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矧”字由于本义及其引申之实词义用例少且较早淹没,文献上大多表现“为语词所专”,本义与文献习见之虚词用法的连续性变化线索不显,其虚词用法的来源一直未明。“矧”的本义应为“开弓、引弓”,引申有“滋长、增益”的意思,由于它与“况”的本字“兄”都有“滋长、增益”之义,故文献中“矧”、“况”亦多通用之例,属义近而通。“况”之“滋长、增益”义逐渐弱化,语法化而为虚词,文献用例颇多,人所周知。而“矧”字亦有如“况”一样的虚化过程。故“矧”、“况”的虚词用法亦多通用之例。“矧”、“况”二词的“滋长、增益”之义虚化为“况且”这类虚词义,是语言中习见的平行发展现象。

  • 标签: 声符示源
  • 简介:摘要: “弱水”一次最早见于《尚书 . 禹贡》,因红楼梦中“但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为广为知晓。“弱”常用于人物修饰,此处却用语修饰自然事物。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沿用至今,尽管这些词在句子中被人们广为流传,就其中的词语而言,明白其意义的人屈指可数。再者,“弱水”和“若水”在古代都表示水名,二者之间又有何异同?本文主要探讨“弱水”一词的释义和相关应用。

  • 标签: “弱水” 词义 “若水”
  • 简介:“疾”有“疾病”义,又有“急速”义,二者都是“疾”的常用义项,如“疾患”、“积劳成疾”,“疾驰”、、“奋笔疾书”等等。《现代汉语词典》将这两个义项视为同音同形关系而分立条目,作“疾1”、“疾2”处理。事实上,如果我们分析“疾”的字形结构就可以发现,“疾”的“急速”义由“疾病”义引申而来,这两个义项之间存在引申理据。以下略述其要。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疾病” 字形结构 义项 同形 同音
  • 简介:摘要:电红外传感器的无线监控报警系统具体牵扯到电红外探测模块、无线电收发射模块、数字编译集成电路模块、语音模块等,能够检测出人或者动物发出的7um到15um的红外线,在消防报警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就电红外传感器的无线监控报警系统的红外报警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 标签: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无线监控报警系统 红外报警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伏电站建设是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能源建设工作,为减少伏电站设备损失,促进伏电站进一步发展,应做好防雷设施,并控制好热斑效应。因此,本文将从伏电站现有防雷装置状况入手,分析其雷电危险性,并提出合适的防雷措施,且联系实际情况提出避免斑效应产生的措施。

  • 标签: 光伏电站 防雷装置 热斑效应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布式伏用大功率逆变器为例,根据各损耗器件自身特点和样机老化测试条件,寻找最能体现其热性能的典型温度点,并通过产品开发前期分析阶段对各个损耗器件典型温度的控制,达到提高整机分析精度的目的。

  • 标签: 逆变器 典型温度控制 光伏发电
  • 简介:题例一小明自制了一个测定水箱水位高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杆DP可绕0点转动,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当水面在A处时,水面高60cm,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在最下端;当水面在B处时,

  • 标签: 高度测量仪 滑动变阻器 解析 水箱水位 定值电阻 水面
  • 简介:一种利用无需校正并直接回应负荷的加热器,产生和维持特定的自我调控温度的技术,已用于伏镀锡和整平应用,且获得明显的改进效果。

  • 标签: 热技术 焊接效果 整平 镀锡 光伏 专利
  • 简介:摘要近年,绿色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在比例不断得到提升,尤其以太阳能的发展见著,我国的太阳能装机总量已经首屈一指。但是,随着装机密度地不断增加,太阳能电池板出现故障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斑故障,以其高温及高破坏性,常常导致电池板快速老化,腐蚀,甚至导致火灾。因此,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斑故障成为了重点。本文针对典型的斑故障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扫描法的斑检测方法,应用于分布式串联连接的伏组件的斑故障。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在检测上具有可靠性,快速性等特点。

