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超声(1aparoscopicultrasonography,LUS)在机器人辅助腹腔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lapa.roscopicpartialnephrectomy,RA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为41例患者行RALPN的临床资料,其中LUS引导23例(实验组),无LUS引导18例(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泌尿外科医师施术。两组患者术前分期均为T1NnM0。实验组术前肿瘤直径1.5—5.3cm,平均(3.19±1.12)em;对照组1.5—6.1cm,平均(3.34±1.30)em。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血肌酐值、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肿瘤最大径、BMI、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223.8±42.1)minVS.(203.4±56.6)rain]、肾脏热缺血时间[(18.9±7.7)minVS.(31.2±7.1)min]、术后第3天血肌酐值≥110μmol/L(参考值上限)发生率(17.39%VS.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S实时动态的扫描,可准确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深度及血供情况,为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肿瘤残留与复发、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了保障,短期疗效较好,但其长期疗效尚需大样本病例随访观察进一步分析研究。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RAPN或LPN的73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RAPN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48.6±13.7)岁,肿瘤最大径(2.9±0.9)cm;左侧13例,右侧16例;R.E.N.A.L.评分(9.2±1.0)分;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2.6±10.7) ml/(min·1.73 m2)。LPN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年龄(50.1±12.3)岁;肿瘤最大径(2.9±0.9)cm;左侧24例,右侧20例;R.E.N.A.L.评分(9.1±1.3)分;术前eGFR(81.7±9.6) ml/(min·1.73 m2)。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eGFR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及根治手术病例。RAPN组与LPN组手术时间[140(80,160) min与150 (90,180) min,P=0.264]、术中出血量[150 (100,200)ml与180 (120,200) ml,P=0.576]及术后住院时间[(7.0±2.7)d与(7.4±2.1)d,P=0.4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APN组热缺血时间显著低于LPN组[(23.1±3.3)min与(27.6±4.7) min,P<0.001)。RAPN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LPN组术后1例活动性出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两组术后3个月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6.3) ml/(min·1.73 m2)与(70.5±7.6) ml/(min·1.73 m2),P=0.117]。中位随访22.6(6.0~93.2)个月,两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于经验丰富的术者,RAPN和L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LPN相比,RAPN可以降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手术难度,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围术期疗效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肾肿瘤 完全内生型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手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治疗异位妊娠时采用单孔腹腔和传统腹腔的效果差异对比。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0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腹腔治疗治疗组接受单孔腹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收集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胆囊并胆管结石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取石,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开服手术取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3±6.2)min、术中出血量(22.1±3.4)mL,均少于对照组(122.6±20.4)rain和(77.4±11.6)mL;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7±8.35)h、住院天数(6.3±5.1)d,均少于对照组(72.42±6.3)h和(16.7±4.8)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7%),低于对照组(35.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传统开腹手术 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治疗中应用腹腔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V-P)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病例选取自我院接收的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2月,病例数:64),将此次入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实施传统V-P分流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下V-P治疗;对比管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3.74%>71.88%;且该组患者手术/下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

  • 标签: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全子宫切除术(totallaparoscopichysterectomy,TLH)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120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大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TLH组60例,LAVH组6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中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120.3±26.3)min,明显短于TLH组(141.2±35.1)min(t=3.694,P=0.000);TLH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1±1.0)分,明显低于LAVH组(4.0±1.8)分(t=-3.216,P=0.002)。TLH组和LAVH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5.0%和0,无统计学差异(P=0.244);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6.3±88.8)、(132.7±112.7)ml,无统计学差异(t=-1.422,P=0.158);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0±0.5)、(1.9±0.4)d,无统计学差异(t=1.474,P=0.143);术后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9/60)和12.9%(8/60),无统计学差异(χ^2=0.069,P=0.793)。TLH组48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5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7例(14.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LAVH组45例随访6~12个月,平均6.6月,术前症状全部消失,4例(8.9%)新发压力性尿失禁。2组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79,P=0.597)。结论腹腔大子宫切除和腹腔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LH术后24h疼痛轻,LAVH手术时间短。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大子宫
  • 简介: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腹腔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胃上部癌43例,依据住院号单双号分别采用3D高清腹腔(3D组,21例)和2D高清腹腔(2D组,2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比较2组食管-空肠吻合口单针缝合时间、脾门清扫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食管-空肠吻合口单针缝合时间3D组[(32.3±4.3)s]〈2D组[(49.5±5.5)s,t=-11.400,P=0.000);脾门清扫时间3D组[(28.6±5.0)min]〈2D组[(38.5±4.6)min,t=-6.811,P=0.000];总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198.7±14.9)min,2D组(205.5±18.5)min,t=-1.320,P=0.194];术中失血量3D组[(54.3±9.0)ml]〈2D组[(76.8±22.5)ml,t=-4.349,P=0.000];淋巴结清扫数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27.3±8.1)枚,2D组(24.6±8.3)枚,t=1.082,P=0.286];总住院费用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6.31±0.51)万元,2D组(6.20±0.50)万元,t=0.685,P=0.497)。结论3D比2D高清腹腔能提供更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良好的景深度,实现精确操作,缩短单针缝合时间和脾门清扫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未明显增加住院费用。

