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恢复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麻醉科收治的麻醉患者83例进行观察分析,观察本组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情况,并针对心电图异常的患者进行标准心电图描记波形,同术前进行比较,分析心电图的改变和麻醉以及手术之间的关系,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和护理。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15例(18.07%)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随后通过在本院对症处理后有14例(93.33%)患者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6.67%)患者未完全纠正,但均好转。结论临床中处于麻醉恢复的患者可能由很多因素导致其心电图改变,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麻醉药物的应用、手术的刺激、机械性刺激、电解质(或酸碱)紊乱以及自身循环功能较差等,此时应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病理改变,密切监测其心电图,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 标签: 麻醉恢复期 心电图改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风恢复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取的中风恢复患者80例,并对其进行对应的康复治疗和护理。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入院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是(1.3±1.1)分;入院后一个月,评分为(8.8±3.5)分;入院后半年,评分为(13.2±4.1)分。所以治疗的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恢复的患者实施对应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是必要的,可以加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恢复期 康复治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无痛内窥镜检查术麻醉恢复护理的特点。方法1831例门诊行无痛膀胱镜、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术毕入恢复室观察患者SPO2、心率、BP、呼吸、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831例患者中有1770例术后SPO2、心率、BP、呼吸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1779例患者术毕即呼之睁眼,其余52例均在3分钟内清醒。出现不良反应有181例,其中恶心呕吐31例,术后腹痛腹胀79例,心率过缓33例,呼吸缓慢38例,入恢复室后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患者均恢复正常自行离院,无一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门诊无痛内窥镜检查术虽然较为舒适,但由于麻醉及药物影响均可导致患者术后呼吸、循环抑制,只有加强麻醉恢复患者的管理,特别是对SPO2、心率、BP、呼吸的监测,针对不良反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安全离院。

  • 标签: 无痛 内窥镜检查术 麻醉恢复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手术全麻后的变化情况,总结全麻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50例在我院就诊并行全麻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低温、高温)、血压(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苏醒情况及舌后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高血压、低血压、低血氧、低温、苏醒延迟及舌后坠等现象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麻醉后并发症发生,并可促进患者及早苏醒,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麻醉 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康复治疗)与研究组(康复治疗+益气活血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康复治疗脑卒中恢复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益气活血通络汤 临床疗效 康复治疗 恢复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梗死容易遗留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患者因此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在脑梗死患者病程的恢复,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尤为重要,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1例脑梗死恢复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语言训练等,应用人文关怀理论,采用科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科学、人性化的理念中注重细节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恢复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中风患者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到2013年7月间48例中风恢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出临床护理的措施。结果通过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48例患者的肢体肌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好转并出院,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率较高。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中老年中风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风 恢复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脑梗死恢复的临床价值。 方法: 在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选取 150 例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法,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法的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阶段的脑卒中量表、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Barthel 指数。 结论: 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治疗脑梗死恢复的患者联合实施针灸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上的损伤,减少后遗症的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瘫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功能障碍,偏瘫患者预后如何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恢复与改善生活质量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运用功能训练、针灸、理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可大大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同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也将有助于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偏瘫 康复治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法治疗中风恢复患者的护理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中风恢复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后,护理组ADL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与护理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中风恢复患者快速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实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 恢复期 中医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脑梗死恢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共计选取56例患者入组,疾病类型是脑梗死恢复,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1月。56例患者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8例;康复护理)和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NHISS评分、Barthe指数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恢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梗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入脑引起脑血管的阻塞,造成脑组织缺血、脑软化,引起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甚至偏瘫、发音障碍、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急性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遗留肢体活动欠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问题,需要加强康复护理指导,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对脑梗康复护理策略进行探究。

  • 标签: 脑梗 恢复期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脑梗病人在恢复中的恢复保护疗效的观测与研究。项目共选择了我院在2019-2020年进行治疗的脑梗老年病患者100例,并以简单的方式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治疗组病人均采取了恢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采取了普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病人均实行了三个月的治疗后对病人的恢复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通过,对2组均实行了共计三个月的治疗后,可看出实行恢复保护的治疗组病人的恢复疗效是显著高于实行了普通护理的研究组病人的恢复疗效。结论通过对2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我们看出实行恢复护士的治疗组病人的恢复效果要远远高于实行普通治疗的研究组病人的恢复疗效,说明将恢复护理应用于脑梗病人的恢复,可以有效的提高病人的各种机能,管理症状,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的临床反应,缓解病人的紧张的心情,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实行护理干预的具体疗效。方法:对本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3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n=15,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15,给予强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及掌握健康知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及掌握健康知识情况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及掌握健康知识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心肌梗死 老年 恢复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在脑梗塞病人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科病房在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功能锻炼应用到脑梗塞病人恢复中,有助于降低患者后遗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应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功能锻炼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