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片面性,应进一步考虑沙漠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加强人文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库建设步伐。

  • 标签: 环境学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驱动因子 定量辨识方法
  • 简介: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大气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特点,选用适当的大气环境预测方法已成为问题关键,使用网格处理,分别计算点源(高斯模式)和面源(H—G模式)的污染贡献量,得到预测鲒果,并佐以百色油田的应用实例,得出:多源扩散模式(H—G模式)可以反映油田开发多源污染的叠加效果;H—G模式计算简便,要求参数少且容易获得,与复杂模式的计算结果相一致,能满足油田开发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 标签: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高斯模式 面源 大气污染源 扩散模式 污染贡献
  • 简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金属铁锈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污水中二价铁离子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污水中三价铁离子对聚合物黏度的影响,通过在采出污水中加入污水处理剂、曝氧、加入一定比例清水的方式,能够提高采出污水配置或者稀释聚合物溶液的黏度。进行聚合物溶液的合理配置,实现采出污水有效回注,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采出污水 回注 聚合物驱
  • 简介:选择合适的尤其是本土生物种进行化学品生态毒性评估,对于各国化学品的环境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选择我国本土两栖种黑斑蛙的胚胎为试验生物,以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TC50、致畸指数TI及最小抑制生长浓度MCIG为终点指标,建立了黑斑蛙胚胎发育毒性试验方法。以五氯酚、视磺酸、氯化镉、重铬酸钾为测试物研究了方法的敏感性,并以五氯酚为测试物研究了方法的可重复性。结果显示:五氯酚、视磺酸、氯化镉和重铬酸钾对黑斑蛙胚胎的LC50分别为572.3μg·L-1、54.8μg·L^-1、6.8mg·L^-1和97.5mg·L^-1。五氯酚、视磺酸和氯化镉对黑斑蛙胚胎的TC50分别为246.5μg·L^-1、18.7μg·L^-1和3.4mg·L-1,TI分别为2.3、2.9和2.0,MCIG分别为160.0μg·L-1、10.1μg·L-1和2.4mg·L^-1。重复性试验发现,五氯酚的LC50、TC50、TI及MCIG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6%、18.0%、23.0%和18.6%。与文献中非洲爪蟾胚胎试验的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显示黑斑蛙胚胎与非洲爪蟾胚胎对测试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各个终点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当。因此,本文建立的黑斑蛙胚胎发育毒性试验可以用于化学品的发育毒性评价,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黑斑蛙胚胎 发育毒性 化学品管理
  • 简介:选取“油气开采”与“石油炼制”两个典型过程,运用系统思想和过程方法,基于对源头调整、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整体提升等方面的系统考虑,建立了五因素的“油气生产企业低碳发展”系统模型,然后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包含“低碳能源结构、过程能源利用效率、过程碳排放控制、碳资源化利用和低碳管理水平”五个准则、26项指标、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建立包含“确定指标权重、原始指标值的标准化、评价指标值的综合合成”三个主要步骤的综合评价方法.

  • 标签: 低碳 油气生产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频发的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群健康,事故的源解析和修复成为了关键问题。而传统的靶向分析方法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求。因此,本研究建立了1)有毒有害物质清单;2)一种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高效鉴别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某场地污染事件,成功筛查鉴定出30种环境高关注度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进一步鉴定了6种危废物质,通过购买标准样品成功验证了4种物质。同时,还通过文献查阅与标样比对确认了另外2种有毒物质。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有毒有害物质快速筛查方法为实际环境中的污染物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可行的方法

  • 标签: 有毒有害物质 可疑物 快速鉴别
  • 简介: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体系或环节链接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产品链延伸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网络。在这个共生网络中,一家工厂的产品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形成产品链和废物链,实现物质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 标签: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学 理论方法 物质循环 生态学原理 副产品
  • 简介: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公共安全 雾天能见度 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下水污染 综合评价 指标分类
  • 简介:摘要: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检修及试验方法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一次设备的检查包括变压器的检查、断路器的检查、隔离开关的检查等,旨在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防止灰尘和异物的影响。一次设备的试验包括开关试验、负荷试验、绝缘试验等,用于验证设备的开断性能、负载性能和绝缘状况。通过定期的检修和试验,可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可靠,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变电站 一次设备检修 试验方法
  • 简介:摘要:污泥作为处理污水时的衍生有害物质,具有多重特性:易腐败,含大量有机滦生物质,产生大量废气,重金属含量高,携带寄生虫病原。这就使得做好污泥处理的工作尤为重要。污泥问题得道妥善处理,周围的生态环境才会日益改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循环。污泥处理想要有好的理论依据,则要建立在对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泥的处理方法的研究分析上。进一步保护土壤,水源,进一步巩固土壤水源保卫战的成果。

  • 标签: 污泥 处理方法 污水
  • 简介:摘要:农村电网是在我国的电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导致农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技术和管理两个途径探讨了降低农电线损、提高农电线损管理水平的若干策略

  • 标签: 农电线损 供电损耗 线损管理
  • 简介:摘要: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经济和环保,超过相关运行参数将不可避免地对机组产生负面影响,从设备故障、停机到机组停机、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然而,面对当前运行参数的“海量”性质,操作人员在运行参数报警之前更关注参数变化的趋势。一旦实际运行参数超过限值并再次报警,则有相当大的概率只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才能减少运行参数超出限值的损失,并且无法有效避免超出事件的发生。当参数尚未达到现有系统设定的报警值,但参数的趋势已经偏离正常情况时,将直接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将参数超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火电厂 汽轮机 安全监视系统 系统调试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重要性,指出了厂家试验方法的不足,并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制停子系统不同的类型,提出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实用检验方法,强调了自监测功能验证的重要性。

  • 标签: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驱动主机制动器 制停子系统 自监测
  • 简介: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许多研究者对载波通讯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但这些研究工作主要局限于智能抄表通信技术的单一某一领域,如集中器的选择及优化运行、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低电压处理、线损管理等,各专项管理各自为营,造成多个平台系统管理一个台区,导致一些设备和平台重复建设,设备资源利用率低,且因平台多导致管理效率低。近年来电力系统载波抄表已经成为主流,其中宽带载波因其通道宽、承载数据量大、后期应用项增加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正在逐步成为载波抄表的新主流。因此,研究宽带载波低压集抄异常分析和处理技术方案是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台区线损 异常原因 分析 解决
  • 简介: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许多研究者对载波通讯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但这些研究工作主要局限于智能抄表通信技术的单一某一领域,如集中器的选择及优化运行、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低电压处理、线损管理等,各专项管理各自为营,造成多个平台系统管理一个台区,导致一些设备和平台重复建设,设备资源利用率低,且因平台多导致管理效率低。近年来电力系统载波抄表已经成为主流,其中宽带载波因其通道宽、承载数据量大、后期应用项增加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正在逐步成为载波抄表的新主流。因此,研究宽带载波低压集抄异常分析和处理技术方案是国内外发展的趋势。

  • 标签: 台区线损 异常原因 分析 解决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非易事,特别是在变电运行这一关键环节,其潜在问题往往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因此,对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潜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社会价值。

  • 标签: 电力系统 变电运行 存在问题 防范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因其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设计要点上,主要探讨了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以及集成化设计等方面;在施工方法上,则详细分析了预制构件生产、现场组装施工以及后期处理与验收等关键环节。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装配式建筑 设计要点 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