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配方颗粒在原材料的来源、工艺、标准、成分以及药效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但是目前关于单味配方颗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当前配方颗粒单纯标注为基源植物,无原料产地以及形状规格等传统饮片的分类,这也会对中药的精细化用药形成阻碍。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临床中药学视角之下单味配方颗粒的用药问题和应对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中药学 单味配方颗粒 相关问题 应对策略
  • 简介:糖尿病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疾病,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因素及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使用不足有关,临床多表现为血糖升高、异常,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西药降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首选降糖药物,虽然能降低患者血糖,但是远期降糖预后较差。中药配方颗粒是指运用现代药物加工工艺对传统中药材关键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经干燥后能有效地成分制成颗粒状,具有药物使用方便、治疗效果良好、药物安全性较高等优点,但是药物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以老年糖尿病为起点,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优缺点,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老年糖尿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老年糖尿病 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缓释片
  • 简介:目的对现代化中药房中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研究.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这段时间内我院中药房中的颗粒饮片和普通饮片的处方的销售金额和处方销售数、颗粒处方每月应用情况以及颗粒饮片在各科室内的应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颗粒处方较普通饮片随让用量上少但是销售金额上要好很多,而颗粒处方的每月处方金额以及处方数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颗粒饮片在中医内科中应用较其他科室普遍.结论在现代化中药房中中药颗粒处方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

  • 标签: 中药配方 颗粒饮片 普通饮片 中医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应用中药传统汤剂联合配方颗粒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中药传统汤剂)和实验组(联合配方颗粒),每组29例。对比血糖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药传统汤剂联合配方颗粒治疗能够稳定糖尿病肾病的血糖值水平,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中药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为规范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完善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资料填报和技术审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技术审查工作现状,通过对2021-2022年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申报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从技术角度阐述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资料填报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经过对2021-2022年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资料的审查,中药配方颗粒在备案过程中备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建议申报企业着重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备案资料规范性工作,加强备案注册人员的法规知识等培训管理,加大对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申报资料审查复核力度,以促进其逐步完善。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备案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在中药调剂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2022年38-712月中药调剂管理中应用中药饮片,观察组在20223年81-125月中药调剂管理中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利用我院自制的相关问卷来调查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调剂管理中的药效差别和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两种调剂方法的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调剂管理 调查问卷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应用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药房内实施的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处方110张与实施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观察组)处方110张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药房内的工作人员6名进行观察,对比两组调剂方式之间对比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两组调剂方式下对比的调剂出错率、药品剂量准确率、发药准确性、工作人员满意度及管理质量评分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过程中应针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调节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及管理,促进中药配方颗粒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的调剂方式来说,中药配方颗粒在调剂、发放、剂量管理及被接受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能显著减少药房工作中出错现象的出现,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饮片 应用 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成分对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产量和多糖量的影响,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多糖的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体培养基中最佳碳源、氮源及维生素B1的用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组合。结果:优选出的红缘拟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g/100mL):大米粉5,酵母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维生素B10.04。结论:优选出红缘拟层孔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今后大规模液体发酵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红缘拟层孔菌 液体发酵 正交设计试验 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治疗时,往往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本次实验探究其用药的基本规律以及中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次实验选择一家医院作为研究地点,以2018年和2019年为时间点,选取这段时间内医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系统聚类分析等相关方法,全面的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具体使用情况,探寻其中的规律性,在实验中可以得出具体的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如下,本次实验共纳入1720个中药处方,药物使用总频数高达18319次。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药物的使用规律,使用最多的药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胃甘、苦、辛的药物居多,药性温性的重要较多。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于清肺止咳、降气平喘有着极佳对的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药配方颗粒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一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中药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特点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多组分药物配方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进行了开发与验证。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样品和制备方法进行样品制备。然后,根据药物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并通过优化流动相组成和流速实现高效分离。接下来,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通过改变柱温、流速、流动相组成等参数进行方法优化。最后,通过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指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多组分药物配方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开发与验证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标签: 多组分药物配方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 开发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管理中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5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中药饮片,实验组患者中药配方颗粒,对比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药房管理 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应用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方法的改善对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差错事件的影响。方法:汇总我院PIVAS从2019年5月~8月发生的差错事件,发现非整支用量药品的调配差错较多,占调配差错的62.3%。通过梳理导致差错的原因,针对PIVAS关键环节,尤其是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环节,制定出具体改善措施,统一非整支用量药品精准调配方法,建立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用改善前后发生的差错为评价指标,评价改善前后的效果。具体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我院PIVAS改善前(2019年5月~8月)的差错事件月平均数(39.75±3.95),经过通过统一非整支用量药品精准调配方法,建立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员工业务培训,改善后(2019年9月~12月)差错事件月平均数降低至(14.00±4.0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非整支用量药品 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对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风热感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结果:对照组,28例痊愈,15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6.0%;研究组,27例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2.0%。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x2=16.97,P>0.05);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风热感冒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于中药饮片,临床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 风热感冒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新型药物不断研发,并且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临床用药中,药物检验是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用药安全。目前,我们常用的药物检验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无论是灵敏度还是分辨率、速度等均明显超出高效液相色谱(简称HPLC),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HPLC在高速、高压环境下,也可以更有效地展开药物分析工作,并且还可以有效保障样品质量。

  • 标签: 多组分 药物配方 高效液相分析方法 开发与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药调剂管理中应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干预的对比效果。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设置为实验时间,将使用中药干预的患者(n=50)设置为实验样本,根据中药类型不同进行分类,以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干预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应用中药饮片干预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各25例,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用药质量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更佳(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干预对比,在中药调剂管理中,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干预,这种方式的应用效果更理想,有助于改善用药质量,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调剂管理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镇痛不同药物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5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R组、RF组与RM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使用腰麻。R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mg加生理盐水至50mL。RF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mg加芬太尼100μg加生理盐水至50mL。RM组配方为:罗哌卡因100mg+甲泼尼龙40mg加生理盐水至50mL。术毕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镇痛不足时由医师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4、8、12、16、24、36、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24、36、48h被动功能锻炼时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3组疼痛VAS评分在静息状态下术后4、8h时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24、36和48h时RM组疼痛VAS评分均比R组和RF组低(P<0.01),而R组与RF组在各个观察时点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RM组功能锻炼时疼痛VAS评分均比R组和RF组明显低(P<0.01),而R组与RF组无明显差异。R组和RF组在术后静息状态下肌注补充镇痛药哌替啶的药量明显比RM组高(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局部浸润镇痛配方建议使用罗哌卡因联合甲泼尼龙,不建议联合芬太尼。

  • 标签: 股神经 局部浸润镇痛 术后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桑枝、桑叶和桑白皮及其各配方颗粒中桑皮苷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2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0n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程序为0~10min,5%~30%A;10~20min,30%~40%A;25~35min,40%~50%A;35~50min,50%A。结果桑皮苷在1.49~234μg.mL-1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为1.6%)。桑皮苷A在各样品中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桑枝、桑叶和桑白皮及其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桑枝 桑叶 桑白皮 桑皮苷A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