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吕进先生是我敬重中国诗评家,我是2007年10月在第二届东南亚诗人大会上认识他。那次会议在广东韶关举行,吕进先生为会议提供了论文《东南亚诗歌:本土与母土》。他写道:"东南亚是华文诗歌正在成熟一个富有特色组成部分,蕉风与华韵交融富有艺术魅力。"在会议闭幕式上,他又受邀为会议做学术总结。

  • 标签: 吕进 诗学 华文诗歌 2007年 东南亚 艺术魅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7
  • 简介:文本感兴激活、文本语言阐释、文本深层结构阐释、文本与语境相互阐释、文本独特意义阐释,这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阐释文本语言并由此显示其感兴蕴藉文论方式,这就决定了兴辞诗学应当形成自身文本阐释圈

  • 标签: 兴辞诗学 文论兴辞 特色文论
  • 简介:选取中国诗学研究中三部有代表性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和评述,重点分析了最新诗学成果《中国诗学通论》,从中总结学术研究成功经验和方法,以期对当代较为浮躁学术界有所促进。

  • 标签: 研究方法 诗学研究 《中国诗学通》 古代诗学 诗歌
  • 简介:《中外诗歌研究》编者按:《吕进诗学隽语》一书由泰国诗人坚盖·塞他翁(中文名:曾心)先生与中国钟小族先生主编。此书将由泰国、中国大陆、台湾分别出版。泰版由泰国留中大学出版社出版。坚盖·塞他翁先生生于曼谷,是泰国著名诗人,尤以小诗见长,早年曾留学于中国厦门大学中文系,有著作多种。吕进先生是我敬重中国诗评家,我是2007年10月在第二届东南亚诗人大会上认识他。那次会议在广东韶关举行,吕进先生为会议提供了论文《东南亚诗歌:本土与母土》。他写道:“东南亚是华文诗歌正在成熟一个富有特色组成部分,蕉风与华韵交融富有艺术魅力。”

  • 标签: 吕进 诗学 《中外诗歌研究》 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陆 2007年
  • 简介:"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不仅创作了丰富诗歌,而且有着鲜明创作思想。他反对"害了贫血症文艺",批评只重视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胡适之体";提倡"为大众写"、"写大众需要知道事"、"照大众说话口气写""大众文"。他创作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承继。

  • 标签: 陶行知 诗学思想 大众文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第二是现实社会文化问题正面研究,不论我们是研究现代文学问题还是古代文学问题,对于文学文化研究来说

  • 标签: 文化诗学 新理性 理性精神
  • 简介:律诗兴起于齐梁,成型于唐代,盛唐律诗多高华流丽、绝尘脱俗之作。杜甫开始改造盛唐律诗,杜牧继承并发展了杜甫。杜牧律诗突破盛唐律诗工稳典丽,故意打破常规,在律诗中以己意为主,大量运用虚词、单句、拗句,并融入大量议论,使得其律诗创作更加灵动自然,议论横生,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均有极大拓展,对宋诗有着深远影响。

  • 标签: 杜牧 律诗 变体 影响 宋诗
  • 简介:船山对诗歌创作心理规律有精深独到见解,曾借用了佛学“现量”这一术语,表达诗创作心理机制或心理特征。本文不同意有的论者将船山诗学“现量”释为“审美感知”诠释,而认为“现量”美学内涵应是“审美直觉”。在船山诗学中,“现量”(审美直觉)更多地被表述为“心目”、“以心目相取”或“即景会心”。船山“现量说”是对前代诗学关于诗创作艺术心理研究成果兼综与超越,达到了中国古代诗学创作心理研究最高水平。

  • 标签: 王夫之 船山诗学 现量说 美学内涵 审美直觉
  • 简介:中古是与上古、近古相对概念.它基本特质就在于对诗之为诗问题探索.中古诗学围绕着诗歌应该写什么,应用什么语言风格写,诗歌有什么用问题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1.汉末(顺、献之间)--西晋末(永嘉年间),"诗缘情而绮靡"是这一阶段诗歌发展基本走向;2.西晋末--东晋末,是玄言诗主导诗坛阶段.诗体道而平淡是这一时期诗坛基本倾向.3.刘宋--唐初贞观前后,这是中古诗学总结时期.其基本发展趋势是诗歌由玄言诗"体道"转向"体物",并向着缘情回归,从而为最终复归于"言志"作着准备;在诗歌风格上则由平淡经由秾艳而趋向清丽.中古诗学发展内在动因至少有这样两条:质文代变,追求陌生化审美心理;中古诗学探索特性.

