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组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组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组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组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州国际生物岛(下简称“生物岛”)绝对是以一种高调的姿态出现,单从1999年12月28日在广州美术馆会议中心举行的生物岛项目签字仪式上看,出席的领导就包括了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时任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时任广州市副市长林元和。

  • 标签: 广州国际生物岛 城市建设 市政府 企业 研究机构
  • 简介: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是专注于利用生物传感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即时检测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微量血快速血糖测试仪及配套血糖检测试条。本次公司募集资金将用于生物传感器生产基地、生物传感器技术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建设等三个项目。

  • 标签: 生物传感技术 血糖测试仪 高新技术企业 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 技术股份
  • 简介:分析国内外生物制药专业方向生物类课程的设置情况。根据国内生物制药业发展对生物学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对现阶段生物制药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生物学科的内在特点,对生物制药学科的生物类课程设置提出建议,为生物制药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物制药 生物学课程 设置方案
  • 简介:  1.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二、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活动,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与植物不同之处在于动物有活动能力

  • 标签: 因子生物 生态因子 生物作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微生物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一大批新技术极大丰富了临床检验手段,有效缩短了检验时间,促进微生物检验健康发展。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人员作为微生物检验工作重要的主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不可避免,检验人员长期与体液、血液及其他标本接触,具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这些具有较大感染性的生物致病因素,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加强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培养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并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有利于控制病毒、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方法:医院微生物检验室于2020年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并比较2020年与2019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020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生物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方法:医院微生物检验室于2020年实施生物安全防护,并比较2020年与2019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020年全年医院微生物检验室检验人员职业暴露、废弃物不合格处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生物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生物检验结果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对象,提取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对200例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152例(76.0%),革兰阳性菌48例(24.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102株),克雷伯杆菌22株,铜绿假单细菌18株,奇异变形菌10株。革兰阳性菌中包含球肠菌20株、黄金色葡萄球菌12株及表皮葡萄球菌16株。部分病菌存在耐药性。讨论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的病菌较多,且部分病原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运用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分析病原菌的发布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医生可根据检验结果为患者选取对症的抗生素治疗,对帮助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病原菌 分离培养 泌尿系统 微生物
  • 简介:摘要如心脑血管疾病之类的多基因复杂性的疾病与细菌感染类疾病差别很大,怎样综合干预多基因复杂疾病及改善患者预后是现代医学上的焦点问题。传统的中医药将人体与自然药物归为同一个系统,辨识药物治疗疾病生物效应的经验模式同现代系统生物学无论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两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碰撞对现代医学探索人类多基因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传统中医药学 现代系统生物医学 相互碰撞
  • 简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其它系统恶性肿瘤,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细胞移位是相当多病理生理过程的基本步骤,包括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越来越多地研究认为肿瘤细胞通过化学趋化因子及其相应受体介导的化学趋化机制调节其生长和转移,趋化因子在恶性肿瘤中具有多方面作用,归纳为:①诱导白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调节免疫功能,尤其是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②引导肿瘤细胞迁移到特定部位;③调节血管生成;④直接活化肿瘤细胞,调控其恶性肿瘤相关的功能表现。近年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构成的生物轴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生长、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XCL12/CXCR4生物轴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间关系密切,CXCL12的刺激促进CXCR4的表达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CXCR4持续高表达预示肿瘤的复发及预后不良;在CXCL12作用下,肿瘤细胞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亦显著增强,这些效应被CXCR4的抗体所拮抗。未来研究寄希望通过拮抗影响肿瘤转移的CXCL12与CXCR4等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来阻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将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

  • 标签: CXCL12 CXCR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人类肠道微生物菌群中有多达1000种细菌,每种细菌在身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中的大多数对健康极为重要,而少数可能会导致疾病。免疫系统将成为病原体入侵人体时的一层坚固的保护罩。本文将从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肠道健康与疾病以及对宿主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的调节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 宿主免疫系统 调节
  • 简介:据HollisER2016年4月13日(NatureNeuroscience,2016Apr11.doi:10.1038/nn.4282.)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anDiego)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协调神经系统构建的信号如何影响创伤性损伤后的恢复。他们还发现,操纵这些信号能够增强功能的恢复。大多数遭受创伤性损伤的人拥有不完全损伤的神经回路,通过康复训练重新配置未受损的回路,这些患者的功能可以部分恢复。但机制并不清楚。

  • 标签: 神经回路 神经生物学家 不完全损伤 NEUROSCIENCE 脊髓损伤 运动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