  • 标签: 3D 2D 腹腔镜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行全腹腔腹腔辅助同期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行全腹腔腹腔辅助同期切除术的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倾向性评分法对全腹腔组和腹腔辅助组进行1∶2匹配,得到全腹腔组22例、腹腔辅助组44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腹腔组和腹腔辅助组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317.50和267.50 min,中位出血量分别为100和200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腹腔组术中输血1例,腹腔辅助组术中输血5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全腹腔组和腹腔辅助组患者的中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0和10.0 d,中位术后排便时间均为4.0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和2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全腹腔组未发生Clavien-Dindo 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全腹腔组和腹腔辅助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5.0和15.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5.9和37.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腹腔腹腔辅助结直肠癌同期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近远期疗效接近,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术者习惯选择合理术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期手术 倾向评分匹配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腹腔下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下子宫全切除术(LTH组)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口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比较
  • 作者: 胡松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仁寿县禾加中心卫生院四川眉山620581)【中图分类号】R19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4-02急腹症,指发病急、症状剧烈、必须尽快治疗的腹部疾病。现如今,急腹症在普外科中十分常见,而针对其治疗大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下面我们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要点进行简单科普,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病情及手术有所了解。1急腹症判断的知识点通常来说,整个腹部任何部位的疾病都会引起急腹症,包括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等。为了帮助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能够尽早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急腹症。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疼痛部位以及疼痛发作时间:以急腹症中常见的阑尾炎为例,刚开始上腹部疼痛,然后疼痛感逐渐向脐部移动。腹痛症状出现6~8小时后,疼痛也会转移且集中于右下腹,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患者在刚开始发病时便呈现下腹疼痛。1.2疼痛的性质(1)是持续性的还是阵发性的?一般来说阵发性的疼痛是指中间有段时间会缓解,持续性的疼痛就是一直都很疼。随着病情加重,阵发性疼痛还有可能转变为持续性疼痛。(2)是压痛还是反跳痛?压痛的出现是指对应位置的脏器出现炎症,最常见的为阑尾炎和胆囊炎,若麦氏点处呈现压痛,则为阑尾病变的标志;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引起疼痛。比如阑尾炎会累及腹膜壁层,既有压痛也会有反跳痛。1.3是否有呕吐?呕吐物的性状如何?急腹症的胃肠道梗阻等症状都会引起呕吐,患者应该如何向医生描述呕吐症状呢?具体应该包括呕吐量的多少、颜色以及呕吐物类型等。1.4是否有腹泻?排泄物的性状?感染会引起腹泻,中毒会引起腹泻。排泄物性状的描述跟呕吐物差不多,包括颜色、固液态等等。若排便情况有异常也应向医生提出,因为没有排便和排气是肠道梗阻的重要体征。1.5是否有发热或者血象增高?这些也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的指标,例如阑尾炎患者有时血象会增高。1.6是否有过妇产科病史?患者若为女性,且疼痛发生在中下腹部,那么妇产科病史也是帮助诊断的一大要素。关于月经是否准时、月经量等都是医生有可能提问的。2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要点2.1术前检查(1)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伴随轻度腹胀症状的肠梗阻等腹部疾病;当患者在无创性检查中仍未能确诊时,也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禁忌症: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腹腔下诊断为腹股沟直疝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月龄为52个月,范围为20~144个月;术前均诊断为斜疝,术中经腹腔证实为直疝;其中6例既往因误诊为腹股沟斜疝而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经腹腔探查证实为腹股沟直疝;右12侧,左6侧,其中3例为双侧;3例pantalon疝,1例疝囊底部有脂肪瘤。选取经腹腔下直疝疝环口结扎+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修补术的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果6例患儿中,2例既往因误诊腹股沟斜疝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再次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此次手术证实为腹股沟直疝;2例为单纯腹股沟直疝;1例为pantalon疝,同时行斜疝内环结扎及直疝疝环结扎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对1例疝囊底部的脂肪瘤同时予以切除,然后修补疝环缺损并以脐内侧韧带覆盖加固。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2~60个月无复发,也无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治疗儿童腹股沟直疝避免了对腹股沟区的解剖,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儿童直疝治疗的标准术式。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直疝
  • 简介: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复发率高。目前为止,外科切除术仍是首选治疗,但总体切除率只有30%左右。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储备不足。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肝肿瘤以其微创、安全、疗效可靠而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腹腔下射频消融(1aparoscopicradiofrequencyablation,LRFA)又融合了射频与腹腔的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肝癌病人的肝脏储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微创手术方法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 标签: 射频消融治疗 肝癌病人 腹腔镜 微创手术方法 肝炎后肝硬化 外科切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体会.方法:为12例患者行腹腔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结果:12例中成功12例,1例术后T形管造影发现胆总管有残余结石,经胆道取出.12例术后胆总管均放置T形管引流,并放置腹腔引流管.结论:与剖腹手术比较,LCBDE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具备熟练的LC操作技巧,术中如配合胆道造影及胆道技术,LCBDE将更加完善.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腹腔技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科自2009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65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该类患者,年龄19~46岁,采用电视腹腔技术治疗宫外孕,术中转开腹3例。结果对该组患者进行10个月~2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术后恢复等指标。结论应用电视腹腔技术治疗宫外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宫外孕
  • 简介:摘要通过对六十一例腹腔治疗宫外孕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了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 标签: 腹腔镜 宫外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