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从工艺与CEMS系统的构成两个角度介绍了CEMS系统,并列举了其主要组成子系统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故障的方法。并对CEMS系统制定规范性管理体系,降低故障发生

  • 标签: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 故障现象 管理体系
  • 简介:一些作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健康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现正常人室性,甚至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当高,但其意义至今未明。关于运动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则了解的很少,近来虽有一些报道,但结论很不一致,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和观察方法不同有关。且在所有报道中均未阐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心脏电生理和形态机能之间关系。本文采用Holter记录观察耐力性运动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进一步尝试阐明室性心律失常与一些ECG或UCG表现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复杂性心律失常 心脏电生理 动态心电图 HOLTER 耐力性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及所选分娩方式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县2009-2017年产科分娩登记薄。录入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分析,对比9年来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新生儿)、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发生趋势是否上升、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是否上升,分析巨大儿、低体重儿是否是造成我县剖宫产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结果巨大儿缓慢上升,低体重儿缓慢下降,总体发生变化不大,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增加,对剖宫产有影响。但剖宫产占比始终不超过10%。结论巨大儿、低体重儿分娩方式不是造成我县剖宫产上升迅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巨大儿 低体重儿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护理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中止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实验组中有 3例患者出现护理缺陷,对照组中有 9例患者出现护理缺陷,差别较大( P<0.0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别较大( P<0.05)。实验组中有 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 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别较大( P<0.05)。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缺陷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实验样本为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的宫外孕患者,纳入6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后,记录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同时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外孕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和实践。

  • 标签: 整体护理 宫外孕改良根治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开展膳食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术后便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便秘总发生及并发症总发生均更低,P<0.05。 结论:膳食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便秘及并发症表现的发生几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膳食护理 脑出血 术后便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的发生以及OLT术后发生ARF患者早期的病死,并评估OLT术后ARF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家临床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5年6月—2013年6月完成OLT的患者1 66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RF,将患者分为肾衰组(84例)和非肾衰组(1 585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死及影响OLT术后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 669例OLT患者中84例术后早期发生ARF,发生5%。51例(3%)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其中肾衰组病死(42.9%)大于非肾衰组(0.9% )。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95%CI 4.453~17.564,P<0.05)、出血量多(95%CI 1.000,P<0.05 )、手术时间长(95%CI 1.004~1.189,P< 0.05 )、术后二次开腹止血(95%CI 1.330~4.972 ,P<0.05 )、术后肺部感染(95%CI 6.105~19.847 ,P<0.05)是OLT术后并发ARF的危险因素。结论OLT术后ARF患者病死高,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二次开腹止血、术后肺部感染是OLT术后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IVC)在无症状人群中的发生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无血管疾病而行全腹增强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于不同水平面测量髂静脉前后径,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髂静脉受压程度。以受压程度50%为界分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分析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和凝血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692例患者纳入该研究,男性351例(50.7%),年龄(38.76±10.90)岁(范围:18~71岁),BMI(22.79±3.72)kg/m2。IVC总体受压百分比中位数为43(19,65)%,不同受压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者74例(10.7%),≥25%且<50%者368例(53.2%),≥50%且<75%者196例(28.3%),≥75%者54例(7.8%)。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相比,性别、年龄、BMI、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髂静脉受压程度≥50%者在无症状人群中较为多见。男性、高龄、肥胖可能与髂静脉受压的发生相关。

  • 标签: 髂静脉压迫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May-Thurner 综合征 Cockett综合征 发病率
  • 简介:目的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方法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我科所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针对护理服务中服务态度差、行为举止不规范、肢体语言使用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2011年下半年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半年以来,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医学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提高的,护患纠纷发生下降了22%,同时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效的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 护患纠纷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方法我院在2008年09月至2010年06月收治的产科孕妇有2932例,在这些孕妇临床的信息和资料中,其中247例患者都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出现异常的现象,而且程度不一样,被确诊为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有20例,非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有227例,对于孕妇的孕龄、高血压、流产史、尿蛋白、三酰甘油、D-二聚体、围产儿、年龄、孕产次数、病史、血压、胆固醇、血红蛋白、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胎儿死亡做比较,并且采用Logistic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妊娠合并的急性肾损伤发生是68%,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血压和先兆子痫。患有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比非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孕妇妊娠年龄要大,(p<0.05),而且高血压发生要远远高于没有患病的一组(P<0.05),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舒张压、尿素氨、收缩压、血肌酐、尿酸要远远高于没有患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新生儿体的质量以及Apgard的评分是5分和1分的患者比例,比没有患妊娠合并肾损伤的患者的比例要低得多,(P<0.05)。Logistic通过回顾分析的结果得知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是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是68%,患者胎儿死亡是13.6%,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危险因素指的是孕妇的血压、年龄以及高血压的病史。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的原因就是因为高血压和先兆子痫,妊娠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发病因素很复杂,而且病情很严重,导致胎儿的死亡颇高,应该尽快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并且针对发病的原因做到及早预防。

  • 标签: 妊娠合并 急性肾损伤 发生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期间普外科收治治疗的患者共66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具体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1±1.3)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0,对比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4.9±1.0)分,其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4例,两组患者在具体护理之后效果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对普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有效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其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断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普外科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品管圈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11月所收治的 126例入院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 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管理基础上增加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发生烫伤占比为 4.76%,发生皮肤撕脱伤占比为 1.59%,发生药物外渗占比为 1.59%,皮肤损伤为 7.9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的 20.6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皮肤损伤行为进行预见性判断,采取防范措施,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住院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品管圈 皮肤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地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及相关的病因,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围产儿发病和死亡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0年度大连市城乡常住户口低出生体重儿为监测对象,填写《大连市低出生体重儿调查表》,诊断标准按照《儿科学》第5版的标准。结果低出生体重总发生为2.71%,男婴2.41%,女婴3.10%,城市2.89%,农村2.60%,双胎以上26.78%,单胎2.07%,早产组40.94%,足月组1.33%。结论大连地区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出生体重中女婴发生略高于男婴,早产和多胎妊娠的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明显高于足月和单胎,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要关注孕期保健,应尽可能避免多胎妊娠和防止早产。

  • 标签: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围产儿发病率 围产儿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降低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痉挛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95%)与对照组(62.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TURP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缓解患者痉挛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性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性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为5.83%,2期压力性损伤1.67%,3期压力性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为16.66%,2期压力性损伤7.50%,3期压力性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护理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跌倒防范措施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2013.12月~2014.11月所有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床日数为647672,2014.12月~2015.11月所有住院患者为干预组,床日数为657395。干预组采用跌倒防范措施进行干预,跌倒防范措施包括制定各项跌倒相关制度,设立跌倒质量改进管理小组、运用跌倒风险评估表对跌倒高危患者进行提前预防,加强全院职工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完善健康教育资料等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例数为59例(发生为0.091‰),干预组跌倒发生数为38例(发生为0.058‰),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各项干预,提高病陪人防跌倒意识,可有效的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 标签: 危险因素 跌倒 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