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复杂,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即对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常见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的鼓励生育政策,造成了新生儿出生数量的激增以及孕产妇的高危病例越来越多,这都使基层医院产科工作中存在着医生资源紧张、风险上升、人才匮乏等问题。产科管理人员通过完善产科专业培训,构建产妇风险管理系统,制订科学合理的资源引进规划,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健全产科管理制度,以适应产妇的医学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产科服务水平,降低对产妇生产风险影响,缓解医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保证母子平安,改善产妇的生存品质,科学合理、高效使用医院公共资源,以解决因鼓励计划生育政策而造成的医院公共资源短缺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基层卫生院妇产科医师如何避免医疗错误。 方法: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随着当下二胎政策的开放,导致孕妇数量直线上升,使得人们对孕妇和新生儿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显著提高。而孕妇分娩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孕妇的妊娠期间,一旦发生任何一个意外,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都会对母婴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结果: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医疗水平提高了,能够显著降低母婴死亡率,但是对于一些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医疗设备比较落后,加上医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多少可能会发生一些医疗错误,对母婴健康以及安全带来一定影响。 结论:针对基层妇产科医师常见错误,需要对基层医师加强系统培训,严格把握妇产科诊疗步骤,遵守技术规范,避免医疗错误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基层卫生院 妇产科 医师 如何避免 医疗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存在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选取在妇产科就职的25名护士为对象,根据研究时间分组,2020年7月-12月为对照组,行护士常规管理;2021年1月-6月为观察组,行护士分层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考核合格率大于对照组,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管理应用护士分层管理,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与护士考核合格率。

  • 标签: 妇产科 护士常规管理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护理考核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并总结有效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卫生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回顾,得出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有效护理对策。  结果:在对60例妇产科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有21例(35.00%)病人是由于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而出现护理问题,有25例(41.67%)病人是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而引发护理问题,有9例(15.00%)是由于护理人员因为药物管理及使用不当而引发护理问题,另外还有5例(8.33%)病人属于其他原因引发护理问题,如病人自身安全观念不强等。  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护理安全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问题有护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及护理人员药物管理及使用不当等,对以上护理问题迸行研究分析,可总结出以下防范对策: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及强化药物的营理及使用机制等。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妇产科护理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基层妇产科的医疗实践中,常见疾病对女性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妇产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干预措施,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实地调研,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方法,并对其在基层医疗环境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评估。

  • 标签: 基层妇产科 疾病预防 干预措施 女性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是妇科手术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医院的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的护理研究,旨在通过有益的学术探讨,推动整个妇产科综合病房护理工作的进步。

  • 标签: 妇产科 综合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2171例患者,其中5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2.49%。54例感染患者中包括13例产科患者,41例妇科患者。结果呼吸道、消化道、手术切口是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妊娠并发症、导尿管留置、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化疗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妇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易感染部位加强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感染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因素 护理措施
  • 作者: 刘红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名医》 2016年第4期
  • 机构: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铁山街道办事处,本科,主管护师,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卫生院,邮编2664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42例患者的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342例中,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为2.8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占36.84%,其次为泌尿道占21.05%、消化道占15.79%。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50岁、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10d。结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住院时间长等,应加强护理,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妇产科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此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在乡镇医院妇产科接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产妇分娩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剖宫产几率和分娩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后有效的减少了分娩风险,对新生儿生命也起到了较高的保障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医院妇产科接生中运用心理护理,有效的减轻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应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乡镇医院 接生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乡镇医院妇产科接生中的作用。方法资料选择乡镇医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准备分娩的产妇74例,以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接生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SAS、SDS得分以及产程时间、剖宫产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乡镇医院妇产科接生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降低接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乡镇医院 妇产科接生 作用
  • 简介: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不仅严重阻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是医院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该研究就全面分析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其防范措施,皆在为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

  • 标签: 医院 妇产科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防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做好妇产科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基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合计80例纳入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考组(n=40,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n=40,优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管理后的依从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妇产科患者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行适用。

  • 标签: 妇产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导致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妇产科历年诊治并接受住院治疗的750例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整理和分析,并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需求,筛选出其中在本院妇产科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造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认医院感染的首要因素;患者在本院接受相关住院治疗的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结果 在所收集整理的750例患者中,共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37例,感染率为18.27%;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致病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是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年龄较大(超过50岁)、进行了易感部位手术的患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流程和规范进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以减少和预防妇产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

  • 标签: 妇产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特点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与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妇产科在2022年4月-2023年12月接收11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感染防控护理时,综合护理作用更显著。因此,可加强对综合护理考量力度。

  • 标签: 妇产科 感染 防治 综合护理 感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特别是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同时产房工作压力大,而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因此,应增加对职业危害的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通过对我院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产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