  • 标签: 光伏组件 热斑故障 瞬时扫描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扫频相干生物测量仪(OA-2000)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前生物测量中的检出率、操作性及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80例1 030眼。采用OA-2000、部分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500和低相干光学测量仪Lenstar-LS900对患者眼球进行生物测量,记录并比较3种仪器眼轴长度(AL)的检出率、信息输入时间、检查时间、从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到打印时间以及总操作时长;分析3种仪器测量的AL、前房深度(ACD)、最小角膜屈力径线上角膜曲率(Kf)、最大角膜屈力径线上角膜曲率(Ks)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OA-2000的AL检出率为94.95%,明显高于IOLMaster 500和Lenstar-LS900的83.98%和8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71,P<0.001;χ2=46.208,P<0.001)。OA-2000的总操作时长为(109.34±2.22)s,明显短于Lenstar-LS900的(135.64±5.5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2000与IOLMaster 500测量AL、ACD、Kf、Ks的结果均呈强正相关(r=0.999、0.937、0.996、0.996,均P<0.001);OA-2000与Lenstar-LS900测量AL、ACD、Kf、Ks的结果均呈强正相关(r=0.999、0.965、0.995、0.996,均P<0.001)。OA-2000与IOLMaster 500、Lenstar-LS900测量AL的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0.19~0.20 mm和-0.13~0.17 mm,测量ACD的95% LoA分别为-0.23~0.23 mm和-0.18~0.16 mm,测量Kf的95% LoA分别为-0.48~0.47 D和-0.64~0.65 D,测量Ks的95% LoA分别为-0.49~0.47 D和-0.60~0.61 D。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眼,OA-2000、IOLMaster 500和Lenstar-LS900测量AL、ACD、Kf、Ks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同时OA-2000的AL检出率更高,操作更快捷。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生物测量
  • 简介:<正>《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说:“……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后没有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 标签: 线香 红楼梦 刘姥姥 念佛 俗事 颜色
  • 简介:“鄙”、“固”杨宝忠“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五蠹》)”课本注:“鄙,低下,粗俗。”按:“鄙”字与“仁”字相对为文,“鄙”就是“不仁”的意思。《淮南子·本经训》:“毁誉仁邱不立。”其中“毁”与“誉...

  • 标签: 形容词活用 中学文言文 名词 字处理 《说文》 《过秦论》
  • 简介:“小乙”一词习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现有辞书解释各不相同,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一的年轻男子,有的作指称排行第二的,甚至有的作指称排行最后的。请看以下五部辞书的解释:

  • 标签: 明清白话小说 指称 辞书
  • 简介:曹丕死后,曹姓皇族的权势逐渐衰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握国家的军政人权、威压皇帝,逐渐露出篡夺的野心。曹髦上台时,还是个小孩子。他眼看着大权一天天被削弱,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了,就把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找来,向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

  • 标签: 曹髦 散骑常侍 侍中 司马师 王沈 王业
  • 简介:<正>甲骨文有(隹攴)字,写作等形,旧不识。让我们先看看卜辞用例:1.贞,□帝隹变(隹攴)?贞,□帝不隹降(隹攴)?(续5.2.1)2.贞,其(有)降(隹攴)?(林2.22.1)3.[王](囗占)固曰,其降大(隹攴)?(乙2653)4.王(囗占)曰,其(隹攴),小?(乙7151)5.贞,(隹攴)其大(占水)(烈)?(前4.33.7)6.今(?)(秋)其出降(隹攴)?(林2.26.13)7.□申卜贞,方帝(血丁)(隹攴)?九月?(甲1148)8.贞,(血宁)(隹攴)于兇?(粹607)9.丙辰卜(宀万)贞,(?)告(隹攴)于□?一月。(前4.4.6)10.贞,其来(隹攴)?贞,亡来(隹攴)?(乙2595)

  • 标签: 甲骨文 用例 卜辞 自然灾害 同源字 鸟害
  • 简介:宋范成大有一首《白云泉》诗,全文如下:“龙头高啄嗽飞流,玉醴甘浑乳气浮。扪腹煮泉烹闘胯,真成骑鹤上扬州。”此诗前两句描写白云泉的外形、水质,后两句想象饮用此泉水的感受,唯独“烹闘胯”一语颇为费解,故《范石湖集》书末校记曰:“‘胯’,(清)黄(昌衢)刻本作‘勝’,是。”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理由有二:一、从版本的角度来看,在范成大诗集现存的几个明抄本以及作为整理本底本的清顾氏爱汝堂刻本均作“胯”,

  • 标签: 《范石湖集》 范成大 明抄本 诗集 刻本 感受
  • 简介:“渐近自然”刘雪梅陶渊明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是一篇研究作者身世、思想的重要文章,但对于其中一段相当重要的话,历代注家都未做出正确的解释。这段话是:(桓温)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孟嘉)答曰:“渐近自然。”对于这段话,著名学者...

  • 标签: “自然” 渐近 《陶渊明集》 人工痕迹 魏晋南北朝 《庄子·齐物论》
  • 简介:本文以务实的态度,对'美国梦'进行了具体、系统而又严谨的考察;指出它在意识形态属性上应归为'社会理想',而有别于纯粹的属于生理现象和过程的梦幻;它首先是移民的梦、个人的梦,但在北美反英革命中随着《独立宣言》(1776)的发表而上升为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宣言》也因引入'人人生而平等'并因而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而成为'美国梦的宪章',而'美国梦'也随之演变成为'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因为它赋予该民族以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特点;'美国梦'比流行已久的'自由''民主'更具普罗与生命色彩,但又不排斥此类概念。

  • 标签: 意识形态属性 《独立宣言》 移民社会 亚当斯 American Dream 英属北美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