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育问题惊人地困扰着15%想要组建新家庭的人群。尽管如此,不育的分子遗传因素大多还不清楚。不过,越来越多不育遗传因素正逐渐被发现。本综述主要讨论目前了解的男性不育的染色体因素,尤其是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组型的结构和数量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非整倍体是人类流产和发育残疾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主要起源于母体,但是人们正在关注单精子注射的安全性,因为不育男性的精子非整倍体水平明显比起配偶高。染色体组型结构和数量异常的男性产生非整倍体精子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本文还综述了精子非整倍体如何被翻译至胚胎非整倍体,以及植入前基因诊断在这些病例中的应用。如果可能,文章还会做一下临床方面的建议,并讨论一些新兴的阵列技术在植入前基因诊断中使用以及在男性不育的潜在应用。

  • 标签: Y染色体微缺失 男性不育 染色体异位 染色体非整倍体 不分离 植入前基因诊断
  • 简介:  染色问题是高考中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由于该类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两个计数原理分类分步解决,过程较为复杂,因而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即使是教师,一不小心也容易出错.笔者针对多年高三复习过程及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染色问题进行解法剖析,寻求共性和规律,得出了一般性的解决方法.……

  • 标签: 中染色 染色问题 解法探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首先需要进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优良的染色体制备技术是其他技术的先决条件.随着各种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染色体制备技术取得长足进展,本文主要介绍动、植物几种主要的染色体制备方法.

  • 标签: 染色体 制备 动物 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提供一种安全、简单、易于制作的标本制备方法。方法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吐温-80破坏分枝杆菌的索状因子,使其在培养基中形成分散浑浊生长,经高压灭菌后加入背景成分。结果细菌含量比临床标本多,细菌形态、排列与临床标本无差异,背景效果好。结论该方法安全、简单、易于制作,教学效果较好。

  • 标签: 抗酸染色 教学 标本制备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国内以及国外对于草木染的相关研究变得更为深入,针对草木染的相关研究已经形成了系列的染色谱系,但是其中很多都属于单色的染色形式。本文主要从影响草木染的染色基本因素进一步出发,依照媒染染色的主要方式以及套染染色的主要形式来提出同色同媒、同色多媒以及多色多媒的基本染色形式,有效增加草木染在实际生活之中以及艺术创作等相关领域指捏染色的多样性以及可能性。

  • 标签: 草木染 染色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网状纤维是网状结缔组织的一种纤维,为分支交织成网的纤细纤维,由含有糖蛋白的胶原蛋白组成。在一定病理条件下,可能转变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意义显著,染色方式诸多,极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后对影响网状纤维染色的相关因素以及解决方式进行全面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影响因素 解决方式 质量提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妇女白带病原体CTB染色检验技术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和卫生部“十年百佳”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技术)用于妇科普查。结果通过对972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异常标本进行的CTB染色技术分析,其总阳性检出率为99.69%。其中滴虫检出率为5.35%、霉菌检出率为22.02%、阴道加特纳氏菌检出率为40.12%、纤毛菌检出率为1.75%、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1.19%、淋球菌检出率为0.21%、单纯白细胞异常增多检出率为14.20%。阴道加特纳氏菌检出率最高,已成为由性传播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阴道二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结论CTB技术用于阴道分泌物病原体的检验,可同时做滴虫、霉菌、纤毛菌、加特纳氏菌、线索细胞、淋球菌、条件致病菌等的检查。方法简单、染色快速、结构清晰、一片多用,非常适合妇科白带涂片多项病原体的快速检验。

  • 标签: CTB技术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对竹浆纤维染色,研究竹浆钎维的上染率、染色速率、染色提升力,并与粘胶、棉的染色性能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竹浆纤维染色性能优异,并具有较好的染色提升力和染色牢度。

  • 标签: 竹浆纤维 上染率 染色速率 提升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某些由于父母染色体异常造成的胎儿特殊的染色体结构重排会出现与理论上不一致、且易导致误诊的核型。本文报道一例胎儿dup(14q)病例,通过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联合基因芯片等检测方法发现其为父亲染色体倒位重组所致。提示多种诊断方法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揭示病因,避免误诊和漏诊,预防可能的出生缺陷。

  • 标签: 染色体倒位 产前诊断 dup(14q) 染色体重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少弱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体微缺失(AZF)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ZF缺失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予以不孕患者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 标签: 染色体相对长度 小Y染色体 少精 弱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 荧光染色法与萋 - 尼染色法检测 对 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 影响 。方法:选取某 院 2018 年 2月至 2019 年 2月间收治的疑似结核病且出现症状的患者痰液标本共 120 例样本 ,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荧光染色法 进行检测的设定为荧光组 ,给予萋 - 尼染色法 设定为染色组 ,每组 60 例检测样本。分别对痰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并对两组检测以后相应的效果以及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通过对两组实际检测查出率进行对比发现,染色组即采用 萋 - 尼染色法 检测的查出率为 63.33% ( 38 例) ,荧光组即采用 荧光染色法 的组别检测查出率为 95% ( 57 例)。两组对比,采取 荧光染色法 的染色组检测查出率明显高于采用 萋 - 尼染色法 的染色组,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实际临床检测过程中,采取 荧光染色法 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准确查出率要高于 萋 - 尼染色法 ,因此在满足正常条件下,可以推广使用 荧光染色 法进行相关检测,以提高检测率 。

  • 标签: 荧光染色法 萋 - 尼染色法 结核分枝杆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S切片染色套液与常规染色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作用与效果,为病理制片寻找更为环保、健康的制片方法。方法收集2000例病理切片标本,分成2组,每组1000例,分别用GS切片染色套液和常规染色液行H-E染色,观察制片效果。结果使用GS切片染色套液和常规染色液制出的切片按照H-E染色质量评定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环境中,使用常规染色液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结论GS切片染色套液可以代替常规染色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

  • 标签: GS染色套液 常规染色液 二甲苯 染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