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各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油气资源需求量不断提升,科学开发致密油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致密油藏不具备更高的流动性,通过水平井进行压裂,会让流体在基质、裂缝中因渗流差异,产生启动压力梯度,对于致密油藏长期开发会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启动压力梯度对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参数的影响做系统性研究,旨在为一线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启动压力梯度 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 参数影响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其开采和利用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和地质封存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二氧化碳 致密油藏 地质封存
  • 简介:为探讨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采集的天然气样品进行了组分定量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为87.30%~98.33%,平均为96.18%;其重烃气含量较低,为0%~3.41%,为明显的干气;天然气的δ13C1为-31.9‰~-26.5‰,δ13C2为-24.2‰~-16.1‰,δ13C3为-31.1‰~-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体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局部出现倒转;天然气成熟度为1.50%~3.62%,平均为2.39%,为高-过成熟天然气;δ13CCO2主要为-19‰~-10.3‰。研究表明,大北-克深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中烷烃气属于煤成气成因,同型不同源气或煤成气与油型气的混合是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深层高温高压条件下烷烃气的形成与成藏过程有关;深层致密砂岩气中CO2主要为有机成因。

  • 标签: 深层致密砂岩气 地球化学特征 碳同位素 成因 大北-克深地区 库车坳陷
  • 简介:致密砂岩气藏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很强,渗透率极低,而且使用水平井开发时井眼轨迹复杂同时还需进行水力压裂,因而用传统模拟方法进行生产动态预测和开发优化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适用于致密砂岩气藏的数据驱动的预测工具.该预测工具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这种神经网络可以作为物理驱动的模拟方法(即数值模拟模型)的有力补充.本文所设计的工具用于在已知初始条件、作业参数、油藏/水力压裂特征等参数的情况下代替数值模型预测水平井动态本文的预测工具以数据驱动的模型为基础,用10年累计天然气产量数据对其进行了盲测,结果表明误差只有3.2%。另外,本研究还建立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以便于工程师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该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在极短时间内得到某个油藏的可视化动态评价结果。以WillianlsFork组为例,通过评价不同井设计方案下的生产动态,并结合由蒙特卡洛模拟给出的不确定性,对该工具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工具可以在合理的准确度范围内快速地获得水平井生产动态的P10、P50和P90估算值.

  • 标签: 生产动态预测 致密砂岩气藏 预测工具 压裂水平井 数据驱动 水力压裂
  • 简介:摘要:砂砾岩是一种含砾成分较高的砂岩,也称为含砾砂岩,国内外一般是将砾岩、砾状砂岩等粗碎屑岩为主的油气藏统称为砂砾岩油气藏。致密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展布规律复杂等特点。从国内外致密油气开发积累的经验来看,进行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使地质认识和工程实践最大限度地紧密结合,能够更有效挖掘各个开发环节的效益。通过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采用随钻实时调节的地质导向钻井开展水平井随钻跟踪轨迹调整、基于差异化射孔及分段分簇优化的体积压裂改造策略等一系列举措,将区块地质认识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攻克了区块效益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挑战,现场实践获得了显著成效。

  • 标签: 砂砾岩油藏 地质工程 一体化实践
  • 简介:确定水驱开发油藏的合理注采比是现代油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水驱开发油藏的注采比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及生产能力.利用物质平衡方稃,依据注采平衡原理,推导出在油减稳定生产时地层压降与注采比的关系,由实际矿场资料拟合出相关系数,通过合理地层压降来确定合理注采比,为油藏开发后期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双河油田437块、438块、Ⅴ上、Ⅶ上等4个开发单元的实例证明,这是一种计算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宏观油藏管理上,该方法对于指导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田的注水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水驱油藏 开发后期 注采比 地层压降 注采平衡
  • 简介:三塘湖油田西山窑组为“低孔、低渗、低压、高粘”复合圈闲砂岩油藏,属于辫状河一三角洲前缘沉积,成南北向带状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较大。通过对该油田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不同井网的实际生产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合理优化井网类型,从而为新区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低压低渗油藏 非均质性 井网对比 三塘湖
  • 简介:摘要:油田开发阶段不同所使用的技术也不同,对于开发处于中后期的油藏来说,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来提高油井的产量。然而,为了増强注水技术的有效性,必须不断对多种注水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从中选择最佳的工艺技术方式,从而提升原油的采收率。

  • 标签: 特低渗 油砂岩藏 渗吸 参数优化
  • 简介: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其渗透性和电性影响显著,是此类复杂储层岩石物理研究的关键。针对仅从连通喉道半径评价渗透率的多解性以及储层孔隙结构与电性关系研究欠缺等不足,综合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孔隙度、最大连通喉道半径及分选性三种因素的新型孔隙结构参数δ的计算公式。利用岩心及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δ值能够较连通喉道半径等传统方法更精确地刻画致密砂岩储层渗透性,同时它与储层电性具有密切关系,可用于估算地层因素F和胶结指数m。据此提出将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进行归一化校正以及基于核磁共振测井预测储层完全含水电阻率R0的评价方法,从而突出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引起的电性变化,并提供了一种新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思路,研究结果得到了实验资料和实际测井试油资料的验证。

