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连接,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为脊椎活动的枢纽。每个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三个部分组成,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休,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继之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驰,或产生裂隙,这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弯腰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破裂和髓核向后外侧突出。少数患者腰部着凉后,引起张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而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是腿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常在腰骶部附近,在腰椎下段棘突旁和棘突间有深压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多为单侧下肢痛,若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位于椎管中央时,可为双侧疼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屈髋、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病程较长者,其下肢射痛部位感觉麻木。

  • 标签: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中医院骨科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时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内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中药内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0.00%、有效率为46.00%、无效率为4.0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20.00%、有效率为52.00%、无效率为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数据均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显著减少病情复发,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手法 中药内服 治疗效果
  • 简介:清代诗人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写道:“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写文章要像群山一样“壑谷幽深,峰峦起伏”,才能引人入胜。波澜起伏的文章,不论长短,总能紧紧拽着读者的心,让他们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命运悲喜,或屏气凝神,或蹙额动容,弥久不倦。

  • 标签: 艺术表现手法 壮语 抑扬 写作 清代诗人 文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电针、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2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患者和观察组1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仰卧位拔伸整复发电针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给予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5,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的有耳鸣耳聋、颈项痛、恶心呕吐、眩晕、头痛、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等(P<0.01),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的有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头痛、头晕、颈项痛等(P<0.01)。结论对颈椎病颈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针刺治疗和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电针治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日常工作情况恢复的比较快,但是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电针治疗明显优于针刺治疗,有助于重建颈部平衡并使颈部软组织痉挛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椎病颈痛 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电针 针刺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交通发展,意外创伤发生率呈逐渐上升态势,其中肱骨髁上骨折就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创伤。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创伤,采取手法复位闭合克氏针内固定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是临床常见手段,术后采取石膏做外固定。其手术创伤小,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固定牢靠,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为首选方案。

  • 标签: 手法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有椎间盘连接,构成脊椎骨的负重关节,为脊椎活动的枢纽。每个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三个部分组成,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休,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继之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驰,或产生裂隙,这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弯腰提取重物时,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纤维破裂和髓核向后外侧突出。少数患者腰部着凉后,引起张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而促使已有退行性变的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是腿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常在腰骶部附近,在腰椎下段棘突旁和棘突间有深压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多为单侧下肢痛,若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位于椎管中央时,可为双侧疼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屈髋、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病程较长者,其下肢射痛部位感觉麻木。

  • 标签: 针刺结合龙氏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手法与传统手法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出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盘突出症髓核脱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法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法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出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失为一种优良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腰椎盘突出 传统手法 神经根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均联合中医骨伤手法和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68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34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44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46-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与手法复位(CMR)治疗踝关节骨折(AF)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本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接诊的98例AF患者,其中Lange-Hansen分型II型30例,III型36例,IV型32例。对其中49例患者采取ORIF治疗,为ORIF组;对另外49例患者采取CMR治疗,为CMR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X片Leeds评分,4、6、12周骨折指端骨痂生长情况和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两组疗效相比,ORIF组II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100.0%(16/16),CMR组为92.9%(13/14),ORIF组III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82.4%(14/17),CMR组为57.9%(11/19),ORIF组IV度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75.0%(12/16),CMR组为43.8%(7/16),两组II度损伤患者疗效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III-IV度损伤患者疗效相比,ORIF组明显优于CMR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IF组4、6、12周骨痂生长评分明显低于C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R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分别为(11.2±2.4)d和(5346.5±439.3)元,而ORIF组为(17.4±4.1)d和(16352.4±1252.3)元,CMR组明显少于ORIF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R治疗AF,骨痂生长情况好,且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更少,但ORIF治疗时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更优,需要根据患者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法复位 踝关节骨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急诊手法复位结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Gartland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益性与必要性。方法对我院门急诊35例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首诊采取手法复位纠正骨折移位并石膏固定,限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同时参考Flynn临床功能评价标准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35例病儿术后均获痊愈,除两例失随访外,按Flynn临床功能评价标准33例肘关节优26例,良6例,差1例。结论门急诊及时有效的手法复位为手术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创造条件,减少切开复位的几率,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骨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药物活血化瘀及解除局部炎症反应,观察组使用中医骨伤手法局部治疗,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为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效果,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4%,对照组为53.3%,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中医骨伤手法,再加上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明确,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语文新课标语言文字的训练涉及到“阅读理解”、“积累运用”几个方面。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的重要补充和扩展,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坚实基础。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积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能让学生出口成章,自然、连贯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大量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 标签: 阅读积累运用语文素养读写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重视诵读,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 标签: 文言文教学方法积累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有10例临床治愈,17例好转,其总有效率为90%,相较于牵引对照组的6例、18例及80%,手法治疗组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仰卧位拔伸理筋手法联合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可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理筋手法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内服、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2008年来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病例,给予“化瘀利浊方”内服、外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的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治愈96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药内服、熏洗配合手法治疗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内滑膜环境,促进炎症消退,积液吸收,比常见保守治疗时间缩短,部分病例避免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内服 熏洗 手法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