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虽然全面质量管理最初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制定的。但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之中有助于整体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能力。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护理管理存在的护理队伍建设迟滞、激励机制欠缺、管理人员定位存在偏差以及考评机制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诊断,进而讨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计划和施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全面质量管理 护理管理
  • 作者: 王惠徐波谢华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9-19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
  • 机构:[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入院之后以及治疗之后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分析,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统计,同时还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分相较于入院时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状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等因子,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大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质量以及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在护理过程以及用药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发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24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用药安全管理的分析发现了22项不规范事项,其分别涉及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药物因素,其中患者因素为4项、护理人员因素为13项、药物因素为5项。结论通过对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用药安全管理的分析,我们发现能够影响护理质量以及用药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与患者自身的原因以及护理人员和药物使用三个大方面,我们应当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增强对用药安全的管理来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在2013年4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良好的帮助。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内科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元教学法对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2.5-2023.5为研究时段,随机筛选出某高校医护专业大二学生50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由分成2组: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组(多元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良率等。结果 经过一段的教学指导,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良率是(91.56±1.45)分、88.00%明显超过对照组(80.12±1.42)分、72.00%,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教学工作中,采用多元教学法的优势非常突出,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相对比,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教学质量等,整体来看该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元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卫生信息化技术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提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卫生信息化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和影响。结果:卫生信息化技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移动护理站、远程医疗等,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提高护理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安全、医护人员的接受度等。结论:基于卫生信息化技术的护理质量管理是可行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信息安全和医护人员的接受度等问题。

  • 标签: 卫生信息化技术 护理质量管理 电子病历
  • 简介:摘要:内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优秀护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内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满足医疗服务需求。

  • 标签: 内科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4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 脑梗塞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离院时均病情稳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36该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结合简单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对象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抑郁、焦虑等情况的程度,同时比较两组对象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生活质量上,护理前后,观察组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照组差异不明显,且与对照组、护理前观察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与护理前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情况提到了较大程度改变,对照组基本无变化,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6±5.7)分,而对照组为(78.3±4.9)分,对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焦虑等症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支气管扩张 咯血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方位护理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2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方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老年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骨外科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