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热带鱼及七彩神仙鱼往往因疾病给业者及消费者带来许多的困扰及损失,但如果能有正确的疾病用药常识及观念,便可大幅度降低不必要的麻烦,首先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当的温度,及除去活性碳等强力吸附滤材,避免药性流失。再者预防胜于治疗,检疫是最好的预防措施,能将病菌及可能引发的疾病,在未扩散之前消弥于无形.避免损失及后续治疗疾病所承受的压力,这是观赏鱼疾病防治最佳的处理方式。就神奇宝贝护理系列用药使用说明如下:只要能用心体会必能对使用者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观赏鱼 疾病防治 护理治疗 七彩神仙鱼 热带鱼 检疫
  • 简介:选用24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在基础饲粮和其它相同条件下,给2组分别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和高铜添加,进行为期15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Ⅱ组全期平均头增重分别为8175kg和76.32k(P〈0.01),平均日增重545g和509g(P〈0.05);试验Ⅰ组比Ⅱ组少消耗饲料603kg,每公斤增重少耗料0.3k,相对节约饲料8.82%;试验Ⅰ组与Ⅱ组饲料费占生产成本分别为75.81%、76.24%,每头猪多收入74.49元,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添加剂 长育肥猪 配制 增重饲料效率
  • 简介:设计合成两对覆盖PCV2基因组奎长的引物,对PCV2分离株S2、P11、L进行全基因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PCV2毒株序列进行同泺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测毒株与其它地城的24株PCV2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很高。3个分离株之问的奎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5.4%-99.3%。序列分析表明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分别构成PCV2的两个夫的分支:欧洲系和美洲系。S2、P11属于欧洲系,L属于美洲系。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克隆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简介:南美白对虾养殖,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在全国范囤内迅速推广,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随着池塘的老化,水质污染程度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不足,追求养殖密度增大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疾病发病宰也随着提高,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为了做好垦区南美白对虾疾病防治工作,我都于2004年4月与省微生物研究部门合作,

  • 标签: 南美白对虾 虾养殖 应用效果 养殖密度 池塘 推广
  • 简介:试验比较了3种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对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9kg左右的长×荣二元杂交猪,随机分成试验1、2、3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添加含1%常粉、1%超微粉、0.3%中药醇-水提取物(相'-3原药1%)的中草药添加.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试验1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2、3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料耗试验1、2、3各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饲料消耗14%、5.8%、5.2%。在提高饲料报酬.有效预防仔猪疾病和综合经济效益方面.中草药添加不同制剂以超微粉碎与提取物制剂效果较好.常规粉剂较差.

  • 标签: 仔猪 中草药 超微粉制剂 提取物制剂 常规粉剂 生产性能
  • 简介:在14.0±0.3℃下,将体质量为100.00±2.15g的1+龄山女鳟(Oncorhynchusmasoumasou)饲养在循环水族箱(直径0.85m,高1m)中,每天按鱼体质量1.0%投喂对照(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含3种自组中药方剂(E1、E2和E3)水煎的饲料(给药剂量分别为53.4g·kg^-1·、18.6g·kg^-1和2.4g·kg^-1)30d。停食1d后测定脾、血浆、血细胞、肝4种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山女鳟体内MHC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血浆〉血细胞〉肝;IL-1β含量为:血浆〉肝〉脾〉血细胞。方剂E2对山女鳟体内四种组织中MHC含量有促进作用,且在脾内作用最强;而对山女鳟脾及血细胞中IL-1β含量起到略微促进作用,但抑制血浆中IL-1β含量。本实验表明:方剂E2是最适用于山女鳟的免疫调节制剂。

  • 标签: 中草药添加剂 山女鳟 MHC IL-1Β
  • 简介:本文研究了谷氨酸钠、牛磺酸、DMPT和复合型诱食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生产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处理1为对照组,其余处理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复合型诱食(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DMPT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1%谷氨酸钠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球蛋白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1%牛磺酸组和添加复合型诱食组对生产性能未产生影响,添加1%牛磺酸组血清球蛋白显著降低(P〈0.05),添加复合型诱食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1%谷氨酸钠对施氏鲟的生长和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诱食剂 施氏鲟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V·A150000IU,V·B12000mg,V·B2200mg,V·B6350mg,叶酸20mg,V·B120.20mg,V·C3000mg,V·D330000IU,V·E30000IU,V·K320mg,V·H2mg,肌醇800mg,蛋氨酸1500mg,柠檬酸铁300mg,胰酶500mg,泛酸钙1000mg,烟酸酰胺600mg,氯化胆碱10000mg。乙氧基喹啉2500mg。适用于鰤、鲷、鲆,生饵中添加2~5%。

