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严瑞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西院病区,山东济宁272000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心理护理针对重症监护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0.01-2021.0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重症重症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注重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状态等。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指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重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患有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4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并分为实验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组采用特别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别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常规护理 特别护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76-02摘要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被收治于重症监护室。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以及恢复的全过程,往往过多重视躯体因素和病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而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尤其对于ICU病房的清醒患者,特殊的病区环境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报道称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2%,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情监护、基础护理,还要积极地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配合医生的治疗。笔者对ICU重症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ICU 护理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7年8月到2020年8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样本患者分为40例/组,即参考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参考组给予常规的ICU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后,和参考组ICU患者相比较,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显著改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下降,睡眠质量更高,且预后生活质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况开展人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基层医院各个科室大力推广适用。

  • 标签: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ICU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实施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卒中单元重症监护,观察这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卒中单元重症监护 急性重症脑卒中 NIHSS评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心理护理针对重症监护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20.01-2021.0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重症重症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注重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状态等。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指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重症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导管相关性感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种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监护期的价值。方法: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5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重症监护期时采取强化护理管理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腹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发生率3.45%,和对照组24.14%相比更低(P<0.05)。关于住院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试验组的数据分别是(12.97±2.86)d、(2.76±0.52)d,和对照组(7.34±3.92)d、(5.04±0.94)d相比更短(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监护期用强化护理管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腹痛症状缓解更为迅速,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重症监护期 并发症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监护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带来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患者64例,使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是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常规组更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疼痛患者9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镇痛、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77.78(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是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重症患者监护治疗的一种先进医疗护理的组织形式。主要作用是当医务人员凭他的感觉不能觉察或来不及觉察到的,而通过现代化的监护仪器能够早期及时地发现患者潜在的致命或致残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处理、纠正或抢救,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高医疗护理风险的场所。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随时面临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为了在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杜绝因护理工作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护理风险。

  • 标签: 重症,重症监护,风险,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MICU的特点设立组长,协助护士长进行质量管理,从中探讨MICU组长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设立MICU以来,通过设立组长的位子,对加强MICU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及急救物品、设备的管理,协助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管理进行指导与监控。结果在护士长的领导下,通过各组长和组员的努力,加强MICU的管理,提高组员的业务水平,对MICU患者的抢救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MICU 组长 角色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疼痛、焦虑、谵妄、减少耗氧、提高机械通气人机协调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恐惧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镇痛镇静 浅镇静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恶病质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心力衰竭恶病质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测定NYHA心功能分级、EF值、体重指数(BMI)、上臂围(MAC)及三头肌皮摺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经过4周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恶病质患者在心力衰竭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及针对性护理包括加强饮食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健康教育,可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阻止心力衰竭恶病质的进展。

  • 标签: 心力衰竭 恶病质 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95例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对其进行机械辅助呼吸,同时予以湿化、吸痰防化等护理,观察病人体征变化。结果195例危重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气道阻塞、气道缺血坏死、意外拔管及呼吸机管道脱落致窒息。结论人工气道建立后良好的护理质量直接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国三级甲等儿童综合医院PICU早期康复护理现状及护理人员对早期康复的认知及态度,分析评价开展早期康复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为探索危重患儿早期康复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22家儿童综合医院P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PICU调查问卷对早期康复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683份(97.4%)。30岁以下、工龄小于5年及N1层级护士对危重患儿开展早期康复的认知、态度水平较高。加强对危重患儿早期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及开展康复相关培训可促进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国内PICU患儿早期康复现状:28.84%已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在已开展早期康复的科室实施率超过80%的有体位排痰、吞咽功能训练、膀胱功能锻炼、早期活动;使用康复器械占33.81%;24.87%使用康复评定测量工具评估康复效果。PICU患儿营养状态及认知、早期康复护理培训不足、早期治疗的安全性及早期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限制等是目前PICU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危重患儿康复日益受到关注,但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尚处于起步阶段。合理配置医护人力资源,加强危重患儿早期康复理念,培训医护人员早期康复技术,组建PICU康复多学科团队,能促进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儿
  • 简介:【摘要】镇痛镇静已经成为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疼痛、焦虑、谵妄、减少耗氧、提高机械通气人机协调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恐惧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镇痛镇静 浅镇静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响应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工作精神,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加强对相关文件的学习,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转变了服务理念;通过重新设定岗位,修改岗位职责,全面开展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创建以急诊专科为特色的重症监护室责任护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了护患关系,实现了护理零投诉。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新生儿监护病房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调查,阐述手卫生的必要性。方法作者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师、护士进行调查,对其入室前、洗手后、手消毒后的手部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依据培养阳性率及菌落计数,评价洗手及消毒对控制NICU院内感染的作用。结果入室前培养阳性率100%,平均菌落计数136cFu/㎝2,洗手后,培养阳性率8.05%,平均菌落计数14cFu/㎝2,消毒后培养阳性率1.96%,平均菌落计数2cFu/㎝2。结论严格执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洗手及消毒制度,提高洗手、手消毒的依从性,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病房 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