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肾脏损伤法医学检验鉴定中采取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学临床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鉴定室接受委托鉴定的50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伤者为研究对象,50例伤者均有完整住院病历,分别行颅脑CT检查、脑脊液检查和法医学临床鉴定,对临床诊断结果及法医学临床鉴定结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法医学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骨折伤者进行损伤鉴定采取CT检查的方法,分析其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病案复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对病案复印流程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病案复印证件保存及病案复印收费流程更加合理合法,保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力不受侵犯,减少在病案复印过程中的纠纷隐患。通过优化病案复印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患者服务满意度,使病案更好的为医院和社会服务。

  • 标签: 科学优化 病案复印流程 病案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使用的药物方面,人们对药品的处理效果要求也提高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医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进而在药物处理方面也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主要对药物的冻干工艺原理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对药物冻干工艺设计和优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我国药物冻干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药物 冻干工艺 设计 优化
  • 简介:全面医改后,药品预算管理问题成为了众多医院管理者的难题,为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解决医院临床用药成本控制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总药品成本控制、临床用药精细化管理2方面进行管理。在医院药品总成本控制上,我院实施预算管理、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对全院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测算,重点管理药品排名前列的药物,针对不同科室实际用药需求设置不同药品费用额度,并对药品使用进行排序和监测,分析药物是否合理使用,并重点关注辅助用药、特殊级抗菌药物、排名异常、增长变化异常的药物,从而有效控制药占比。对于临床用药管理,采取治疗用药优先原则,辅助用药严管措施,并对治疗用药、辅助用药、新药遴选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对药品预算管理的不断探索,我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在严控药品总成本预算的情况下,保证临床治疗,优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药品零差价后医院用药成本控制问题。

  • 标签: 药品预算 药品成本 药占比
  • 简介:目的本文选择EudragitL100和EudragitRL30D分别作为微丸的肠溶和缓释包衣材料,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应用于处方筛选过程中,制备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以6h和12h两点的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将包衣时间(间接代表包衣厚度)和增塑剂的比例作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肠溶缓释微丸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三维响应面图可以看出,评分最优自变量处方为椭圆形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任取3点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对比评分标准,3批自制样品符合理论释药目标。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较好地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 标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肠溶缓释微丸 卡马西平
  • 简介:目的调查了解合理用药科普干预优化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用药的必要性。方法采用特尔菲法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8年2-6月100例甲状腺手术后的患者对左甲状腺素钠药物的认知情况进行调研。首选宣传彩页发给患者,同时结合视频宣教以及H5等形式进行宣传。结果多数患者并不清楚自己的用药剂量、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特别是与钙剂、铁剂的服用时间间隔。结论患者对服用左甲状腺片的知识缺乏,渴望得到指导。宣传彩页、H5等形式的科普宣教干预,更适合当今的要求。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低下 左甲状腺素钠 问卷调查 科普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8月时间内收治的114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流程优化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护理组在具体急诊抢救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方面均均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有效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院内AMI的复发概率,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院内PCI情况进行避免,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以往流程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近几年伴随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保持医院竞争优势,我院尝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管理过程中。旨在进一步对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进行完善,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遵循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门急诊输液室 工作流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模式临床价值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62例在本院进行急救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选取方式为随机,选取时间为2015年-2017年。按抽签的形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常规急救模式。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了优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急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急救护理干预效果低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中,可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衰 急救 优化
  • 简介: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方法,最早在美国的摩托罗拉和通用电气两大公司中推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质量改进步骤包含5个阶段,即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模型。我国于1999年引入六西格玛应用于医院管理,短短的十几年.

  • 标签: 时间段 静配中心 住院药房 临床科室 配送流程 六西格玛
  • 简介:目的通过双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并探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超声提取法,以总多糖及总蛋白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超声时间、pH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综合考虑双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60min、pH=11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中总多糖得率为41.316%,总蛋白得率为16.618%,综合评分达到最高。体外抗肿瘤结果显示发酵后效果更显著。结论通过双指标优化全蝎白术混合发酵品水提工艺条件,可以同时兼顾蛋白及多糖两种抗肿瘤有效成分,获得具有优良抗肿瘤活性的水提液,可为后续抗肿瘤试验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全蝎白术混合发酵 双指标 总蛋白质 总多糖 正交试验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因素对双氯芬酸钾(DFP)颗粒及胶囊的物理特性、体外溶出度、短期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湿法制粒方法,制备DFP颗粒,制粒溶剂中水/乙醇比例越低,所生成总有关物质越少。与50℃或60℃干燥相比,湿物料在70℃干燥时,有关物质生成更多。DFP颗粒制备过程中,药物对强光比较稳定。水/乙醇溶剂比例为1:4时,DFP颗粒的粒度较小,休止角较大。4种不同水/乙醇溶剂比例制备的DFP颗粒,其10分钟溶出度均低于2%,而30分钟溶出度可达95%。DFP胶囊(水/乙醇,1:4)的有关物质显著低于DFP胶囊(水/乙醇,1:0)。在高温(60℃)或强光(4500±500Lux)下保存10天,DFP胶囊稳定性差,但在高湿条件(92.5%RH)比较稳定。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25±2℃,60%±10%相对湿度)下保存12个月,DFP颗粒的稳定性优于DFP胶囊。2个月长期稳定性数据表明,胶囊材料种类对DFP的稳定性无影响。总之,DFP颗粒对溶剂种类和干燥温度敏感,而DFP胶囊须在低温、避光条件下保管。

  • 标签: 双氯芬酸钾 湿法制粒 物理特性 影响因素试验 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