  • 标签: 低孔低渗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岩石物理
  • 简介:为了弄清川西坳陷须五段致密砂岩与泥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并深化对非常规致密气储层的认识,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压汞等资料,对须五段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等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须五段储层岩性大致分为泥页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三大类,分别占地层总厚度的56%,19%和25%,砂岩普遍具有泥质杂基和岩屑含量高、长石含量低的特征,泥页岩中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包括有机质孔、杂基微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微裂缝5类;细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41%和0.1mD,属于致密砂岩储层,主要为高能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粉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52%和0.22mD,总体均略高于细砂岩,泥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平均值分别为1.95%和0.068mD,属于致密页岩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到沉积条件、成岩作用和构造裂缝的多重控制,强烈的压实和压溶作用是导致砂岩致密的主要原因,次生孔隙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黏土矿物的转化及有机质热演化为泥页岩提供了大量储集空间,微裂缝极大地改善了储层渗透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致密砂岩 泥页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须五段 川西坳陷
  • 简介:本文在大量测试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大邑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的主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建立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探讨了该区优质储层的发育模式。研究认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造成该区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有效微裂缝的发育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致密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形成机理 大邑构造
  • 简介: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数据详细分析,精细表征了苏里格气田苏120正块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研究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岩屑溶孔和晶间孔.在孔隙半径相差较小的情况下,毛管半径分布相差很大,说明渗透率变化重点受喉道控制,喉道是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引起储层差异的原因是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构造因素及地层水的共同影响.

  • 标签: 微观特征 致密砂岩储层 精细描述 恒速压汞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针对普光地区千佛崖组致密砂岩的地质特点,本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气测录井资料,研究出了正态分布法、孔隙度与饱和度交会法、气体比率法等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在该区块应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千佛崖组 致密砂岩 流体识别
  • 简介:本文在对沾18块地层砂粒度分析及分选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沾18块单层筛网、多层筛网和精密微孔复合防砂筛管防砂实验,优选出挡砂精度为200m(0.2mm)的精密微孔复合筛管作为该区块水平井的防砂筛管。进而研究了不同盲筛比下水平井的产能和生产压差分布规律,确定完井管柱全部采用筛管的完井方式。现场对沾18块水平井完井方法、产能预测与完井方案设计进行优选,提出了筛管防砂完井方法采用水平井造斜段注水泥加筛管完井,并配合酸洗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水平井开发具有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水平井 筛管防砂 完井
  • 简介:苏里格气田XX区上古生界含气层系为物性较差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砂体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围绕苏里格气田XX区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砂体精细解剖,开展砂体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论证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该区的具体应用及其实施效果。针对垂向叠置的多套砂体内部单砂体与隔夹层发育特征,强化了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明确了针对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实践表明,大斜度式与阶梯式水平井垂向上可钻遇两套或多套气层,有效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储层 砂体精细解剖 水平井地质导向
  • 简介:摘要:致密砂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潜在资源逐渐成为勘探热点,通过对东部凹陷牛居长滩地区地质条件分析,明确牛居地区沙三中下亚段源岩厚度大、面积广、成熟度较高,且砂岩储层广泛发育,源储纵向上相互叠置,且保存条件好,具备形成致密砂岩气的地质条件

  • 标签: 牛居地区,致密砂岩气
  • 简介: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致密砂岩储层存在早、晚2期流体包裹体。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主要为80~100℃;晚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主要为120~140℃,成熟度较早期也较高。推断四川盆地中部致密砂岩储层的油气充注、运移经历了2个主要期次,早期发生于晚侏罗世,晚期发生于晚白垩世—古近纪初期,这与油气藏饱和压力得出的结果相符。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致密砂岩储层 须家河组 三叠纪 四川盆地
  • 简介:油气井压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在致密岩石中形成裂缝,提高其渗透率,从而改善油气开采的经济效益。由于裂缝的几何形状和所压裂地层的渗透率都会影响油气井后续的生产,这些因素的评价对致密气田的开发非常重要。在压裂作业过程中采集的微地震资料通常用于确定裂缝的形状和方位,文中说明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地层的渗透率。我们探讨了两种估算渗透率的技术,这两种技术对注入流体流动有着不同的假设,而且所利用的微地震资料信息也不一样。这些技术在美国怀俄明州Pinedale气田4口井的水力压裂微地震资料中得到了应用。在微地震资料品质有保障的情况下,利用所获得的渗透率预测20级压裂作业后的产气量。采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与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立了使Pinedale气田生产井的动态得以改善的产层特征和水力裂缝特征。

  • 标签: 渗透率预测 水力压裂 数据估算 产气量 致密砂岩 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