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侵犯行为的社会控制旨在将网络侵犯行为的发生控制在一个适度水平,最终实现对一定社会秩序的维持。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对网络侵犯行为有效社会控制的目的,需从科学区分网络侵犯行为的类型,构建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积极创建网络行为规范,实现网络社会控制主体的多元化,加强网络技术防范和网络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等多方面共同着手。

  • 标签: 网络空间 网络侵犯行为 社会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导医工作以提高护理工作管理水平,使患者满意。方法充分发挥导医护士的导向、咨询、宣传、健康教育等作用。结果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缩短了时间,并了解和掌握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结论通过进一步完善导医工作,提高了就诊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社会认可度。

  • 标签: 导医护士 就诊服务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行政行为,目前学界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研究不多,对其法律性质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厘清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相关的法律问题并加以规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有行为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并非是一种类型化的行政行为,而是属于非类型化行政行为的范畴,其性质上表现为行政法律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两种基本形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权在日常检查中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法律法规设定的职权,不仅不构成越权,而且是其职责之所在。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的规制主要通过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以及司法控制。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的发布,除法律法规的授权以外,至少需要有组织法上的依据,就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尽可能规定出详细的授权范围以及完善的行政程序以及司法救济等,以便尽可能使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法治化。

  • 标签: 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法律性质 法律规制
  • 简介:写作是儿童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它表现为儿童用文字将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想到的东西以有条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创造出一定的文本。现有的关于儿童写作的许多著作或文章,直接将写作当成一种实用性的、技能来进行阐述,并按照写人、写物、写事的主题或记叙、说明、

  • 标签: 写作教育 儿童 社会行为 反思 语言技能 文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婚前性行为的健康状况,探讨避免女性婚前性行为带来不利健康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9年8月门诊接诊女性婚前性行为260例的资料。结果意外妊娠176例,其中在校大中学生占22%;生殖器感染113例,占同期生殖器感染3%,其中非特异性阴道炎39例,滴虫性阴道炎15例,霉菌性阴道炎17例,宫颈炎12例,淋病13例,尖锐湿疣10例,梅毒5例,艾滋病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2例。结论女性婚前性行为比例逐年增加且越来越低龄化,倡导社会扩大宣传教育女性避免婚前性行为或指导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和生殖道感染以及其他疾病传播.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早孕流产 性传播疾病 近远期病率
  • 简介: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三至六岁是幼儿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家庭教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还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由于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家庭教育方法的偏差与不当,导致幼儿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幼儿产生

  • 标签: 幼儿德育 家庭因素 不良行为 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 启蒙教师
  • 简介: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家长对孩子越发的溺爱,导致他们娇生惯养、嚣张跋扈。而教育实践中也发现幼儿的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十分缺乏分享意识。由此造成了幼儿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分享作为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之一,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重视。幼儿园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场所,3~4周岁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已开始具备初步的道德认知能力,对分享行为已有感知。文章着重阐述了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启蒙教育。

  • 标签: 小班幼儿 分享 分享行为 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失眠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失眠是指一种持续长时间对失眠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常见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多梦早醒、醒后感到不适或疲乏等。由于失眠,大脑及人体的系统未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降低机体抵抗力,大大延缓了疾病早日康复。依靠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效果并不满意。我科在2009年对80名失眠患者进行了彻底的原因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不同的患者,制订了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失眠 原因 心理 行为干预
  • 简介:偏食行为是指幼儿在进食时,明显表现出抗拒反应,如抗拒吃某类食物,强迫进食时会哭、呕吐,有明显的食量减少,进餐速度很慢,拖延时间等。

  • 标签: 幼儿 偏食行为 正强化物
  • 简介: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的消费观念日趋多元化,他们具有独特的思想、开放的心态、张扬的个性等新特点给高校校园带来了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这给高校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现象来分析其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如何建立健康的消费观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消费现象 消费行为
  • 简介:广州孕妇拒签事件反映了医疗服务实践中应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告知义务,医患互信缺失以及法律规定缺乏弹性等问题,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实务处理和法律规定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 标签: 医疗告知 医患互信 法律僵硬 改进
  • 简介:摘要传统教师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观念,这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展开创新教育行为,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创新行为进行研究

  • 标签: 小学数学 创新行为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医学上,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因此,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特别重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相关的行为矫正,以保证他们在学校里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并使自身得到发展。接下来本文从什么是儿童自闭症、儿童自闭的原因及症状、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矫正方法、行为矫正时应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展开阐述。

  • 标签: 自闭症儿童 行为矫正 教育教学工作 传授知识 发育障碍 系统失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我市常住户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抽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本文入组研究的儿童进食频率最高的食物依次是米饭、蛋类、蔬菜和水果;仅50.82%(370/728)的儿童表现为不挑食或偶尔挑食;91.76%(668/728)的儿童除正餐外还进食各类零食,其中61.68%(449/728)的儿童主要以水果为主;62.77%(457/728)的儿童可以做到在固定的位置上进餐,不随便离席,但边看电视边用餐及边玩边吃的行为较为普遍。52.34%(381/728)的儿童在幼儿园里进餐比在家里表现好,有19.78%(144/728)的儿童经常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餐厅进餐。针对上述不同饮食行为问题;经过9个月的积极干预及随访,干预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由(19.73±0.12)分明显下降到(14.31±0.22)分(P<0.05)。而对照组的9项饮食行问题的综合评分在T0~T4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T1~T4各时间点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改善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交互式干预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干预方法。

  • 标签: 儿童 饮食行为 问题 干预
  • 简介: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大学生出现了自杀、弑父、弑母等不孝极端行为。本文从中国孝文化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产生不孝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抑制大学生不孝极端行为的思路和对策。

  • 标签: 孝文化 大学生 不孝极端行为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