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已成为重要的放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加速机械性能的不断提高,基于加速的SBRT应用逐渐兴起。本文从历史沿革、加速构造技术进展、放射物理、临床应用方面阐述近年来基于加速的SBRT进展,以期为基于加速的SBRT发展助力。

  • 标签: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加速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聚焦临床医学领域,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研究前期基于特征匹配法构建的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期为跨学科的科研评价提供支撑与铺垫。方法运用特征匹配法、德尔菲法以及归一化评价等方法对临床医学领域重点二级学科构建一套科技论文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的案例验证。结果归一化评估系数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的难度系数。经过特征匹配与归一化过程发现,与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领域相比,肿瘤学、内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更容易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结论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验证了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基于特征匹配法、归一化评价方法的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临床医学各学科特征,为评价临床科研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临床医学 评价 特征匹配 归一化
  • 简介:摘要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淋巴回流系统破坏。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综合消肿治疗、手术治疗及抗炎治疗,其中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淋巴血管搭桥术(LVB)、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VLNT)及淋巴管移植术等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业界认可,但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制定专家共识或指南。笔者就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乳腺癌淋巴水肿 显微外科手术 组织移植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透析凝血的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为本月接受透析治疗,将其中存在透析残血的患者 7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分析透析凝血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处理。结果: 76例透析残血 +有 48例、透析残血 ++28例,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处理后,并无Ⅱ级、Ⅲ级凝血发生。结论:血液透析中透析残血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积极做好原因分析,并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避免透析凝血,减少不良事件,提高透析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器凝血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永久起搏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接受永久起搏安置术的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对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起搏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并且分析原因。结果:起搏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为10.61%,其中涵盖起搏异常4例,感知异常3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36%,其中涵盖室性早搏6例,房性早博6例,心房颤动5例,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论:永久起搏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能够反应出起搏状态。

  • 标签: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 动态起搏心电图 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icra™ Transcatheter Pacing System无导线起搏(Micra无导线起搏)的植入背景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中国澳门镜湖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植入Micra无线起搏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81.6岁,最大102岁。分别在出院前、植入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收集起搏电学参数和不良事件。结果实施Micra植入术患者手术时间(49.0±15.1)min,X线光曝光时间(8.3±4.0)min。植入时电学参数:阻抗(803.2±233.8)Ω、感知(9.1±4.4)mV、阈值(0.6±0.3)V/0.24 ms,住院天数3~5 d。围术期内,早期并发症(植入术后3个月内)术后穿刺点血肿(3.8%,3/80)、心包填塞(2.5%,2/80)、穿刺点动静脉瘘(1.3%,1/80)、起搏感知不良/阈值过高(2.5%,2/80)、起搏综合征(1.3%,1/80),平均随访1.48年,无中远期并发症。结论与传统起搏相比,Micra无导线起搏操作简单、微创,避免导线和囊袋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为符合单腔起搏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随访研究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医用的电子直线加速仪器作为医院中对患者进行放射性治疗的关键性的大型机械设备,该仪器具有结构复杂、治疗精准性高、设备体积大以及科学含量较高等特征。所以,若是想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仪器的治疗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及时的故障处理与整修。本文将主要探究医用电子直线加速的主要作用、仪器容易出现的故障以及维护的措施。

  • 标签: 医用 电子直线加速器 维护 故障 处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即时放置曼月乐和含铜节育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自愿放置宫内节育的妇女 9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妇女 48 例。观察组妇女放置曼月乐,对照组妇女放置含铜节育。对所有患者防治节育后随访 12 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妇女节育脱落和下移取出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妇女经量减少或闭经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经量增多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经期异常、痛经、腰酸腹痛以及白带异常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与含铜节育比较,人工流产术后妇女即时放置曼月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 曼月乐 含铜节育器 避孕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下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无差异,磁性括约肌增强术后保留打嗝、呕吐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磁性括约肌增强远期效果不断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已在国内初步开展,有望成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摘要生殖疱疹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为了给临床医生诊治生殖疱疹提供指导意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在2009年版生殖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修订本指南。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诊断生殖疱疹,根据不同类型生殖疱疹的严重程度选择中医、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以健康教育。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诊断 临床方案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深度纳肛在老年慢重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我科80例老年慢重症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以传统的开塞露注入肛门通便;而观察组则采用本研究中所叙述的深度纳肛进行深度纳肛。结果:排便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标签: 深度纳肛器 老年重症 便秘
  • 简介:摘要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佩戴耳郭畸形矫正患儿中的效果。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七科就诊的佩戴耳郭畸形患儿80例,男56例,女24例,分为延伸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效果、患儿家长依从性、满意度。延伸护理组患儿佩戴耳郭矫正有效36例,有效率90.0%,家长依从性好37例,占92.5%,患儿家长满意38例,占95.0%;常规护理组矫正佩戴有效28例,有效率70.0%,患儿家长依从性好29例,占72.5%,患儿家长满意27例,占67.5%。延伸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佩戴耳郭畸形矫正的有效率,提高了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耳郭畸形矫正器 延伸护理服务 佩戴效果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措施。FREE研究是国际上首个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主要疗效指标的无针注射临床研究,FREE研究显示,无针注射能缓解患者对传统有针注射笔的恐针心理,降低注射痛感,减少脂肪增生等注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在更好地控制血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提高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素 无针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止血分离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连续收治的126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1例,女性15例,年龄25~75岁。根据肝切除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微波刀组(n=42)和超声刀组(n=84)。微波刀组使用微波止血分离切除肝癌,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切除肝癌。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前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00.0(100.0,200.0)ml,低于超声刀组的300.0(100.0,4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刀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AST、ALT均低于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后第1天、第3天白蛋白高于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波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低于超声刀组并发症发生率20.2%(17/84),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合理掌握指征的情况下,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止血分离切除肝癌组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更少,肝功能损伤更轻。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微波止血分离器 超声刀 术中出血 肝功能
  • 简介:摘要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将导线电极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位,这种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可能引起心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表现。本文报道一例起搏植入术后出现心衰的患者。

  • 标签: 起搏 心力衰竭 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人应用可穿戴式除颤(WCD)的临床特点和随访资料,了解WCD在中国应用的初步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观察性研究,国内共5家医学中心参与该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接受WCD并完成随访的患者共54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随访穿戴依从性、反馈的问题、除颤治疗效果等。结果接受WCD治疗的患者男47例(87.0%),年龄(55.2±17.6)岁。其中冠心病患者31例(57.4%),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发作患者19例(35.2%)。使用WCD的主要适应证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0 d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35% 18例(35.2%),其次为等待心脏移植且具有心脏性猝死(SCD)发生风险患者9例(16.7%)。患者平均穿戴天数为(51±34) d,最长145 d。18例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内坚持穿戴超过1个月。穿戴过程中感觉不适主要为除颤背心影响睡眠和无故报警。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监测到13次室颤发生,均予1次除颤治疗成功转复。无1例患者发生误放电。6例患者植入了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ICD)结论WCD的中国临床观察性研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人应用WCD的临床特点和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改善患者SCD的预防、加强公众对WCD的认识提供了经验。

  • 标签: 除颤器 多中心研究 患者特点 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