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低视力患者的常见病因之一是遗传性眼病,最多见的就是小眼球和小角膜,其占低视力病因的10%-20%。小角膜是一种角膜直径在10mm以下的眼球前部异常的遗传疾病,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可见于染色体病。先天性小角膜常合并眼部及全身异常,如小角膜常合并小眼球、虹膜-脉络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和弱视等。小角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术后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 标签: 小角膜 脉络膜缺损 合并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眼球 脉络膜脱离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67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方法从2011年4月到2014年11月,选取我院的134例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7例患者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入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脱盲率(视力≥0.05)和脱残率(视力≥0.3)占比97.01%(65/67)、92.54%(62/67),均高于对照组的94.03%(63/67)、89.55%(6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眼压、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角膜内皮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高度近视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剥脱综合征(ES)患者和正常人眼轴及中央前房深度与眼压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来本院就诊的Es患者106例(106眼)、正常人69例(69眼),均为维吾尔族。观察Es眼和非ES眼眼轴长度、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有无差异,分析眼轴及中央前房深度与眼压的相关性。结果ES患者眼轴长度为(22.89±0.91)mm,正常人眼轴长度为(23.12±0.9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ES患者前房深度为(2.84±0.41)mm,正常人前房深度为(2.93±0.3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ES患者眼压为(26.72±15.70)mmHg(1mmHg=0.133kPa),正常人眼压为(14.39±2.1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Es患者眼轴与眼压具有相关性(r=-0.412,P=0.00);正常人眼轴与眼压不具有相关性(r=-0.102,P=0.405)。ES患者中央前房深度与眼压具有相关性(r=-0.33,P=0.001);正常人中央前房深度与眼压不具有相关性(r=-0.102,P=0.406)。结论维吾尔族ES患者的眼压较正常人高,其眼轴及中央前房深度与眼压具有负相关性。(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70—172)

  • 标签: 剥脱综合征 眼压 中央前房深度 眼轴
  • 简介: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经曲安奈德治疗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eakSystolicVelocity;PSV)的变化,探讨曲安奈德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1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3只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比研究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的变化。所有患者都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了治疗并随访3个月,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无明显差别(P〉0.05)。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月,3月两时间点上测量,眼动脉(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TA)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张力,从而改善动脉血流速峰值,对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曲安奈德(T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眼动脉(OA) 视网膜中央动脉(CRA) 收缩期血流速峰值(PSV)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rowtharrestspecificgene6,Gas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和SDF-1β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DR患者113例分为增殖性组(n=45)和非增殖性组(n=68),同期选取未合并DR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49例)和健康者42例,检测血糖、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ly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指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基因表达。结果:糖尿病组、非增殖性组和增殖性组患者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forinsulinresistance,HOMA-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hs-CRP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672、81.625、99.872,均P〈0.05),增殖性组和非增殖性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C)均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C)均低于糖尿病组和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974、43.824,均P〈0.05);增殖性组、非增殖性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Gas6mRNA表达量均高于健康者,增殖性组患者血清SDF-1αmRNA表达量均高于非增殖性组、糖尿病组和健康者,增殖性组和非增殖性组患者血清SDF-1βmRNA表达量均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者,且增殖性组患者高于非增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381、21.589、38.94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Gas6mRNA表达量与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和LDL-C呈正相关(r=0.228、0.241、0.209,均P〈0.05),血清SDF-1αmRNA和SDF-1βmRNA表达量均与hs-CRP呈正相关(r=0.297、0.325,P〈0.05)。结论:DR患者血清中Gas6、SDF-1α和SDF-1β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及炎性反应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GAS6 SDF-1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青光眼患者泪液黏蛋白5AC水平(MUC5AC)及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12/2014-06入住我院的28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8例未行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术前1d;术后3,6mo时的泪液MUC5AC水平及眼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泪液NUC5AC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眼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mo泪液MUC5AC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3moMUC5AC含量逐渐升高至术前水平,术后6mo时泪液MUC5AC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mo眼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mo时,眼表功能评分逐渐降低,术后6mo时眼表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在术后6mo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泪液MUC5AC含量逐步降低,眼表功能评分逐步升高。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后可使青光眼患者MUC5AC水平暂时性降低,眼表功能评分暂时性升高,但术后3mo后,可逐步改善。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MUC5AC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6例(8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3例(43眼)。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升患者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功能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的观察,探讨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患和糖尿病全身病)78例(83眼),分为66岁以下、66-73岁、74-84岁、85岁以上四个年龄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以非接触眼科专用角膜内皮镜,测量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对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的减少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因手术影响的减少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老年患者角膜内皮对手术损伤的敏感性高,术前应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评估应结合年龄段重新评估。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术 角膜内皮 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80眼),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

  • 标签: 合并青光眼 干预老年 并发症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及拥有健康眼球表面的正常人群的泪膜功能和印象细胞学检查的数值。方法:此前瞻性研究中纳入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平均年龄:62.7±6.1岁),高眼压患者12例12眼(平均年龄:62.8±6.4岁)及健康人12例12眼(平均年龄:62.9±6.03岁)。这些患者均是最近被诊断出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且之前未接受过抗青光眼方面的治疗。均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每组印迹细胞学检查的样本根据Nelson分级法分为0-3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患者及正常人群平均基础泪液分泌值分别为10.4±1.3,10.9±1.2和11.1±1.1mm/5min,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三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1.1,11.3±1.1和11.8±1.2s,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6眼(54.5%)为0级,5眼(45.5%)为1级。高眼压患者中6眼(50%)为0级,6眼(50%)为1级,健康人中6眼(50%)为0级,6只眼(50%)为1级(P=0.97)。结论:氧化应激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眼表疾病,泪腺功能障碍及机体杯状细胞所分泌的黏液减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症患者及健康人群间的印象细胞学检查数值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结膜印迹细胞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 简介: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月—520177月我院难治性青光眼患者74例(74眼),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37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49%(32/较对8637)照组59.46%(22/37)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较对照组40.54%(15/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及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15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9例,平均(59.8±6.2)岁。根据ETD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轻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PDR组。采用EDI-OCT与超声多普勒对四组患者进行脉络膜厚度测量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FCT与血流动力学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NDR患者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高于其它患者组,SFCT较其它各组偏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无统计学差异;重度NPDR组血管阻力指数(RI)高于NDR组及轻中度NPDR组;PDR组RI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CT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正相关性(b=0.540,P〈0.001);SFCT与DR分级(P=0.341)、PSV(P=0.770)、EDV(P=0.131)及RI(P=0.08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患者SFCT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数无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SFCT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彩色多普勒显像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清中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与房水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02/2018-01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69例(观察组)和白内障患者65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检测房水和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对HbA1c、HOMA-IR与房水和血清中IGF-1、IL-6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中的FPG、HbA1c、HOMA-IR,以及房水和血清中IGF-1、IL-6含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1c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和IL-6均呈正相关(P<0.05)。HOMA-IR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和IL-6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HbA1c、HOMA-IR与房水及血清中的IGF-1、IL-6含量具有相关性,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辅助判断病情。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胰岛素抵抗 房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分析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应用于退翳明目汤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例初103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及干眼症状计分均低于对照组,Schirmer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3.89P〈0.05)-Ⅰ及%(。结论退翳明目汤能够有效提升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泪液分泌量,提升泪膜稳定性,消除干眼症状,促进创面上皮修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退翳明目汤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复发率