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学子状告母校的案件频频发生,1999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1999年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2000年王纯明诉南方冶金学院案,2004年余某诉南昌大学案,2006年孙振伟诉河南师范大学案等。这些不断涌现的高校学生诉母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高校处分与学生受教育权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不断加剧。这种冲突一方面表明了我国法制环境的改善和进步,显示了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正在深入高校;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成熟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处分权 公立高等学校 学位评定委员会 南方冶金学院 高校学生 学生受教育权
  • 简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对学生的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学生一旦受到处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伴随学生终身,永远无法消除。本文列举部分“985”高校带有学生处分后补救性质的具体条款,探索学生受处分后的补救机制,减轻处分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 标签: 学生处分 处分解除 处分撤销 补救机制
  • 简介:法发[201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

  • 标签: 刑事处罚 解放军军事法院 生产建设兵团 情节恶劣 量刑情节 如实供述
  • 简介: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无论合法或不合法,均有可能给公民的自由权利造成损害。在法治国家中,对人民因此所受之损害,皆产生应如何以财产给付予以弥补之问题。因公权力不合法之行使,致个别人受有不利益,而由国家以财产给付所为之弥补措施,为国家赔偿。

  • 标签: 刑事赔偿 国家机关 自由权利 法治国家 弥补措施 国家赔偿
  • 简介:笔者经历过一个案例:甲与乙系同一村委会村民,居住在同一条街道,对门相望,关系要好。2000年7月的一天,甲与乙共同参加完一合同谈判,回家途中,甲因酒后驾驶与前车相撞,致使乙受重伤昏迷,送医院五天后仍不醒,不治身亡。在此先不讨论甲要承担的刑事责任。案件发生后,笔者作为乙方的亲属,既是学过法律的大学生,又是在司法机关工作,就被专门请回去作为与甲方谈判的主要代表。在翻阅了有关法规后,参照政府

  • 标签: 公民社会 和解公民 社会治理
  • 简介:刑事照相及其设备在刑事技术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常用刑事照相设备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应用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刑事照相 设备 应用
  • 简介:刑事政策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实证主义刑事政策下出现的人身危险性将刑事政策和刑事责任联系在一起,人身危险性此时成为决定责任存在和大小的依据。在人权与法治刑事政策下,人身危险性实现了从征表潜在犯罪可能和处罚依据到征表犯罪原因和预防的转变,表现在刑法机制上,是积极责任主义到消极责任主义转变的结果,这也同时促使人身危险性具有了减轻刑罚之意义。因而,刑事政策对刑事责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为处罚结果意义上之责任的影响,二是对作为责任主义之"责任"的影响,在刑法机制上,前一影响是通过后一影响完成的。在刑事政策视角下,我国刑事责任的转型应实现向责任主义的倾斜,并通过人身危险性角色的转变使传统刑事责任消解单纯处罚结果之内容从而具有预防之功效,最终实现传统刑事责任内容、功能乃至地位的转变。

  • 标签: 刑事政策 刑事责任 责任主义 人身危险性
  • 简介:无权处分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包括对缔约人的效力与对原权利人的效力。对缔约人而言,在缔约人为善意时,属于认识错误的问题;在转让人为恶意而受让人为善意时,合同的效力为可撤销;在双方恶意时,合同原则上无效,原权利人则有权决定其有效。对原权利人而言,权利人通过对无权处分行为的追认代替转让人成为了合同当事人,针对权利人的追认权,法律应赋予受让人撤销权。善意取得能够排除受让人撤销权,转让合同有效,但不能以此说明转让合同有效是善意取得的要件;受让人撤销合同的,将排除其善意取得,也不能以此说明善意取得是转让合同的要件。善意取得是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与无权处分合同是否有效没有直接关系。

  • 标签: 无权处分 转让合同效力 善意取得
  • 简介:冷冻胚胎由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具有生物人的整套遗传基因,具有孕育成自然人的潜在可能性。因此,为了提高对冷冻胚胎的保护,应该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定性为具有最高物格的生命伦理物。基于冷冻胚胎是生命伦理物的法律属性,冷冻胚胎的处分方式主要包括四种:保存、捐赠给不孕不育夫妇、捐赠用于医学研究、医学销毁。为了满足特殊的社会需要,应该适度有限制的开放代孕。

  • 标签: 冷冻胚胎 法律属性 生命伦理学 代孕
  • 简介: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纠纷日益增多,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校学生处分权力的无序扩张及滥用问题。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程序是控制和约束权力的最佳手段。基于我国高校程序管理薄弱的现状,文章在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正当程序等的要求,提出了健全我国现行高校学生处分程序的制度体系,并对完善高校目前的学生处分程序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 标签: 学生处分 程序控制 正当程序 管理流程
  • 简介:中央纪委网站通报显示,2016年1—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0.5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0.1万件,谈话函询4.2万件(次),立案19.3万件,处分16.3万人(其中党纪处分13.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1人,厅局级干部1100余人,县处级干部7300余人,

  • 标签: 县处级干部 党纪处分 纪检监察机关 中央纪委 信访举报 处置问题
  • 简介:目前理论和立法所使用的行政处分概念比较混乱,需要加以澄清和规范.行政处分的当事人应当限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与政纪处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政处分必须以违法行政为前提,是违法行政所导致的一种法律责任.

  • 标签: 行政处分 纪律处分 公务员 行政法 政纪处分 违法行为
  • 简介:《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无权处分立法及司法实践在两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之债权合同有效之观念业已深入人心,该观念与比较法发展的潮流亦高度契合。建议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当事人设立债权债务之行为不因行为人无处分权而无效,物权或者其他权利之变动行为效力未定。但是,该效力未定不得对抗第三人之善意取得以及不动产登记之公信力。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物权或者其他权利之变动自始有效。

  • 标签: 民法典 无权处分 制度构建
  • 简介:被骗者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是诈骗犯罪客观要件中的核心要素,而诈骗犯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中的“处分行为”是“不成文之构成要件要素”,被骗者必须具有居于财产处分的地位和权限,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期发布的司法解释认为,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解释受到了“机器不能被骗”观点的质疑。ATM机的法律性质应为银行发出的要约邀请,银行管理者在信用卡只能由本人持有的这一国际规则下做出了凡是经过ATM机验证的人皆为持卡人本人的推定,因此,ATM机具有处分财产的地位和权限。

  • 标签: 诈骗犯罪 财产处分 合理性 信用卡诈骗
  • 简介:从诈骗罪的理论构造出发,可以将诈骗罪理解为盗窃罪的间接正犯。但通说认为诈骗罪和盗窃罪这两者是排他性关系,于是明确区分两者成为必要,而其中区分的关键又在于处分行为的有无。但恰恰是这一点,成为刑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争论的焦点又聚集在处分意识的有无上。对于具体有形财物的侵害行为,因为诈骗罪和盗窃罪都明确将之作为处罚对象,所以对于处分意识应作严格理解,这样有助于区别盗窃罪和诈骗罪;但对于无形的财产性利益的侵害行为,我国刑法典中规定的盗窃罪和诈骗罪并未对之提供有力的保护措施,所以对于被害人的处分意识应当做较为缓和的解释。

  • 标签: 处分行为 有意识的处分行为 无意识的处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