  • 标签: 配合饵料 鱼类 柠檬酸铁 氯化胆碱 维生素 蛋氨酸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对经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出感染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Sinipercachuatsi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患病鳜(1)造血器官严重坏死:以脾脏最为严重,脾细胞正在坏死或已坏死,细胞稀疏;头肾和肾的淋巴样组织坏死次之;(2)主要器官血管壁组织坏死:脾、肝、头肾、肾的大血管均坏死;(3)组织淤血、出血:肠、肠系膜、性腺、肝脏等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4)在各器官出现数量不一的肿大细胞:以脾脏中最多。

  • 标签: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组织病理
  • 简介:从黑龙江莱猪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猪的粪便中提取总RNA,采用RT-RCR方法扩增,首次荻得中国地方流行株PEDVM全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克隆的M基因核苷酸序烈由681个核苷酸组成,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226个氨基酸。与国外已发表的其他毒株进行基因进化分析,GenBank中的6株PEDV形成的基因进化树具有3个分支。其中分离株LJB/03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说明LJB/03的M基因序列与其他毒株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 标签: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基因 流行株 序列分析 克隆 中国
  • 简介:自2009年广东粤西地区大规模爆发罗非鱼链球菌病以来,这种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病害在每年高温时节从没消停过,而且目前还没有药物可救治,一旦暴发,养殖户损失惨重。链球菌已成为罗非鱼养殖户难以摆脱的梦魇。《海洋与渔业》记者近日获悉,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汤菊芬副教授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找到了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的良方。

  • 标签: 罗非鱼养殖 链球菌病 中药添加剂 广东粤西地区 广东海洋大学 菊芬
  • 简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淡水鱼类养殖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鱼苗的年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原有的两种催产难以满足生产上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有效,使用方便的新催产,人工合成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就是这样的催产

  • 标签: 催产剂 促黄体素 鱼用 激素 鱼苗 淡水鱼类
  • 简介:为分析患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鲤疱疹病毒(CyHV-2)粒子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发生过程,采集患病异育银鲫体肾、脾脏、头肾、肝胰脏、肠道、鳃各组织样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和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在所采集器官组织中均观察到鲤疱疹病毒Ⅱ型的DNA内核、空衣壳、实心核衣壳、含包膜成熟病毒共4种不同成熟时期的病毒粒子,不同时期的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65-90nm、90-180nm、90-180nm、170-220nm;体肾和脾脏中含有大量的CyHV-2病毒,而头肾、肝胰脏、肠道和鳃中病毒粒子较少;CyHV-2病毒主要感染体肾、头肾、脾脏的吞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改变;组织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吞噬细胞核边缘化,核内染色质变性,核膜溶解,线粒体嵴断裂,出现空泡,个别细胞溶解坏死。通过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构特征,确诊异育银鲫感染CyHV-2病毒,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中均有CyHV-2病毒,且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组装,在细胞质中获得外膜。感染CyHV-2病毒的异育银鲫主要器官组织均受到一定的损伤。

  • 标签: 异育银鲫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 鲤出血病 超微结构
  • 简介:粤东某猪场存栏猪800多头(其中母猪82头),2004年4月初先后于育成猪舍的保育猪(1—3月龄)出现以咳嗽、气喘、发热、皮毛松乱或皮肤潮红、食欲不振或废绝为特征的病猪39头(其中死亡19头),发病率占该幢猪舍235头的11.06%,死亡率为发病猪的48.7%。发病初期作为一般感冒和猪肺疫而选用退热药及大量抗菌(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氨苄、林可霉、氧氟沙星和磺胺类药等)进行治疗不但无效,且疫情进一步蔓延,母猪舍先后出现8头流产或产死胎,还有1窝23日龄的临断奶仔猪(11头)开始发病即2头母猪突然喘气死亡。原先发病之病猪,有的表现贫血、皮毛苍白或黄染,也有出现丘疹性皮炎。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合并感染 圆环病毒 蓝耳病 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