药注射液滴注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中药注射液名称、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注射鱼腥草、双黄连、血塞通与清开灵几种中药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疹、发热、过敏性休克及局部瘙痒等。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中药质量问题、临床使用问题及其他原因。结论加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监督,及时为患者进行相应处理,可提高中药注射液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 不良反应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接种存在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间接种人员发生接种不良反应者54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4例患者中有41例出现一般不良反应,9例出现异常反应,4例出现偶合性反应。结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复杂,管理人员应对其给予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相关因素,预防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ADR监测中心统计的40例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涉及多种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表现中多见皮肤、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结论药剂师及时的掌握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及时对患者加强合理用药,可以提高用药安全,预防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正确的给药途径,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522例不同年龄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对其出现的临床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7.47%,年龄比例不同,出现的不良反应程度不同。结论注意观察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提高免疫效果和安全接种率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疫苗接种 狂犬病 反应原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儿童肌肉注射体位与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纳的42例肌肉注射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取侧卧位进行肌肉注射;观察组患儿取俯卧位进行肌肉注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明显更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肌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患者以俯卧位接受肌肉注射,能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肌肉注射 体位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