  • 标签: 中古 诗学 分期 玄言诗 言志 审美心理
  • 简介:不能把孩子精神世界束缚于学习之中,他应当不仅成为一名学生,而且首先成为一个胸怀广泛兴趣和志向的人。在启发儿童潜在能力及表现技巧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创作指导必须与欣赏指导密切配合,使儿童诗歌创作指导成为一种有趣教学活动。

  • 标签: 儿童诗歌 学习策略 创作指导 精神世界 潜在能力 教学活动
  • 简介: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诗深受人们喜爱。其诗歌文艺观以尚俗诗学观为主,表现为“尚实、尚俗、务浅”。这种诗学观受到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影响,白居易希望诗歌对于人民有所教化;当然,白居易追求尚俗诗学观与中唐发达城市经济与世俗文化密不可分,这种环境是其诗学观形成现实土壤;与尚俗诗学观相适应,则是白居易追求诗歌思想、语言浅近,这种务浅特点也是白居易诗歌较为明显缺陷。

  • 标签: 白居易 尚俗诗学观
  • 简介: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各册都收入了几篇古诗。在教学中如果能选取与所学古诗某一方面相同或相近古诗来进行拓展,则既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阅读面,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 标签: 古诗 教学中 小学语文 大学生 课堂效率 阅读
  • 简介:以黄庭坚为代表江西诗学,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影响甚巨。自它形成之日始,特别是自吕本中撰《江西宗派图》提出“江西宗派”之后,便引起了诗评界高度关注,学者们就其诗学理论与诗歌创作纷纷发表评论,或褒或贬,见仁见智。这些评论尽管只是局部性,但无疑已经开启了北宋以降对江西诗学全面反思,并引发了旷日持久“唐宋诗之争”,为后世诗学理论建树与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北宋 江西诗学 黄庭坚 反思
  • 简介:大卫·波德维尔是美国电影研究中"新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精髓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电影理论当中。形式分析与电影历史诗学是波德维尔电影诗学核心所在。波德维尔电影诗学之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始终坚持电影研究中电影美学研究路径。

  • 标签: 电影诗学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分析 电影历史诗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9
  • 简介:第二是现实社会文化问题正面研究,不论我们是研究现代文学问题还是古代文学问题,对于文学文化研究来说

  • 标签: 文化诗学 新理性 理性精神
  • 简介: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IgorFeodorovich1882—1971)是本世纪著名作曲家之一,是新古典主义重要代表。这里发表《音乐诗学六讲》是1939—1940年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纽顿诗学讲座中所作学术演讲,它涉及音乐创作、音乐形态学、音乐批评、音乐表演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这些问题讨论,既是斯特拉文斯基对个人创作实践反思,也是他作为一个新古典主义者美学观念阐发。因而,《音乐诗学六讲》是我们研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实践和音乐美学思想有价值参考资料。由于篇幅所限,仅选其理论核心部分陆续刊出。

  • 标签: 创作实践 美学观念 作品 音乐诗学 斯特拉文斯基 革命者
  • 简介:经学是汉代居于主导地位政治意识形态,也是汉代文化与学术主体。汉代诗学把“天人感应”落实到“仁”与“和”上,确立了诗和艺术存在终极原因和终极价值。以“温柔敦厚”诗教观作为艺术创作纲领与原则,以“比兴互陈”和“以史证诗”作为艺术阐释与艺术创作基本方法。使诗学成为经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诗学精神与理念也只能是经学语境中特定产物。

  • 标签: 汉代经学 天人感应 儒家诗教 比兴互陈 以史证诗
  • 简介:明清之际是儒家诗学体系由解构到重构重要时期,在描述晚明公安、竟陵等对传统儒家诗学解构以及清初顾、黄、王等遗民诗人和钱、吴等贰臣诗人对儒家诗学体系重构历史轨迹基础上,回顾了学术界对明末清初诗学研究状况,充分肯定了已有成绩,也指出了存在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明清之际 儒家诗学 研究述评
  • 简介:诗学文献研究一直是孙微博士近年来治学重点,此前已先后出版了《清代杜诗学史》、《清代杜诗学文献考》、《杜诗学研究论稿》等专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杜诗学文献研究论稿》,是在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订完成,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杜诗学研究心得。归纳起来,我认为此书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收获。

  • 标签: 杜诗学史 文献研究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0年 诗学文献 诗学研究
  • 简介:文学经典跨时代传播形成濡化行为,导致文学表象在读者理解中成为一种先于甚至优于现实符码。因而经典吸引甚至迫使族群成员进入经典阅读之列,也使意识形态需要阐释经典而确证自身合法性。这些要素形成了文学经典传播马太效应。它与文学经典趋向于表述具有象征意义公共世界、具有人性色彩和形象亲和性、以其模糊性预留了多重阐释空间等文本特质息息相关。这些特质及传播上马太效应,不但使经典容易成为意识形态帮佣,而且使经典成为一个文化反思盲区,人们以经典为认知工具,纵容它僭越哲学和历史。经典这些潜隐负功能容易使族群行为走向非理性。

  • 标签: 文学经典 马太效应 符码 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