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畜牧项目是海南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四年的实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3.63%。监测表明,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明显,群众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有所改变,人均收入由项目前的594.43元提高到1076元,增长81.13%;草地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 标签: 畜牧 项目 效益
  • 简介:2004年公司依托1.49×10^4hm^2退耕还林(草)地,大力发展退耕还(草)后续产业,投入1500万元,引进饲草饲料生产加工设备,年生产加工规模为2×10^4t,主要有青干草捆、青贮草、草块、草颗粒、草粉等;产品已销往武汉、大连、天津、四川、重庆、西安、甘肃等地,青干草捆已远销日本、韩国.

  • 标签: 有限责任公司 草业开发 退耕还林(草) 青海 后续产业 加工设备
  • 简介:青海省贵南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10日,前身为青海省贵南牧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境内,距省会西宁171km,是青南地区的门户,全公司总人口1.2万人,在册职工3486人,是青海省最大的国有农牧场之一。

  • 标签: 有限责任公司 草业开发 青海省 藏族自治州 青南地区 农牧场
  • 简介:贵南县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畜牧业大县,全县总面积为6649.7km^2,现有可利用草地54.18×10^4hm^2,农作物播种面积2.89×10^4hm^2,年末存栏各类草食畜88.1万头(只)。近年来贵南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生态立县、立草为业,发展草产业,促进畜牧业”的畜牧业循环发展思路,全力打造饲草产业园区,走种草养畜的路子,饲草料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 标签: 产业园区 畜牧业 饲草料 可持续发展 播种面积 可利用草地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草原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草地保护与利用的国际经验,并提出了未来草地利用管理的建议和设想。

  • 标签: 草原 保护 利用 对策
  • 简介:近年来,翁牛特旗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草原“三化”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并向良性循环发展,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 标签: 翁牛特旗 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 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 简介:2018年8月5日,由乌拉盖管理区管委会、国家草产业联盟、蒙草集团联合举办的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研讨会在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乌拉盖草原。会议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合理利用”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交流与探讨,共同探索乌拉盖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做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 资源合理利用 管理区 内蒙古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 简介:截至到2013年8月底,青海在全省禁牧草场1633.33×104hm2,对1526.67×104hm2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牧区、半牧区人工种草实施牧草良种补贴,对牧户实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完成减畜456万羊单位;落实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4×104hm2;落实畜牧良种补贴2.1万头只;落实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7.2万户;录入牧民信息76.06万户.

  • 标签: 青海省 草原生态 补助奖励
  • 简介:猴头菌作为一种药食兼用菌,在治疗消化道疾病、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肿瘤等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作用也很明显。猴头菇食药用价值为猴头菇产品的研发开通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将猴头菇发展成一条产业链。例如:生产各种猴头菇泡腾片,猴头菇冲剂,猴头菇食品等。因此,猴头菇产品的开发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 标签: 猴头菇 经济价值 药理作用 应用前景
  • 简介:2013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三年,为了及时掌握实施补奖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组以牧户基础设施、收入支出、养畜状况、生产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实施补奖政策对民生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牧户 调查 报告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成效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新形势下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建议与对策。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锡林郭勒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 建议与对策
  • 简介:本文根据草原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依照草原生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特点,将草原生态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分类保护、利用、建设,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空间格局,实现资源持续利用。并提出了本旗草原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阿拉善左旗 草原 区划 保护 措施
  • 简介:本文探讨了乌丹蒿幼苗在干旱环境中的抗旱特性,采用盆栽控水干旱方式研究盆内土壤含水量(40.0%、25.0%、15.0%和5.0%)对乌丹蒿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乌丹蒿苗期株高、茎粗、根长、生物量指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4片、8片、12片真叶时期的CK组与HS组相比,株高分别下降3.39cm、6.25cm和10.72cm;茎粗依次降低0.57mm、0.41mm和0.42mm;根长降低0.55cm、1.27cm、1.15cm;总生物量分别降低1.65g、5.56g、6.43g;侧根数量和根冠比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其根冠比分别增加4.5%、5.57%、8.12%.叶片和根系的SOD、POD和CAT酶活性在处理初期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后期大体上表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及根系酶活性均在12片真叶时期M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72U/g·Fw、310.20U/g·Fw;162.53U/(gFw·min)、226.62U/(gFw·min);96.02U/(gFw·min)、144.69U/(gFw·min).

  • 标签: 乌丹蒿 苗期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形态指标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落实,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政策引导牧区广大群众从事二、三产业,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 情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
  • 简介: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修复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客观、科学分析生态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但如何客观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效益,特别是生态状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目前已有的生态效益能否持续,这些项目要不要继续投资,向哪里投资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来客观、公正的回答,并由此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把握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效,为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草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标签: 草原 生态补助奖励机制 效应 评价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